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怜悯同胞河源谢罪罪该万死不赦筱田 (第4/4页)
的老命。 老钱头恪守下人的规矩,对这坛药酒一口也没敢喝过。问东家:这坛不知道是少爷,还是少奶奶开了封的药酒是送回老爷的大院去呢?还是再使泥封好口存在地窖里头。 游老太爷听了老钱头的的话才恍然大悟,真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己的身体就是被这所谓能采阴补阳的药酒淘空,可是这药酒也可能是促成儿子与儿媳妇的媒介,而且还能够使儿媳妇生下双胞胎孙子。饮此药酒的王老医生寿将近百,身体依然健硕。这药酒究竟是养生呢?还是淘人精髓的毒药?想起王老医生在给他药酒的时候有言在先: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饮他的药酒需要缘分相谐,并不是对什么人都具有滋补的疗效。” 不过游老太爷总算是熬到了儿媳妇回家,他从儿媳妇又反胃呕酸的现象更感欣慰,游家又要再添孙子了。邀请族中所有的长辈来家,在他们的见证之下,将家中财产的明细账目全部移交给二凤。宣布从即日起由儿媳妇继承家中的全部财产,游家今后无论大小事务,都由儿媳妇一人乾纲独断。 游老太爷随时都有殡天的可能,而二凤离开泉城的时候,她的丈夫游仕进正忙着与包围捻军旧寨的鬼子作战。二凤根据捻军旧寨被包围的形势判断,丈夫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脱离战场回家。 无意独占遗产的二凤提出分家的主意。 游老太爷有言在先,凡是二凤作出的决定他都点头表示许可。至于怎么分家,二凤在从泉城回来的路上思想就一直在作反复的斗争。财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毕竟人离开了物质是不能够生活的。可是二斤半最近的思想变化使二凤感到非常担心,这个一向对财产没有概念的丈夫,自从有了两个儿子之后,思想却起了本质性的变化。现在二凤知道自己又怀孕了,眼下她的工作是洋行里的二老板。作为有身份地位的阔商,不能再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暴露身份。公司里她是决策人,具体累人的活有属下的员工去打理,悠闲得人都胖了许多。怀孕使她拿不定主意,是应该打掉腹中的胎儿呢?还是留下来生产?二凤不知道二斤半早就看出了端倪,还以为隐瞒得挺好。两个儿子就已经使丈夫在立场上出现了摇摆现象,若是碰巧再生出一对双棒儿子,那丈夫岂不是要真得反了。 二凤认为**在二斤半的思想之中尚未形成可以为之献身的理想,而丁一灌输的三民主义,却又挤进他的脑袋,企图瓦解丈夫对**信仰的一知半解。凭心而论,二凤也是从先认知三民主义,而后才接触到**,并且要为之献身。她与前夫李秋实同样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所不同的是二凤拥有的财产是她和前夫李秋实白手起家自己挣来的,现任丈夫的财产却是来自继承祖业。按理说放弃继承祖业,应该要比放弃自己挣的财产更为容易得多。二凤明白,对在信仰上模糊,立场上摇摆的二斤半来说,要他为并不完全理解的**理想而放弃继承天经地义的祖业,这又怎么可能呢?这是两个阶级阵营在意识形态和对待人材的竞争。二凤本来就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她急躁的脾气比不了丁一的涵养。更没有像丁一那样在政治干部学习班里专门受训如何向民众灌输洗脑,从而使民众由灌输洗脑向自愿接受三民主义的思想转化。其实任何主义都有其困难的一面,愿意接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大部分都是有产阶级。生活在底层的穷苦人民,则对改善现实的生活更感兴趣。三民主义思想对穷人来说,不过是忽悠人的空洞口号。 二凤的**的信仰与意志都十分坚定,对穷苦人民她还能讲得出条理分明的革命道理,然而对有产阶级则缺乏能够针对性的教化理论知识。凭心而论,二凤还是爱他的前夫李秋实更多一些。那个为国家捐躯的男人,虽然与一枝花有过暧昧的关系,可是该负主要责任的人却是她二凤自己。干革命与生孩子,本来就不是自相矛盾的问题。何况革命者自身也需要有后人继承革命事业。是她二凤急躁的认为革命可以很快就获得成功,可是为什么她与李秋实同房多年都没有怀孕呢?两口子的生育功能都没有问题的呀! 离开泉城之前,二凤刚好收到敌工部辗转送来的文函,里面回答了她关于对有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问题。她请示的理论问题,得到的是刚才恢复工作的理论家杨世儒作出的解释:**的理想社会就是保证人人平等,这里面就包括使广大的劳动人民不但有在政治上获得平等,而且在经济分配上也有获得平等的权利。革命就是以取谛剥削阶级为目的的斗争,至于痞子流氓性质的无产阶级,那是只有在封建社会才会遗留下来的历史渣滓。正是考验我们**人夺取政权之后,在工作中如何去改造他们。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没有可以调和的折衷手段,到了**的那一天,所有的人民都得到了按需分配的幸福生活,难道这还不值得为之献身吗?凡是不能认同我党的主张,就不能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严肃的阶级立场问题。 二凤不知道这份文函是杨世儒恢复工作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当然,按需分配的**是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可是那种幸福生活真的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达到吗?这个疑问已经有获得革命成功的苏联可以回答。传说中的苏联集体农庄,只需要一个人驾驶着康拜因在农田里工作,哼着歌曲,轻轻松松的就能将相当于中国一个乡的庄稼地收获完。那里的人民正在享受着喝伏特加酒,牛奶,吃的伙食是夹rou的烤面包等美味佳肴,已经过上了按需分配的**幸福生活。没有牺牲,哪里可以获得胜利。既然组织回答是严肃的阶级立场问题,没有可以调和折衷的手段。那就只有坚决贯彻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二凤与病榻上的游老太爷对话的时侯,游老太爷说出了他最后的担忧。将要继承祖业的儿子从小就在江湖上游荡,不是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偌大的家业倘若是交给儿子,他还真的放心不下。儿子与他只存在血缘上的父子关系,却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情。唯有贤儿媳生下的这两个孙子,才是他最爱的心肝宝贝。游家一脉宗祠祭祀的香火有这两个孙子得以延续,全是仰仗贤儿媳所赐,如此大恩他这个当公爹的就不言谢了。游老太爷认为自己可能等不及儿子回来,五房需要养老送终的娘,要求儿媳妇负责供养到底。至于游家的财产是否要分家,则由儿媳妇全权决定,不必再与他这个将死之人商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