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在男孩消失后,女孩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用双脚站立,她似乎感应到男孩有着非做不可的事情,所以不得不离开。 而在那个旅程里,不需要她。 小小的安琪隐约觉得游令衍还活着,有一天,她在深深呼吸后,踏出了大门,继续了中断的学业,在所有同学都升级后,因为缺堂太多,她留级。 这样很好,不用随时和游令衍一起认识的同学朋友见面,至少能使她专心在学业上,不再思考令衍人在何方。 原本她并不喜欢上学,更不爱读书,但在为了不胡思乱想,只专注于书本上时,她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起三个月里想到令衍已经不在身边的混乱迷惘,课本里的内容简单到一个不行。 她偶尔会想,她还只是一个小孩,这样的心情究竟正不正常? 大人都说要等到长大才能谈恋爱,但她却没有办法让还是个小孩的自己不想令衍。 时间不停的流逝,五年一转眼就不见,正常不正常悬而未决,国小毕业,上了国中,但有男孩的一切回忆那么的真实,未曾褪色。 她不敢忘记他,努力完成她的承诺。 只要这样,似乎就能多少传达一些思念,勾动不知在何方的令衍的心,使他也会想起她。 她只有这个微小的心愿。 同学间最常聊的话题,也开始绕着男孩子转,但她没有兴趣,她只是偶尔会想,他不知有没有改变? 他很有精神的大眼睛,应该还是那么炯炯有神,彷佛一触及他的视线,就会不由得疼痛;他一定长高了,像伯父一样高大,能为她带来遮荫;他干净清爽的气质必然依然,让她待在他身边就能安心,只要眼神就能了解的默契绝对不会改变吧! mama说她是青春期到了,所以开始多愁善感。 如果只是多愁善感,那就好了。 大人不能了解,这种情愫过去不改变,未来怎么改变?! 但当她如此坚信之时,吴子今出现在她的视线范围,那阳光少年好比猛兽如入无人之境,狠狠的践踏她心底每一寸土地,她的世界如同被突来的狂风扫过,天地为之震撼。 她不能呼吸,不上不下,十分困惑,进退两难。 因为时常转学而话题众多,专精足球的少年,英气勃勃还有点天真,迅速的和所有人打成一片,每节下课时间,窗子外都是女生的窃窃私语和如银铃般的笑声。 她慌慌张张只想把自己塞进书里,不去追寻那个身影,她喜欢的是令衍,才不会变心,她才不要喜欢其他的男孩子。 太可怕了,那种失去一切也要义无反顾的预感太可怕了! 正被其他男生吆喝的人却突然停下,反身坐在她前面的位子,当她一抬头和他四目相对的时候,英俊的少年当众倾身吻了她。 心头突如其来的大爆炸,让她不能再否认,那种着迷的感觉,到底以何为名? 完全不像令衍的子今,让她有相同的心动,她不知吃错了什么葯,甚至偷偷地藏了他的一根头发。 他不是令衍,他没有令衍的粗中有细,令衍则没有他的轻狂,但子今也逗她开心,让她欢笑。 欢乐重新回到她孤单许久的生命里。 五年前无法流出的眼泪全都溃堤,他也笨拙但温柔地接住了。 新的感动,旧的心情,全都混成一团,但她并不痛苦,清醒就能见到子今的脸,她期待每一天的到来。 但愈快乐的日子,愈不长久,子今的父亲本来就必须时常调职,这一回,距离他转学到她身边才只一个月,新的调职命令就下来了,而且是远调海外,一去不知几年的命令。 她明白,这一去,应该是永别了,和令衍的经验告诉她,没有能够永远不变的事物。 十年前,医学检验科技不如现在发达,在子今离开前一晚,她终于接到等待许久的报告,之后,她偷溜出门,半夜在公园打了公共电话给少年。 气喘吁吁的子今在五分钟后出现,她不给他唠叨的机会,将他拉到不安全但阴暗的地方,压下心中的恐惧,主动的吻了他,将他的手按在胸口。 子今目瞪口呆的表情,她至今不忘,而少年在短暂的失神后,颤抖地将她抱进怀里。 那一夜,感觉得出他已经很小心,但她很痛。 可就算流泪,她却并不后悔,她想记住这个即将消失的少年的一切,同时在他的心里,留下一个永远不会磨灭的痕迹。 那是介于奉献和抢夺之间的行为。 十五岁,女孩少女女人都还分不清的年纪,她在心底尖叫不要走,再也不要分开,也不能留住他。 看着计程车离开的那一瞬间,她的灵魂褪去了稚拙的皮,不论是身体还是心,都彻底变成一个女人。 思绪如幕重播,安琪拖着欢爱后疲软的身体,看起来却相当平静,她将封好的盒子交给眼前的人,仔细吩咐千万小心后,关上房门。 “令衍。”她负着手整个人抵住门,闭上眼,同时低声呼唤才离开不久的男人的名字。 她要兑现承诺,并且请他付出代价。 “女人执着起来,真可怕。” 安琪自言自语,藏不住苦笑,但她很明白,她不会再放过那个男人。 她不后悔,从不后悔。 ******--***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想要瞒天过海,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身在人海里,这是至理名言。 包何况所有的罪恶都只发生在群体生活里,要有对象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侍在侧,然后趁着猎物粗心大意,或太过自信而破绽百出的时候,一口吞下他们! 所有人几乎都相信自己不会被骗,但在个个能拿奥斯卡影帝影后的诈欺师面前,他们就像刚出生的小猫,其实没有半点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小额诈欺通常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