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出现了质量问题 (第1/3页)
第12章 出现了质量问题 兰花任上海邻村酒业公司总经理后,叫小翠搬到总公司这边办公。:小翠现在已经出息了,成为兰花在邻村餐饮公司最得力的助手。最近一段时间,井儿走了,兰花又兼管民工之家,现在又筹备邻村酒业,邻村餐饮基本上全由小翠管了。 她早就不需要为父亲的医疗费而烦恼了。几年前,她就把父亲接到上海治疗,病情稳定后,送回老家疗养。母亲也不需要种田了,便天天服侍父亲。小翠只是她做小姐时随便取的名字,她的真名叫周缨,红缨枪的缨。现在除了员工称她周经理,兰花他们还叫她小翠。 小翠一直住在第一家临村餐饮供应点里,办公也在那里,平时也不愿意出来。兰花叫她搬过来办公,她还不想搬,兰花说:“你现在要掌管全盘了,要有一个办公室,再说这边志刚和我也方便了解情况,也方便和你沟通。” 小翠只好般过来办公,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志刚已经把最早的民工之家中第一栋楼的二楼全部作为办公室,几家公司一起办公,统一行政与人事,这样节约成本。 刚把小翠的办公室安顿好,兰花就接到投诉电话,是一个安徽老乡打来的,说最近买了十箱临村酱香老酒,喝起来质量比以前差远了。兰花叫人把那十箱酒连喝完的空酒瓶都拉回来,并送一瓶到她办公室来。她把那瓶酒拿到志刚办公室,给志刚和贵玲一人一个玻璃杯,里面倒点酒。 仔细品尝后,志刚说:“这酒好像存放的时间不够长,不够醇厚。” 贵玲说:“对。还有点涩,像是刚酿出来的毛酒。” 兰花打电话给井儿,告诉她这批酒质量不好,问是什么原因。井儿说不知道,她好好调查,查清楚后再告诉兰花。 兰花问志刚:“你看怎么办?” 志刚问:“这批酒有多少?” “3万瓶。” “发出去多少?” “发出去有1万瓶。” “能查出来都发给谁了吗?” “能。” “我建议全部追回。如果他们愿意换,等下一批酒来了再给他们。如果他们要求退款,就全额退还。” “那我们损失就大了,而且名声也受影响,会流失一大批顾客。” “不这样做损失会更大。越早这样做就越主动。损失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我们只能认这个损失,为以后的生意打基础。” “这样我的酒业公司资金可周转不灵了。” “周转不灵我这边想办法,但一定要这样做。我想这也许是好事。” “还是好事?怎么说?” “你说,我们邻村酱香老酒的市场知名度怎么样?” “新品牌,和古井贡、口子窖这些老牌子比差远了。” “我们正好利用这次招回事件,扩大知名度,打造更好的品牌信誉。你想想,我们是业内第一家实行质量招回制度的企业,其影响力能小吗?能创造行业第一,不管这是哪类第一,机会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么说我们还不能悄悄地招回,还要大张旗鼓地招回,甚至还可以开记者招待会,声称为消费者着想,要求记者帮我们发布招回信息。” “对呀。这样免费广告不就铺天盖地了。” 兰花捧起志刚的脸亲一口,说:“志刚,你太有才了。” “井儿那边你怎么处理?”志刚问。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全部退货,井儿不知道能不能承受。” “全部退货。这是没商量的。至于后面怎么处理,等她调查清楚了,我们再商量。” 兰花生气了:“你对井儿就这么狠心?还恨她没有嫁给你?” 志刚笑了:“哪儿的话。不是我对井儿狠心,是市场在惩罚她,连我们也受了惩罚。” 兰花还是关心井儿,问道:“你估计一下,井儿会受多大损失?她能不能承受?我们能不能帮助她?” “放心吧,三嫂。我和你一样关心井儿,我会帮她的。我们要趁这次机会,帮井儿整顿生产管理,不但要杜绝此类事件,还要把关键的点掌握在我们手里。” “怎么掌握?” “我们要介入管理,加强监督。” “你要收购她?” “不是收购,是入股。” “那井儿愿意吗?” “不知道。这酒厂是她家祖传的,她结婚就是为了这个厂,恐怕不容易接受我们。” “我们入股以后,她有多大损失?” “财富上她没有损失,只有收益。” “那她还会不干?” “她会失去自主权和品牌。但是凭她所拥有的股份,肯定比现在的酒厂值钱。” 井儿接到兰花电话的时候,还在遵义市里,她挂掉电话,事也不办了,便回到茅台镇。她平常主要负责对外销售和采购之类工作,生产和发货由她丈夫陈天明负责。陈天明性格内向,不适宜与外人打交道,性格也不十分外向的井儿只好负责对外了。 井儿找到办公室,只有徐厂长在,便问:“徐厂长,陈天明呢?” “天明上午还在,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我问你,最近一次发到上海的货,质量上有没有问题?” “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舒厂长,有一件事天明不让我说,我想还是应该告诉你。” “什么事?” “这批15年陈酿上海那边要3万瓶,我们还差1000瓶,天明就让灌装1000瓶5年陈酿,凑满3万瓶发过去了。” 井儿气坏了,瞪着眼睛却说不出话来了。好一会才说:“你把陈天明给我找来。” 徐厂长赶紧跑出去了。他知道陈天明在棋牌室打麻将,没敢跟井儿说。 陈天明这会儿输了钱,正在经营一副大牌,一条龙青一色,只要胡了前面输的钱全都能扳回。徐厂长闯进来说:“天明,井儿有急事叫你马上回去。” “等我把这圈打了就回去。” “不行。井儿急了,好像上海那边出了什么事。” “能出什么事?酒这东西又放不坏捂不馊。” 徐厂长见这里有外人,又不好直说那1000瓶以次充好的事,只得说:“你快去吧,井儿发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