冷雨香魂_第十七章穹汉宝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穹汉宝剑 (第4/5页)

杀了山陕一带的著名恶盗青面红袍钉心判,即至殿下冰雪中,将那对精致银笔找回来。

    他要把这对银笔交给叶小娟,让这个一直都不知父亲面貌的可怜少女,在有生之年,尚能见到父亲仗以成名的兵器,而略微感到安慰。

    他首先将穹汉剑悬在腰间,继而将钉心判的红袍下摆,撕成一条长带,顺势将一对银笔相对捆起。

    抬头一看,日已西沉,光线十分昏暗,特别大而亮的晓星已在东天升起来。

    想到这些天来的日夜兼程,匆匆登上绝峰的目的,一切全是空,恩师迷离坎坷的身世,在娟师姊和自己的一生中永远是个谜,而在娟师姊和自己的一生中,水远是一件郁闷而痛心的事。

    一想到娟师姊,那张芙蓉般的绝美娇靥和高雅的仪态,窈窕的身材,立即浮现在他的脑海间。

    试想,一个自生到人间便失去了慈母的少女,周岁又丧失了父亲的爱护,如今在这个孤苦无依的人世上,忽然得到了一个亲人父亲的心爱弟子,也是父亲命定的夫婿,而这个亲人,一见面便给她带来了父亲已死的消息,接着,又有不少美丽的少女,先她而跑进丈夫的生命里,在一连串的沉重负荷下,难怪她要自叹命苦了。

    现在,唯一能揭开她身世之谜的凌霄庵,已变成了一片残坍废墟,假设她知道了这情形,能不痛心欲绝吗?

    心念至此,他觉得娟师姊太悲惨,太可怜了。

    因而,他向苍天宣誓,他要善待娟师姊,他要竭尽所能地给娟师姊快乐,即使流尽身上的血、泪、汗。

    想到一身白衣,圣洁如百合的叶小娟,他的心愈加沉重了,他感到有块千百斤重的大石头,紧紧地压在心灵深处。

    凌壮志痴呆地立在广大的破殿阶前时而黯然摇头,时而仰首叹息,片刻之间,立在冰雪寒风中的他,额角已经见汗了。

    忧郁、懊悔、痛苦、焦急,一齐涌上他的心头。

    他感到心胸郁闷,呼吸有些窒息,胸腔被压迫得几乎要爆炸了。

    但这时,他突然体会到世事如幻,万化千变,愈认为可能,愈不可捉摸的那句话的真正哲理了。

    心念至此,他的两腿有着无比的沉重,他几乎不敢相信,他是否还能纵上数丈外的破山门。

    蓦然

    一声震撼山峰的巨钟声,划空传来。

    凌壮志精神一振,倏然转身,双目顿时一亮,这声巨钟大响,分明是寺院中的晨钟,乍然听来钟声似在峰后。

    于是,纵身扑至殿阶,腾空飞上残破殿脊。

    嗡嗡钟声,余音荡空不绝,似是发自东北方。

    只见东北一片嵯峨怪形冰岩,雪屑旋飞,数百丈内看不到任何屋脊殿影。

    凌壮志断定钟声不会太远,于是,飘身纵下破殿,展开轻功,直向东北驰去。

    只见数十丈下,一片葱绿,竟是一座冰雪四面拱围的深谷。

    谷内苍松翠竹,方圆数里,在四周雪光反映下,谷内景物清晰可见。

    正中碧绿葱笼中,赫然现出一片广大寺院,大殿三进,舍房百栋,红砖琉瓦,隐隐闪辉,气势十分雄伟。

    凌壮志看罢,心中大喜,双袖一展,身形飞泻而下,疾如天降殒星,幻起一道垂直下降白影。

    到达崖下,谷中温度骤增,宛如三月暮春,地上无数奇异山花,争奇斗艳,齐吐芬芳。

    凌壮志看了一眼密集茂盛的高大云松,展开轻功,直向寺院奔去。

    晨钟三响,立即传来阵阵清悠而有节奏的梵唱,和庄严肃穆的法器木鱼声,令人听来,尘念顿消。

    凌壮志听得出,梵唱之声俱是女音,断定那座寺院必是一座尼姑庵,因而,心中狂喜,身形骤然加快,四周松林飞舞倒逝。

    蓦然,一声清脆而似郁沉的声音,就在附近响起:“何方高人,前来本谷?”

    凌壮志一心飞驰,闻声骤吃一惊,倏然停住身形。

    游目一看,周围云松翠竹杂植,方圆十数丈内,根本看不到发话人身在何处。

    蓦闻方才的声音,继续谦和的说:“由阁下立身之处,向北走约三十丈,即可到达蜗居。”

    凌壮志一听,惊得浑身不禁一战,想不到这座温暖如春的翠绿谷内,竟息隐着一位世外高人。

    根据发话的声音,断定是位女异人,她由数十丈即能听出来人的方向位置,且能以千里传音的功夫询问你,她的武功之高,由此可见。

    于是,恭身立好,气纳丹田,双目注定北方,恭谨扬声说:“晚辈冒昧进入前辈清修静地,理应受责,怎敢再去打扰前辈清兴。”

    把话说完,对方一阵沉默,想是为凌壮志自称晚辈而感到震惊。

    稍顷,蓦闻对方愉快地一笑,说:“阁下太谦逊了,不必拘礼,请即前来。”

    凌壮志一听,心中惊喜,不便再展轻功,大步向前走去。

    前进十数丈,发现一片细竹中,拱围着一间青石小屋。

    小石屋方约一丈,高有丈许,正面一门,左右各有一个圆形小石窗户。

    凌壮志看罢,不由一皱眉头,心说:“这才真是名符其实的蜗居呢!”

    心念间,已至翠竹外沿,凝目细看,透过许多竹隙间,发现屋门已经大开,正中石床上,正盘膝坐着一个高挽道髻,身穿月白道袍的女道姑。

    只见白发道姑,仪态雍容,面目秀丽,霜眉凤目间,含蕴着温静端淑和高贵脱俗的庄肃气质。

    看她面色红润,皮肤细腻,毫无一丝皱纹,年龄最多三十八、九岁,但不知为何她的发眉皆白了。

    凌壮志距屋尚有一丈五、六,即已停身止步,放下手中那对银笔,拱手一揖,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