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出海打倭寇 (第1/5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打倭寇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之久,这段时间,海上丝毫没有看到倭寇的身影。 包篆显得更加无聊,这倭寇没有来,这仗也没有办法打。 又过了两天,包篆正无聊得透顶,谢谢的躺在椅子上面赛太阳,然后突然有人急急忙忙的前来禀告:“大哥,海上出现了好几艘大船” “大船?” 包篆一个翻身站了起来,抬眼看去,果然在海面上出现几艘船的帆影。 远了看不清楚那些船到底是什么地方的船,所以的人立即进入了作战,不过随着船队的靠近,包篆也看清楚了上面飘扬的龙旗 是朝廷的船 包篆这一下也看清楚了,心里顿时放心了一下,道:“是朝廷的船,不用担心” 来的正是朝廷的船队。 慢慢的,船队开始靠近,而这个村子是天然的海港,即便是朝廷的大船这个时候也能靠港,这船还没有靠近。唐隐就已经在船上开始使劲挥手 包篆嘿嘿一笑,道:“唐书生这次算不错,居然没有把事情办砸” “你既然担心他办砸了,为什么还要派他去?” 朱蕊奇怪道。 包篆笑道:“我身边除了他谁还能把事情说清楚,唐书生虽说有时候很不着调,不过这人还是可靠的,嗯,这船也挺大的” 来的船完全算得上是朝廷水师里面最大的船只。 明朝这个时候还是保持一定水师,而在以前,明朝的水师可算得是称雄大海。 明朝中期,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国海军迅速衰落,使明帝国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安全空间急剧萎缩。并由此改变了东半球的力量格局,影响了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1373年和1374年中国海军两次追击日本海盗直至琉球群岛,1409年在北部湾击败越南海盗。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世界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诸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 而明朝水师里面最常用的船就是福船,也是明朝水师中最大的军舰。 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种船型的统称,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建材主要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共有六号,海战用的福船,是指一号和二号。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狼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 福船的特点主要有…,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cao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三是cao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 不过这次包篆要的可有些类似运输舰之类的,所以一般水师上面装备的东西也都没有要,充其量也就是运输舰而已。 船队慢慢的靠了进来 包篆也走上前去,看着眼前的几艘船,笑道:“小子,办得不错啊,给我们弄来这么大的船” 唐隐嘿嘿一笑,道:“其实也没有怎么费力,我也就过去说了说,别人也就给我了‘ 唐隐说得简单,包篆但是却知道这一定不容易,不过好歹别人也相信了他,这过程包篆也懒的去过问了,眼前的这几艘船也足以把自己的八百多人运送到倭寇的老窝 说完之后,唐隐也转身道:“大人,这位就是水师的千户,吴大人“ 包篆抬头看去,是一个穿着朝廷武将官服的中年男人,虽说不知道年纪,但是却是一脸的沧桑,这一拱手,道:“吴大人” 吴大人也一拱手,道:“见过包大人,见过公主” 然后一指自己的船,道:“包大人,在船上又你需要的东西,包括盔甲,还有弩箭等,不过包大人为何不去福州,偏要在这里停留?” 其实这一点也是吴大人有些奇怪的,要知道福州是个大城市,同样也是朝廷水师停靠的地方,而且哪里也有兵营之类的,哪里如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包篆偏偏要在这里停留。 包篆则笑道:“主要是在这里遇到了倭寇,算起来已经被我的人歼灭了一百多人了,为了永诀后患,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找出这里的倭寇的老窝来,然后斩草除根,免得这里的百姓又饱受倭寇之患不过由于没有出海的船只,这一点则有些头疼,不过吴大人来了,这一点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问题” 吴大人这也才明白了包篆的意思,点头道:“包大人果然为民着想,下官受命而来,自然任由包大人差遣,不知道包大人何时打算出发?” 包篆则摇头道:“这倒不用太着急,现在还不知道倭寇的藏身之处,不过已经派人去打探,要不来多久应该可以知道,嗯,我也先看看朝廷给我准备的东西,来人啊,把东西搬下来” 光头兵们顿时听令,开始去穿上搬东西。 朝廷送来的主要东西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