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衣美女双枪毙敌光腚汉子神勇诛寇 (第3/5页)
耀获得荣誉的同时,无意间道出了许多不为皇室成员所知道的秘密。 陶明谦受到战区长官部的表彰,然而八路军发来的贺电却遭到陶明谦的拒收。陶明谦认为**的突击队员全体牺牲,而八路军的突击队却能够安全的脱离战场,并且舍近求远穿越日军的占领区域迂回了一个大圈返回其根据地。由于八路军的突击队不按常理通过安全的**控制区域返回根据地,携带着伤员穿越日军占领区的后方要冒多大的危险?陶明谦由此认定是八路军的突击队在这次战斗中不作为,或者是临阵脱逃,所以才会导致他的突击队员全体牺牲。要求战区长官部向八路军严词交涉,逼迫八路军交出临阵脱逃的魏二槐等一干逃兵,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更让陶明谦愤怒的事情是这一伙据说是由土匪收编的八路军品行恶劣,临阵脱逃还不忘带走了本属于**的美式武器。要求八路军在向军事法庭交出魏二槐等一干逃兵的同时,武器也要一并要归还。 魏二槐拒绝接受**军事法庭送来的传票,却同意接受国共联合调查组的审查。好在军统有情报证明王五更和魏铁强这两个人并未牺牲,是因为战斗到弹药用尽被日军俘虏。军统启用在敌后的特工企图营救未果之后,**用在别处战场上俘获的日军,将身负重伤的王五更和魏铁强交换回来。 王五更与魏铁强都证明捣毁沙凹村日军指挥部的攻击部队,确实是先于打击沙凹渡船十分钟,并且坚持的时间也达到了预先约定的半个小时以上。事实在那里明摆着,魏二槐算是勉强洗清临阵脱逃的罪名。却无法摆脱友军陷入重围仍在战斗的情况下不去援救,反而自顾活命放弃阵地撤退。战场上抛弃友军至少是有失道义,被指责也是无言以对。 可是陶明谦仍在穷究深责,以八路军没有打开电台联络,在未得到命令就擅自作撤退依然不依不饶的要按照逃兵处置。 八路军的电台仅仅装备到旅一级的单位,突击队员中的八路军战士确实没有人会使用电台。这种说法在得到军统确认是真实的情况之后,才勉强将陶明谦的指责搪塞过去。 魏二槐反过来向**讨要他的部下魏铁强。 得到的回答是魏铁强本来就是**人员,现归建任炮兵上尉连长。 魏二槐不相信,非得亲眼见到魏铁强本人才肯罢休。当魏二槐真的见到了魏铁强本人才知道,当**炮兵连长这件事还真是出自魏铁强本人的意愿。魏铁强贪恋**军官的派头,以及足以养家糊口的饷钱,无法再劝他回归到八路军的队伍。这件事气得魏二槐对天发誓,他这一辈子再也不会给**扛活。 有道是冤家路窄,沙凹河汛期过后日军就架起一座便桥,兵员与物资稍做调整和储备之后就反扑过来报复,打击弹药尚未得到补充的陶明谦师。 没有炮弹的陶明谦师支撑不住,不得不舍弃刚才夺回来的地盘向后收缩防线。陶明谦向长官部求助一支部队再次楔入日军后方的沙凹渡口破坏便桥,切断日军的补给线以减轻正面战场上的压力。长官部原本想从驻扎在西山的杨升庆师里调出那支颇有威名的游击大队,深入敌后的沙凹渡口。可杨升庆的心思全部都用在怎么才能够保住他的师长位置,找到,并且歼灭山口少佐的特攻队。借口说他的部队要往沙凹渡口,无法通过由土匪变身为忠义救**的地盘,以及八路军根据地的两道阻隔到达指定的沙凹渡口,并且以与他部对峙的日军也有可能会发动进攻的借口予以搪塞。 陶明谦知道忠义救**控制的地盘,与八路军的根据地都在杨升庆师往沙凹渡口的相反方向。奈何与自己同是杂牌军的杨升庆都不愿意帮忙,中央军更是不会伸出援手。陶明谦不得已再次请求八路军出兵。 然而八路军除了土狼窝山寨的这支部队,距离沙凹渡口最近的部队也在卫县,相距陶明谦与日军交战的战场位置更远得多。 谁都知道吃过一次亏的日军不会再犯重复的低级错误,炸毁沙凹渡口上的便桥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魏二槐以与之对峙的日军正在战斗为理由,拒绝再次去袭击沙凹渡口。 没有及时得到弹药的补充,又没有援兵的陶明谦师苦苦支撑了几天的阵地战,最终没能够顶得住日军优势兵力和炮火的疯狂打击。想要撤退,被日军紧紧粘着撤不下来。虽然也给予了日军相当程度的杀伤,可是手下的官兵们死的死,降的降赔光了老本。留在战场上没能够撤下来的伤兵,成了日军刺刀屠戮的对象。大竹的一对儿女特地跟随父亲上战场练习杀人的胆量。两个尚未成年的嗜血儿童,轮流挥舞着父亲的指挥刀,在法西斯父亲纠正劈杀动作的姿势,以及不断的鼓励中连续砍杀了十几**的伤兵,直砍杀至双臂疲劳到再也挥不起刀才歇手。有幸从战场上冲破日军防线突破重围出来的这部分官兵,个个都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正因为如此,突围出来的官兵才会被友邻那些没有来增援的**部队当作宝贝疙瘩。这些部队为了挽留住这些突围出来的官兵可谓花样百出,封官许愿是最有效的手段。由于被打散的部下多数没有回归到本部,陶明谦几乎成了光杆将军。 陶明谦不是检讨他过早的浪费完炮弹,由于没有打下沙凹渡口的最后两个制高点,利用河流的汛水为天然屏障,导致作战失利。而弹药没有得到长官部的及时补给,也是这次失败的最重要因素。陶明谦拿中央军没有办法,却又拒不检讨自己在指挥上犯下的错误,将失败归罪到友邻的八路军见死不救。固执的认为,八路军若是能够去袭击在沙凹渡口的日军补给基地,**决不至于会失败得如此惨重。 前一次攻坚战的胜利,敌我的伤亡比例大致在一比一。后一次的防御战遭到惨败,敌我的伤亡比例却高至一比三以上。主动发起的攻坚战,敌我损失尚可打成平手。反观**在战场上最爱打的却是最不应该打的阵地防御战,防御战敌我伤亡的比例最低也要一比三。倒霉的时候甚至达到一比十,典型防御的中条山之战甚至达到令人羞愧的一比二十以上。反观八路军之所以经常能够打胜仗,那是八路军很少打防御性质的阵地战。即使有打阵地战的必要,八路军也仅仅是给予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予以杀伤之后就溜之乎也。或潜入深山老林之中,或迂回到日军的后方,反过来去袭击日军的空虚地带。打一仗换一个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