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傻媳妇垦荒种枣树俏佳人悲摧抒情诗 (第4/4页)
干部的丈夫在妻子睡着以后,好奇的将乔杏丫个人简历偷出秉烛夜读。乔杏丫的简历是从对母亲的模糊记忆起笔,回想童年时期在基督教会学校里读书受到过严谨刻板的约束。童年时期得到的所有关爱,都来自那个内心充满着浪漫主义梦幻,外表又严格遵守教会刻板规矩的美国修女,中文的名字叫乔依娜。乔杏丫因为亲爱乔依娜嬷嬷,甚至将她是年羹尧后人的姓氏也放弃,改为姓乔。 简历中对父亲将她卖给军阀为妾则是悲泣交加的血泪控诉。人物,事件,以及时空均来自真实的感情表露。描写得文笔流畅,层次分明。写到卫县以后的情节麻烦就大了,倘若这一篇文字不是个人简历,而仅仅是当作小说来阅读的话。从当县太爷的丈夫死后被军队逐出衙门租民房居住,生活没有着落的茫然无助。如何在好心的房东帮助下,搭乘大个李不收她钱的顺风车。滞留在马镇豆腐坊待嫁时侯,对枣花也加入竞争大个李的恐惧,以及误会大个李背信弃义的绝望。应孔三少爷的举荐在去烟台府的途中不但遭遇到官兵抢劫,偏偏还祸不单行又被尉迟老妖掳又上山。因为不肯屈从当压寨夫人,尉迟老妖便将她当作玩偶送给莲台庵的花和尚。字里行间无不使人感受到她的笔是蘸着血和泪,写下对世道没有公平正义的控诉! 乔杏丫当写到莲台庵的时侯笔法峰回路转,由悲伤的哀怨突然转向幸福的乌托邦梦幻。她所描绘的莲台庵就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而花和尚虽然身怀天下无敌的绝世武功,却是与世无争。不仅是勤劳善良,还特别懂得心疼女人。为了救她而舍出了自己的生命,是当世无二的好人。 如果仅读到这段情节的时侯就打住,世俗的人们还勉强可以承受乔杏丫人身享受着花和尚为她提供的美食和安逸,而内心却幻想着大个李骑白马来迎娶她的浪漫情怀,以及被鬼子兵蹂躏的痛苦表示同情。但是其后她以对未来生活的绝望,接受二斤半暧昧放纵的自辩,以及描写二凤棒打鸳鸯的粗鲁和野蛮,用“啼痕界破残妆面,德言分镜几时圆”?当时乔杏丫并没有和大个李成婚,世俗观念不可能接受。未能如愿成为大个李的妾室,竟然以“杏丫实无罪,小姨大悲摧”发泄对二凤的不满则是过分。容留二斤半在庵上过夜,居然也敢用爱情诗“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来美化。作为文化人的秘书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容忍,再怎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文章,只要涉及到yin字就是犯戒!更何况还有不堪入目的许多具体情节和感受,毫无羞耻感的在个人简历之中详细描述。 妇女干部的秘书丈夫担心首长的名誉受损,将乔杏丫写下的个人简历当夜就拿给这两位干部阅读。不用说也知道会产生什么结果,两位首长都当即表示放弃竞娶乔杏丫的念头。年纪大的首长在延安学习期间参加过抢救运动,为人果然是宅心仁厚。他认为乔杏丫写的后一篇个人简历乱七八糟,往轻里说这是属于小布尔乔**调的东西。若是被杨世儒那帮工作组干部看到,非上纲上线到阶级敌人的高度不可。当即点上火,将乔杏丫写的长篇个人简历燃烧成灰烬。让秘书回去告诉他的妻子,以后要求干部填写个人简历的时侯,一定要提供范本,而且要将个人简历的字数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再出现类似长篇小说的东西,以乔杏丫填写的前一篇个人简历入档。 乔杏丫的麻烦在于她自述的个人简历之中只打死了一个日本兵,而往卫县调查,以及档案都明确记载她打死的是两个日本兵,数字不符的原因何在?从河南外调回来的干部,带回来的材料则是明确了乔杏丫个人简历中模糊的家庭出身历史。乔杏丫父亲的名字叫年葆仁,的确是年羹尧的后人。年葆仁在清朝慈禧太后执掌朝权时期就是个靠出卖义和团起家的洋奴。而今垂暮之年,又当上日本人的汉jianian走狗。不但倚仗日本人的势力霸占了大量财产,还是个双手沾满抗日志士鲜血罪大恶极的卖国贼。其外公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有功的清朝四品武官。清朝政府被推翻,举家迁回南方故乡,单遗下已经嫁给年葆仁的女儿是基督教会的教徒。而养育乔杏丫成长的这个基督教会,就是当年义和团将教会学校里用药水瓶子浸泡畸形婴儿,以及用于教学的人体器官标本当作洋教对中国人犯下的罪恶和妖法,公诸于世之后造成老百姓对洋教产生极大的仇恨。 洋教刚到中国这块土地上扩张的时候,由于入教就意味着要承认自己是罪人。这不但与中国人“性本善”的观念严重水土不服,还会受到本地原有的宗教团体竭力排斥。洋人教会不拒绝任何人的加入,而社会上真正负罪在身的人才会主动投靠到洋教这棵保护伞下。这使得最先加入教会的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教民的确是真正有罪的人。乔杏丫父亲,就是乔依娜嬷嬷诅咒应该下地狱的败类分子。使得洋教会开办医院,学校等诸多的善举,往往不足以抵消教民之中少数败类分子给教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当地人后来知道照相机不会摄匜人的魂魄,但是大部分人仍然相信基督教会就是来迷惑中国人灵魂的洋妖。 关于乔杏丫入党的调查,从确定发展对象到审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到预备党员转正等所有的程序合法。但是介绍乔杏丫入党的李秋实,以及另一个重量级的介绍人阎玉西,却都早已经在对敌的战斗牺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