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佛心魅影庭狂澜 (第2/4页)
娘们似乎显得有些紧张,竟无人嘻笑。 班主说明此行虽祝寿,但极可能要动武,要各人带好兵刃,并讲明了应变方略。 到达君山时,只见山麓整齐地排列着两队黑衣武士,并有一队吹鼓手站在一侧,凡贵客登临,都要奏上一阵子乐。 众人上得山来,自有黑衣武士引路。 山有七十二峰,林木掩映,葱翠碧绿。 只见到处彩旗飘扬,游人如织,可就不见宴席置于何地。 众人跟随黑衣武士玩了一阵,又被带到适才登岸之处。 众人弄得莫名其妙,也不知玩的什么把戏,但又不好开口询问。 这时,只见许多游客也从山上下来,一望而知,都是来祝寿的江湖豪客。 他们被黑衣武士引到了各条船上,直到此时,大家才看见舱板上已放置了桌椅,每条大船舱板上都摆了六七桌。 光灿默默数了数,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排在一起的大船,不少于四五十艘之多。 正数着,忽听螺号声声,大小船只上,突然挂起了一串串彩幡,岸上的吹鼓手也起劲地吹打起来。 那排得满满的大小船只,一条条划了出去,在船上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成方阵。 水手们的娴熟cao船技艺,很使众人惊奇。 此刻,岸边只剩下一只最大的船。 船舱中出来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只听他扬声道: “‘鸿雁班’请上主船。” 姑娘们在张大成率领下,鱼贯走上搭板,到在船上。 两个精壮的水手,正把一面写着“寿”字的大旗,徐徐升起。 随即主船上的吹鼓乐班立即吹奏起来,四周排列的船板上,站满了欢呼的人众。 东方木对站在他身边的光灿说:“嘿,这三个东西排场还得大呢!” 此时,主船舱门一开,五对黑衣武士捧刀而出,后面跟着三个五十岁左右的大汉。 中间一人身穿大红袍,其余两人一著海蓝绸袍,一著褐色缎袍,三人天庭饱满,相貌威严,倒是与他们的身份相符。 三人站到甲板上,向四方躬身作揖。 这三人自然是今天的主角洞庭三霸了。 中间穿大红袍者,就是今天的寿星,洞庭湖总瓢把子骆天龙,著蓝袍的是二霸阮孝忠,著褐衫者是三霸茅镇山。 此时,四周的船只离主船只有两丈远,光灿注意到,来客仅在三面的船上,后面的一排全是三霸手下的人。 骆天龙清了清喉咙,扬声道: “各位好汉,今日承蒙光临,骆某感激不尽,并在船上略备水酒,还有洞庭水产,开一次鱼宴,请各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他内力充沛,各条船上听得清清楚楚。 话一落音,主船后排列的属下部众,立即高声欢呼,三面客船上的客人也跟着呐喊助兴,声势可谓浩大。 三霸随即落座,一些主要客人也跟着人席。 能在主船上与主人同席的为数不多,只有七个人。 这七个人的身份自是不同一般了。 这七位是洪湖总瓢把子谭金辉、长江上游三十六水寨总舵主张昌明、长江下游二十八寨总舵主李敬禄、少林寺主持觉慧大师、武当掌门元洪道长、阁皂山观主冲玄道长、湘北绿林总瓢把子屠天龙。 这七位是在三霸讲完话后,才从舱里走出来的。 林麟一见恩师,身在甲板上哪里躲得掉?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拜见。 觉慧大师道:“你怎么来了?” 材麟轻声道:“弟子随‘鸿雁班’来的,还有两位老人家也来了,弟子就是遵他二位之命跟来的。” 大师点点头:“你就和他们在一起吧。” 林麟参见了元洪道长、冲玄道长后,赶忙缩到“鸿雁”人众里去了。 他先冲口而出是随“鸿雁”上来的,话一出口又觉不妥,灵机一动想起了两个老儿,便将他们做挡箭牌。 宾主坐定,随从便上了酒菜。 骆天龙举起酒杯,请贵客干杯。 然后举手一比,那个先前招呼“鸿雁班”上船的高大汉子便喝道:“‘鸿雁班’献舞!” 张大成一比手式,光灿敲起了鼓,张克虎吹笙,吴杰吹起了唢呐,张小旺吹箫,陈子仪吹笛,张云雁弹琵琶。 谢飞燕领舞,演出了个“百鸟朝风” 谢飞燕身穿大红裙袄,姑娘则白蓝绿红黄橙紫,各著一色,在甲板上翩翩起舞。 前人曾有诗赞赏《霓裳羽衣舞》,其中不妨摘下几句,用来形容飞燕和姑娘们的精湛技艺。 飘然转旋回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 斜曳裙时云欲生。 “百鸟朝凤”是吴玉芹自编的舞蹈,本就是用来做祝寿贺喜之类的场合演出的,今日正好派上了用场。 一曲舞完,彩声雷动。 三位主人眼都看直了,其余客人,除三位方外大师以外,腰颈也扭得酸了。 骆天龙大悦,连连喝道:“马管家,抬赏银一百两!” 马管家笑着答应,大手一挥,两名手下立即从舱中抬出两盘雪花花的白银。 张大成上前谢了,命张克虎、吴杰收下。 围绕在三方的宾客,齐齐呐喊,催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