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席卷中原 (第3/3页)
,在许昌城倒是有几个李忆的儿子。 为了防止李忆篡夺皇位,李卓立刻回到许昌,并宣布登基为皇帝。 事实上,李忆的作反,基本上是自保,及不服气自己成了李情的代罪羔羊。 深深了解李情的李忆知道,过不了多久,李情必定会找个借口处死自己,杀人灭口而掩饰李情的过失。 在收到李情病死的消息后,李忆并没有停止行军,纵使李卓多次派出使者,和李忆接洽,李忆只是说要清除jianian臣,必需要用军队来镇压。 李卓没有办法,只好将陈留城所有驻军,立刻调回来许昌。 狼思在得到消息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陈留城了,也是狼思席卷中原的开始,以卓龙为首的李卓军队,在许昌城内外包围著李忆的军队。 在内忧外患下,他们为了夺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内战,连最大的敌人林狼思也顾不上了。 两人混战了十多天,却收到宇文亮领著四十万长狼军,乘船登陆洛阳附近的消息,李卓及李忆才觉悟,慌忙和谈,彷佛之前的战斗像是白费气力一样。 那些在内战中无辜战死了的士兵,可以说是最可怜的人了。 最后,李卓和李忆达成了协议。 李卓封李忆为洛阳王,领洛阳,长安,凉州等地,这和大秦王朝分裂成两半差不多。 李忆则立刻回洛阳抵御长狼军。 李情病死,大秦王朝失去了重心。 基本上大秦王朝已经没有能力抵抗狼思的侵略,在攻打徐州损失的士兵还来不及补充,李忆及李卓的内战令大秦王朝的士兵军心低迷。 而长狼王朝得到邱家商会的捐助后,募兵进程很顺利。 在大秦王朝还在内战时,长狼军已经差不多将百多万新兵训练好了。 宇文亮和李忆在洛阳城外对峙了近一个月,长狼王朝靠战争债权新招来的士兵,已经全部训练好。 近八十万新兵来加入了洛阳城攻防战中,令李忆形势芨芨可危。 先前上官武秘密协助李忆造反的士兵,已经被上官武收回去,基本上洛阳城只有三十万士兵及民兵在防守。 同时间,大秦王朝气数而尽,连老百姓都看出来,平时对朝廷的忠诚度也不高,所以并没有多少人向应李忆的民兵徵召。 李忆同时向李卓及上官武求救,李卓刚刚登上帝位,手下士兵不过五十万,又怎样协助李忆呢?上官武则以防止长狼军攻打西北各地为由,不断的派兵防守在长安,天水,安定及凉州四城。 实际上,上官武在等待机会,正式接管那儿。 没有外援,人困马乏的李忆,前后坚守了二个月后,就被长狼军攻陷了。 李忆想突围逃走,但却被宇文亮碰上,和李建一起在乱军中被杀。 大汉最大的洛阳城,就这样落入了狼思手中。 在整顿完毕后,狼思命令长生白玫领著新一批训练好的士兵,在扬州出发,先下江夏城,再挥军北上。 宇文亮也从洛阳城南下,两路夹攻许昌。 许昌城城守坚固,李卓手上也集中了各地的兵力,来作困兽之斗。 在强攻了二个月,长狼军伤亡三十多万人,也不能将之攻下。 最后,狼思向许昌的士兵诱惑著说。 “所有大秦王朝的士兵,投降著立刻解甲回乡,每人赐银二十两。 愿意到东北郡开发者,每人赐与房屋及私田。”事实上,大秦王朝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那些在许昌防守的士兵,不但没有军饷,甚至是一顿饱,一顿饿。 战斗了两个月,包围著外面的长狼军超过一百万,又没有援军。 李卓曾经派人向上官武求助,但上官武见李卓败势已成,回天乏术,也放弃了,还是趁势接收长安凉州四地,壮大实力和狼思对抗吧。 最后,为了活命,很多许昌城士兵向长狼军投降,大开城门。 拚死护主的卓龙,在皇宫门前被长生一枪刺死。 只见十四岁的宇文权一马当先,冲到皇宫内将李卓斩杀。 李情派人暗杀宇文光,这笔帐就在他们的儿子之间算清了。 随著许昌城的失守,其他地方相继投降,大秦王朝灭亡了。 自李情立国,算上李卓,大秦王朝国祚三年,历两帝。 李情几十年内苦心经营,随著他死去而烟消云散,他的势力,中原大部份的地方,已经被狼思吞并了。 全个大汉中,只馀下狼思及上官武在逐鹿中原。 不过事实已经很明显,长狼王朝不论在国土,兵力,生产力,财富,人口,战略主动等等,都已经远胜于上官武。 没有人怀疑,林狼思将会是自明王朝四分五裂之后,再次一统天下的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