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冲锋陷阵宪兵立威居心叵测鬼子耍小 (第3/4页)
递给时下担任国民党军事顾问的冈村宁次一封密信。大竹在密信中告诉冈村宁次说:因为日本国的突然战败,皇军在山东的毒气弹只能草草掩埋。战利品,以及在战争中掠夺的大量黄金,白银,古董,名人字画等财宝无法运回日本国内。大竹在信中阐述的内容还有:为了减轻帝国将来东山再起的困难,建议将掩埋于地下的毒气弹去除标识,伺机高价卖给内战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使打内战的各方实力维持在谁也无法取胜的大致平衡。只要中国永远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帝国东山再起才会有希望。最后才是大竹对中国形势的研究与判断,大竹认为国民党的政府虽然**,可是国民党政府有美国人为后台。**虽然清廉,战场上也处在略微的暂时优势,然而**与欧美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相左。当今的世界,谁得不到拥有原子弹的美国支持,谁就必然会是失败的一方。大竹对冈村宁次说自己与八路军有过长期作战的经验,只要帝国能够将他安插进中国的军队之中,必定能够在国共两党已有的矛盾基础之上再添柴加火。乘着国共两党忙着打内战,伺机将掩埋于地下的财宝运回日本国内,欺望能够得到冈村宁次向民国政府举荐。 冈村宁次读过大竹的报告,以及安排特务在中国做长期的潜伏的自觉行为予以肯定。内疚自己在为大日本帝国作长远打算,以及在中国政府与军队安插特务方面没有大竹那么的谋略深远。帝国战败,当举国悲哀的时刻,那些没脑子的将军只会以剖腹来证明他们的愚蠢。好在还有为帝国运回几批财宝的矢村忠心耿耿,以及为帝国将来东山再起而埋下伏笔的大竹感到心慰。就对眼前的局势和现实的利益来说,战败之后的大日本帝国经济萧条,与如何在中国安插特务相比较,冈村宁次对如何将日军在占领中国期间劫掠的财宝运回日本国内更感兴趣。冈村宁次为此特别将身边的侍卫,战争期间为帝国运回过几批财宝的矢村少佐派给大竹。名义上矢村少佐的身份是服侍大竹的随从副官,而实际上是利用矢村少佐精通与**的中国官僚打交道,作为协助大竹将日军劫掠的财宝偷运回日本国内的帮手。 国防部不但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竹不是八路军对手,更晓得他从青岛调到泉城之后,仍然是驻扎在捻军旧寨的**手下败将。可是国防部碍于冈村宁次是蒋委员长钦定的首席幕宾,面子驳不得,将大竹就地交给山东国民党第二绥靖区的司令官王耀武去安排。 王耀武不似在日本厮混过几年的蒋委员长那么喜欢冈村宁次,说是赏赐一个军事顾问的头衔,实际上却是处理抹布似的将大竹与其随从矢村少佐扔给杂牌军的巫化子。 巫化子有过一次当汉jianian的惨痛教训,对王耀武赏赐的日本鬼子不感兴趣。以本部仇恨日军的官兵甚众,无法保证这两个日本顾问的生命安全为借口坚辞不受。此时的王耀武不单是只有大竹这么一个废物,还有一个闲置多年的杨升庆,一个担心会投向**的李老将军,以及刚才打过一场败仗被撤职的陶明谦,为此王耀武专门成立一个顾问处养着这些闲人。那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大竹是碍于国防部的面子安置在司令部的顾问处。大竹的副官矢村少佐则是因为军衔太低,被政训处打发到远在章丘的新兵训练基地去担任教官。 王耀武并不认为奉“斗战经”为用兵圣典的大竹在剿共方面能起到作用,顾问处冠给大竹一个所谓的顾问之职也仅仅是挂名而已,并没有要他参加军中议事。既不允许大竹穿着会暴露其日本人身份的和服,**的制服也不允许他这个日本人穿。每天只是管着大竹三餐能在军官食堂里吃饭,不给发饷,想这个鬼子熬不下去的时候会自行离开。 傻弩陈在将害死柳佳的保密局秘密特工都弄死之后,这个副官无所事事。由于情绪不好,在酒馆里竟然一脚踢死军衔高他两级的军官,还打伤酒馆里企图拦住他的几个伙计。好在这回傻弩陈去酒馆穿着的是便衣,旁人见他武功高强惧怕,任由他扬长而去。八头香虽然批评了傻弩陈一顿,担心这个憨人再惹出什么祸端?安排他搭运输物资的飞机往南京去服侍魏二槐。此时的魏二槐在南京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花销在泉城没收汉jianian的部分钱财,与先前结识的几个权贵人物加深情谊。通过与这几个权贵频繁出入高级的社交场合,认识到一个在国防部里任职的高层长官,因而被当作人材派遣到战事吃紧的山东。 魏二槐回到泉城,黄埔出身的王耀武厌恶其保密局的背景。魏二槐在王耀武的手下,与之前在郑长官的手下一样得不到重用。一个受到过蒋委员长接见的战斗英雄,在王耀武这里竟然落魄到与大竹之流一同挂名在顾问里处混日子。 傻弩陈作为副官随从回到了泉城,依照魏二槐的命令,以掌门的身份召唤散落在江湖上的门人弟子。当下的傻弩陈今非昔比,身份由官府通缉的在逃杀人犯,跃升至肩扛中校军衔的**长官,门人故旧闻讯,无不纷至沓来依附。傻弩陈恢复其掌门之位,大肆收徒纳士扩张实力。江湖上的一些黑帮也乘此机会依附在傻弩陈的门下,仗着靠山是**的长官在街市上强占地盘,包娼窝睹为非作歹,很快就有门人弟子侵犯到别的黑帮利益。倘若到了谈判,恐吓均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以武力厮杀似乎是江湖黑道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大竹从青岛辗转来到泉城,他与魏二槐斗法多年,彼此是誓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如今他与包括陶明谦在内的几个老冤家在顾问处聚首。民国政府的军队不但有杂牌军,地方民团,土匪等鱼龙混杂,就连搁置闲人的顾问也可以冰炭共器。大竹终于见到这个一直使他头疼的冤家,与他想象中的智慧形象大相径庭。在大竹想象中的魏二槐相貌即便不是高大威猛,也应该是一眼就能看出其精明过人。然而这个屡屡挫败他的对手相貌普通到没有一丝出众之处,魏二槐与平常人毫无二致的相貌着实令大竹所望。大竹再三端量,倘若将魏二槐的将官制服换穿民衣,恐怕扔进人群就再也找不出来。稍做礼节性的寒暄之后,大竹问他这个老冤家的第一问题是:你在青岛是以什么手段混进戒备森严的日军司令部?为什么只是在他的抽屉里面写下“魏二槐到此一游”,而不是放进一棵炸弹要了他的老命? 魏二槐被大竹问得莫名其妙?他哪晓得大竹的抽屉里怎么会有“魏二槐到此一游”?既使当年在江湖上行窃,得手之后也只是在墙壁上画一只长着八条尾巴的狐狸。画狐狸尾巴的目地是避免官差以缉拿贼盗的名义滥抓无辜而已,从未留下过“魏二槐到此一游”的手迹。可是从大竹问话颇为认真的态度,似乎确有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