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艳遇记_第5章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小农民的桃花运:打工小子小 (第3/3页)

真是几乎不可能办到。她要是有**或者杂念,怎么会出家?

    志刚的性格本来有点软,碰到这种事一般都会放弃。可在欧洲旅游一个多月后,他有很多收获和感悟,其中之一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一定要强大。实力和体力未必强大得了,但是心灵却是能够强大的。所以这一次他不想放弃。他和自己打了个赌:如果把这个尼姑睡到了,今后发展一定无量;如果睡不到,那就认命吧,前途只能到头了。

    志刚依然双手合十,说道:“我有几个问题,多年想不通,想请教静圆师太。”

    静圆还是双手合十、鞠躬:“有什么事请讲,或许我不能指点迷津,但愿能为你分担烦恼。”

    “请问,出家人为什么要避住深山?”

    静圆一愣,有些意外。这个问题只有小孩才可能问,静圆从没有听人问过,所以也从没有答案。或许人们心里已经形成定式了,认为出家人就是住在深山,否则就不叫出家。

    “深山清静,远离尘世,利于清修,斩断尘缘。”静圆反应还挺快,及时回答出来了。

    “师太难道没有听说过,心远地自偏吗?“

    “是的。但是那需要有极深的修为才行,我们道行浅的却无法做到。”

    “如果说道行浅的必须要到深山才能清修,那么俗家人道行更浅,想参佛岂不是就是无用了?可事实是俗家人拜佛的比你们在深山清修的多很多,这你怎么解释?”

    静圆不好回答了,志刚还不依不饶:“如果说俗家人参禅无用,那么听凭他们这样做而不去点醒,你们就是骗他们;如果说他们参禅有用,那么你们躲进深山清修就是骗自己。”

    静圆只得说:“各人有各人的佛缘,与佛有缘在哪里清修都一样。”

    “既然师太这样说,那么是不是在庵里出家和在家里种田没有区别?”

    “施主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见解独特,让贫尼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

    志刚看着她那乳峰撑起的僧服,心里说,你根本就不应该出家。但话说出口,却是另一种样子了:“得罪了。静圆师太,我还有一个问题请教。”

    “请讲。”

    “是不是信佛就当苦行,参禅必须禁欲?”

    “这倒未必,如何参佛当以各人自便。”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和尚和尼姑就不能结婚?我认为这不是佛法的真谛。”

    “请指教。”

    “佛经上说,人的rou身只是一副臭皮囊,是吧?”

    “是的。”

    “很多先辈大师,历尽灯红酒绿、醉死梦生、男欢女爱,有一日幡然省悟,便可立地成佛。比如一灯大师,甚至原为王子的佛祖也是如此。对不对?”

    “是的。”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过早地在年轻时就出家,等享尽了荣华富贵、人间欢乐以后再参佛也不晚?”

    “那…也不尽然。”

    “可事实就如此啊。所以我认为,这些外在的形式,比如出家,穿上僧服,吃素,禁欲等等,都与佛无关也无缘。如能悟透禅理,你这副臭皮囊是什么样的形式,以及它穿什么、住在哪里、吃荤还是吃素、禁欲还是纵欲,其实都没有区别。”

    “施主这样说,贫尼认为有所不妥。”

    “不妥?有什么不妥?我觉得很正确啊。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的参悟,应该不错的吧?”

    “不错。”

    “既然本来无一物,你这副臭皮囊无论做了什么,不是也等于没做吗?”

    说到这里,志刚忽然打了一个很响亮的喷嚏:“啊——嚏!”接着,又连打了三个喷嚏:“啊嚏!啊嚏!啊嚏!”

    静圆赶紧说:“施主好像感冒了。这里山风大,我们还是到庵里再叙,贫尼继续聆听指教。”

    志刚赶紧双手合十:“指教可不敢当。只想和师太探讨一二就知足了。我认为,尘缘当断则会自断,不可强为。如果强制割断尘缘,是违背佛理的。”

    静圆说:“走吧,我们到庵里再说。”

    志刚跟着静圆往上走一会就到了。这个庵叫白云庵,现在已经翻盖成高大的砖墙瓦顶了,有好几进,每两进之间都有一处院落。志刚一进大门,便对供奉的主佛——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佛——磕了几个头,进了几柱香,并向功德箱里捐了100块钱,然后跟着静圆一起走过好几进房屋和院落,进了最后一进屋偏门的茶室。茶室里有几张方桌和凳子,有一张桌子已经坐了一个尼姑和两个女香客。静圆带志刚到靠窗的一张桌子边,叫志刚稍等,便给他泡茶。

    静圆泡好一壶茶,给志刚的茶杯斟满,说:“施主先喝点茶热热身子,你已经有感冒迹象了。”

    志刚不好拒绝她的关心,便端起茶杯,吹吹热气,浅浅地呷了一口。

    静圆说:“我听施主的意思,好像是责怪我不该出家?”

    “这倒不是。我不知道你为何出家,怎么能妄断呢。不过,我想你一定是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故才会出家的。”

    “是啊。对尘世绝望,尘缘已了,只有出家了。”

    “其实你的尘缘还没了。”志刚决定出击了,目光锐利地直视着她的一双妙目,说。

    “何以见得?”

    “你心中一定还牵挂着什么人。或者是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是出家前与你渊源很深的男人,或者是你的闺蜜朋友。对不对?”

    静圆现在真怕志刚问她“对不对”了。看得出来,她的心态已经被志刚一番歪理妙论搅乱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其实志刚是见她在背人处哭泣,才作如此猜测的,她还以为志刚真有什么法术或者道行,难道他是世外高人?

    见她说不出话了,志刚知道自己猜对了。他想,见好就收吧。再胡吹下去,自己那点知识和见解也就卖完了,恐怕立马就会露馅。

    静圆歪头想了想,说:“我感觉你说的与众不同、见解新颖,悟性颇高,但好像又是歪理,却又驳你不倒。”

    志刚笑了,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佛,本来就是与众不同。你说我见解新颖,就说明我有所参悟,或许比你更与佛有缘。参佛就是各参各的,各有各的收获,才叫参悟,才能参透。如果和别人一样,是拾人牙慧,那么就是把佛经倒背如流,也是与佛无缘。”

    志刚感觉自己赢了第一回合。静圆刚才歪头想问题,无意中尽显女儿神态,失去了她一直保持的庄严宝像。志刚立刻明白,她真的是尘缘未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