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舂争及初舂景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3/3页)

,我罚他去接你。”锦儿又说:“你倒也猜上一猜,是两样什么东西?”

    翠宝看大家脸上都是一团喜气,料想是件很好玩的事,便真地想用心去猜;便即说道:“海阔天空胡猜多没有意思!总得给点儿因头,才好捉摸。”

    “好吧!”锦儿想了一下说:“一假。”

    “一假就有一真。”翠宝脱口答说:“一假一真,不就是两样了吗?”

    “两样什么东西?”秋月说道:“真假是个空字眼。”

    这一下将翠宝问住了,而曹雪芹却突然领悟,情不自禁的大声嚷道:“杏香真的有了?”说着,双手乱搓,是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的神气。

    锦儿、秋月都笑了。这一笑也就是证实了他想得不错;翠宝不由得捶一捶自己的额头“看我这脑子,假的是小芹,真的不也就是小芹吗?”接着,他握住杏香的手笑着说道:“恭喜meimei!”回过身来又向曹雪芹道贺。

    这下提醒了锦儿“对!”她站起身来向秋月说:“刚才咱们商量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跟太太说。如今咱们一起给太太道喜。不就容易明白了吗?”于是都站了起来,锦儿领头,曹雪芹殿后,一起涌入东首前房。马夫人是常在这间屋子里起坐;见此光景,不免诧异。

    “怎么啦?你们都凑在一块儿了!有什么事?”

    “大喜事。”锦儿答了这一句话,回头唤丫头“拿红毡条来。”

    “什么喜事?说了就是,拿红毡条干什么?”马夫人转脸看着秋月,催她快说。

    “太太真的要抱孙子了。”

    马夫人不明白她这话从何而来?“怎么叫真的要抱孙子了。”她问:“莫非本来是假的?”由于马夫人的脸色转为郑重:曹雪芹立即跪了下来,磕一个头说:“是儿子得不是,不该骗娘的。”

    “你怎么骗了我?”

    “雪芹没有骗太太。”锦儿经这几年的历练,已脱尽“婢学夫人”气味,不但大伯小叔的别号,叫的朗朗上口,而且衡情说理,也能侃侃而谈,只听她大声说道:“不装假的,引不来真的。是我的主意,太太别责备雪芹,该骂该罚,我领。这会先给太太道喜是正经。”说着,将身子退后两步,让丫头铺好红毡条,扶着杏香一起跪了下去;秋月便照料翠宝,自己也在她身后跪下。这一来马夫人脸上的寒霜,自然就消融了。

    “都起来,都起来!她们姐妹俩身子重,别磕头了。”马夫人又加了一句:“到底怎么回事?我还睡在鼓里呢!”

    “我看,”锦儿看着秋月说道:“还是你来讲给太太听吧!”

    秋月点点头,却暂且不开口;籍着替大家安排座位的片刻辰光,暗中寻思,其中情势,有些不宜说,有些得要有个解释,尤其是锦儿所招致的误解——当时虽说杏香假装怀孕,只有六个人知道,但时间一久,贴身的丫头老妈子,哪里是瞒得住的,不过秋月从有严厉告诫,谁要是在马夫人面前泄漏丰盛,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所以都怀着警惕,不敢轻易向外人说穿秘密,只是同伴之间,私下谈论,自然不免。由于这件事是锦儿所主持,因而有人怀疑她别有用心,说她怕翠宝生子得宠,更怕曹震喜欢幼子,分了她生的儿子的爱,所以籍此机会将翠宝腹中的孩子送了人。这种闲言闲语,锦儿也有所闻,苦于无从辩解;因为一辩就会张扬开来,马夫人一定会知道,岂非大悖原意?难得有今天这个机会,不替她诉诉委屈,便空有多年亲如姊妹的情分了。

    这样打定了主意,便坐在矮凳上从容开口“说起来,芹二爷真该谢谢锦二奶奶跟翠姨。”她说:“起意是翠姨,说是如果杏姨有了喜,太太心里一高兴,病就会大好了。那时她有了三个月的喜,说杏姨如果装假肚子,到时候她那里一发动,咱们这儿也说杏姨要生了,私下将翠姨的娃娃抱过来,当作太太的孙子。”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要看马夫人是何表情,再斟酌着讲第二段。

    马夫人是向翠宝投以感激的一瞥;然后问道:“这件事,震二爷怎么说?”

    “那时候还轮不到震二爷说话,先跟锦二奶奶商量。锦二奶奶是只要于病体有益,怎么样都赞成的。不过,锦二奶奶也是仔细盘算过的,这是一时权宜之计,芹二爷怎会没有自己生的儿子?到了杏姨,或者将来的芹二奶奶替太太生了孙子;那时候再说破真相,让翠姨的儿子归宗,有何不可?也就是一开头有这么个打算,震二爷才准这么办的。”最后两句话足以证明,锦儿并没有打算将翠宝的孩子送人之意。锦儿欣慰之余,正想开口,但马夫人已经发问在前。

    “震二爷先不准这么做?”

    “是的。”秋月回答:“这一段请锦二奶奶自己说吧!”

    及至锦儿将当时枕边与曹震私语的情形一说,更显得她对翠宝所出的儿女,并无歧视之意。不过她的误会是解释清楚了,马夫人却别有所感。当然,锦儿绝不会说,只要“太太”一去世,真相便可公开。但马夫人从语气参详,清理推断,必有此举。生前受骗,身后一场空;冥冥中难享血食,成了飘荡无依的恶鬼。转念倒此,越发珍视杏香的身孕,当天便决定,要杏香搬到后房,与秋月同住,亲自照料;从此有了事做,不愁日子难打发,身子也一天比一天健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