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当书生_第一百九十二章大发论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大发论调 (第2/3页)

了他的话题,道:“木材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是造船之外除了木材之外,还需要桐油,铁钉之类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可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岛上面能有的”

    桐油是我国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油桐属大戟科油桐属,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有记载。

    而桐油在造船上面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这一点在场的人也都知道。

    顿了顿之后,包篆这才接着道:“倭寇要想建造大型船只,就必须使用桐油,不然的话他们的船可禁不起什么风吹狼打,但是要弄到桐油,他们除了抢之外,大概也只有买了,可千里迢迢来抢劫一些桐油,不仅仅要担很大的风险,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对于他们也不划算,所以最好的就是买所以我估计这大明子民里面和倭寇勾结的人估计也是大有人在,而就是他们,给倭寇提供了这些东西来帮助他们造船而这也是一条线索,可以调查一下沿海,特别是那些码头,有没有船只运送大量的桐油出海之类的,虽说不一定就是给倭寇的,但是也不能不防备”

    其实包篆完全相信有这个可能,因为自己都遇到了,而且和倭寇勾结的人应该大有人在。

    这次出奇的没有人的反对,或许他们也知道这个问题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还得调查一些粮食之类的走向,特别是那些大量运送粮食,我们也不得不防备一些人给倭寇运送粮食来赚取黑心钱”

    包篆又提醒道,反正这也是有的,自己也就随便提点提点吧,至于他们做不做,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也就管不着

    “第三,就是分析一下倭寇袭击地方的特点,看看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而且这些地方的方法或者手段是不是一样,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知道他们会不会是同一拨倭寇,要是是的话,就可以派出人员,对这些海域进行搜索,主要的地方就是那些海岛,一旦发现倭寇的踪迹,就立即禀告,然后我们就调集人马,火速的赶到,彻底的摧毁,打掉了一个,倭寇也就少了一个可以依靠的据点,这样不断下去的话,倭寇最终可以被赶出去”

    说了之后,包篆抬头朝白森看去,的到:“白大人,末将说完了”

    “啪啪啪…”

    白森鼓掌道“精彩,精彩,看样子包大人对于这如何打倭寇可是很有一番研究啊”

    “研究个屁”

    包篆心里骂了一句,自己这不是被逼上梁山了?不过这嘴上则一本正色道:“倭寇侵我海疆,杀我百姓,罪不可赦,有句话说得好,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要是不好好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会把我朝当一块肥rou,而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不是什么肥rou,我们可是狮子,他们有胆来,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尸骨无存,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你手下不留活口?即便有人投降?”

    “对,我不需要活口,因为我们的粮食是不会用来养活他们这些侵略者的,即便放下了屠刀,也死路一条而且,这也可以极大的震慑那些倭寇”

    …

    这里一片安静,很多人也不得不好好的正视了一下包篆,坦白的说对于这个高个他们现在多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或者说就是按句话说得好,心狠手辣

    一般来说,这战场上别人要是投降了,也没有人会下令把俘虏给杀了,但是他却一个活口都不留

    “包大人,这是不是有失我们大明礼仪之邦…”

    “对于侵略者讲什么礼节?这和对牛弹琴又有什么区别,要谈礼仪之邦,先得让他们怕我们,然后我们在说什么礼仪我们的军队是干什么的,就是用来让他们怕我们的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是朝廷的手里的利刃,谁胆敢冒犯天威,我们就要毫不犹豫的挥下,让他们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愚蠢,同样也让他们明白天朝的威严,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冒犯的,一旦他们冒犯,就要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绝对要让他们刻骨铭心,世世辈辈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在打倭寇的时候,以前不会留一个活口,以后同样也不会留一个活口,要是诸位认为我残忍的话,大可不必和我这种人混在一起,要是朝廷想要什么俘虏的话,这里我也得说声对不起,我哪里没有俘虏,也不会留俘虏”

    包篆有些不客气的反驳道,礼仪之邦?泱泱大国,被这个四个字害的还不浅?对那些侵略者还讲什么礼仪之邦,这所谓的礼仪之邦,要是别人一点都不怕你,想来就走,想走就走,如此一来,别人眼里,你的礼仪不说是谦卑,或者说是害怕的表现,要和他们谈礼仪,先得把他们揍怕了,揍得胆寒了,这样的话,我们才能谈礼仪,这样的礼仪,我们才能谈得理直气壮,而这前提就是别人对我们的礼仪

    包篆作为一个后来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