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舂争及初舂景_第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2/3页)

,我只办我分内之事,一句话都不必说,摊到我名下的,也不会少。”

    “那就是了。”马夫人真得放心了,所以说话也比较率直了“我真的怕你乱伸手要钱;你可千万记着,当年是怎么摔下来的。”

    “那也不能劝我怪我。”

    然则还要怪谁呢?曹震认为他视为去世十年的震二奶奶所激使然。由此便谈到震二奶奶的生前,可是语气却是从容的。马夫人也没有因为曹震批评她的内侄女而有什么不悦。毕竟十年了,漫长的岁月冲淡了爱憎恩怨,只是平心静气的回顾崎岖的来路,隐隐然有一种“终于都走过来了”的情形心情而已。

    正谈着,曹雪芹回来了,曹震便问:“你一大早上哪儿去了?”

    “我到琉璃厂买纸去了。”

    “这么早,南纸店开门了吗?”

    “我是溜达着去的。走到了,也就差不多了。”曹雪芹问:“昨晚上,锦儿姐跟你怎么说?”

    “没有说什么?”

    “没有有什么不高兴的样子吧?”

    “傻话!”曹震答说:“你见过那家的娘儿们,遇到这种事会高兴的?不过,有的摆在脸上,有的个在心里而已。”

    “震二爷倒是老实话。”秋月笑道:“真地把堂客的心理摸透了。”

    “就因为我把他们的心理摸透了,所以杏香的事,我宁愿做恶人,让他骂我;也不肯让乌家二小姐心里不痛快。”曹震又说:“这是你的一件大事,但愿顺顺利利把喜事办了,太太了掉一桩心事,你也好收了心往正路上去奔。不管是找个好差使,还是读书下场,非得把道儿画出来,上紧巴结不可。雪芹,咱们曹家眼看是转运了,可真得同心协力,好好儿抓住机会。”

    从来都没有听曹震能说这么一番正经话,秋月惊异,而马夫人是欣慰,只有曹雪芹几乎无动于衷,淡淡的答一句:“你的差使,我又插不上手;不知道怎么才能跟你同心协力?”

    “不一定要帮我当差,才算同心协力。将军休下马,各自奔前程,只要你上进,就算是同心协力,能把咱们曹家再兴起来。”

    “你真二哥这是一番掏心窝子的好话!”马夫人正色说道:“你得好好而听着。”

    听得母亲如此说,曹雪芹只能驯顺的答说:“是了,我都记在心里。”

    “不管是记在心里,还得有个打算。”曹震索性摆出做哥哥的款式:“依我看,你的性情不大肯迁就人;内务府的差使,也没有什么你合适的。干脆还是好好用功,从正途上去巴结,倘能弄个两榜出身,就不补缺也是好的。”

    “这是怎么说?”马夫人问。

    “不是说永远不补缺。”曹震略想一想做了解释“有个资格在那里,到时候自有人会抬顶轿子来请你坐。譬如说吧,有些差事、有些缺,内务府是一定得抓在手里的,倘或差缺来了,找不出够格的人去顶窝儿,大家都不好。两榜出身,有时满员,这份资格,那就没有什么差事不能当,也几乎没有什么缺不能顶。让大家把你抬了上去,坐享其成有多好呢!”

    这番话,曹雪芹不以为然,微笑不答;秋月确是听进去了,所以等午后马夫人歇午觉时,特一根草雪芹来谈这件事。“震二爷说的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好话。”她说:“内务府的差使,譬如像派在‘茶膳房’什么的,你还能此后皇上喝茶喝酒,成天跟太监打交道?别人巴结不上的好差使,在你就算委屈到家了。所以只有在正途上求个出身,像震二爷所说的,让大家把你抬了上去,那才真是好。”

    “你听他说得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谁是生来该人抬的,谁又是生来抬人的命?我看轿子没有做成,坐蜡倒是真的。““坐蜡”是句不雅的市井之语,秋月懂它的意思,却不便出口,只问:“有什么不好?你倒是说给我听听。”

    “人家把你抬上去干什么?无非想你听他的话,譬如说吧,粤海关向来是内务府要抓在手里的,如果把你抬了上去,假传圣旨,今天要这样,明天要那样,你又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上面要?反正要什么,给什么;闹了亏空是你的事,与他无干。这种轿子能坐吗?”

    秋月算是有些懂了,但觉得他说得过分了些“事在人为,”她说,”同样是织造,为什么老太爷当得那么风光,四老爷当得那么窝囊。““不错,事在人为,我可不是做那种官的材料。”

    “就算你不愿跟人同流合污,反正从读书赶考上求功名,总是不错的。等中了进士,人家要抬你,你不愿意,还不时由你吗?”

    “那要能中进士;中不了又奈之何?”

    “何以见得中不了?你存着这个妄自菲薄的心,就是,”秋月有些气了,话说得很重“干脆说吧,你这就是不长进。”

    “那可是没法子的事。”曹雪芹冷然问道:“你知道考什么?考八股!世界上什么书我都要看,就是八股文读不下去。天性如此,命也运也!”

    “我可不爱听你这话。”

    “你放心!”曹雪芹半开玩笑的“这一回赶不上了,下一回再开博学鸿词,我一定好好儿拚一拚。”

    秋月去不以为他在说顽话;立即问说:“博学鸿词考什么?”

    “上回是一首诗,一篇赋,这回不知道出什么题目,反正决不是靠八股文。”

    “那么,下一回是什么时候呢?”

    “不一定。”曹雪芹很快地将这个话题甩开“你跟震二哥谈了杏香没有?有什么安抚她的办法?”

    “无非替她找婆家。”

    “谁替她找呢?”

    “你想呢?”

    曹雪芹想了一下说:“仲四奶奶。”

    “一点不错。”

    “这不就是当年替绣春想的法子吗?”

    马夫人跟秋月的感想,也正是如此;秋月怕无故勾起曹雪芹的闲愁,便不搭腔,顾而言他的说:“你今天去买了绫子?““喏!那不是。”

    秋月转眼去看,有好几卷白绫置在条桌上,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