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隐龙山庄 (第5/6页)
多年没有一点风波,他的地位何等重要,不是任何人所能替代的,又何必要他老太爷去巴结一个太监,做出对不起江湖同道的事,所以我一定要把事态扩大,也弄根蜡给司太极坐坐。” “这怎么能整到司太极呢?” “事情是他叫人做的,现在闹大了,龙在田一定会找他,他可不能不管。” “他付了五千两黄金就不必再负责任。” 姚秀姑道:“司太极的权力虽大,但是还没办法一下子拿出五千两黄金来,这是根本没有的事,何况司太极还不是最有权力的人,上面还有个郑和呢,他不会批准这笔开支的,这是于三的一个借口…” 梅玉被提醒了道:“对了,郑和,我倒忘了他了,他根本是知道我们跟皇帝有联络的,到云南去也是他授意的,所以他一定不会允许司太极夹在里面胡闹,我该去找找他,叫他管束司太极一下,免得老是阴魂不散地缠着我。”、 “兄弟!郑和追随燕王到燕京新都去了,难道你还打算跑一趟燕京不成?” “不必,郑和自己上燕京去了,他的侄子郑文龙一定还在南方主管这件事,跟郑文龙谈谈就行了。” 姚秀姑道:“这倒也是个办法,郑家虽忠于燕王,但对建文皇帝还算顾念旧情,不会赶尽杀绝,找郑文龙谈谈也好,我们不怕官方的人,但也不能老是跟他们作对,到了县城我们分头办事。” 巴陵是个山城,也是后来的重庆府,正当嘉陵江和扬子江的交会口,地位十分重要,也相当热闹。 巴陵有一家镖局——四川镖局,局主兼总镖头一剑擎天巴山义名震两江,跟姚天星生前是过命的交情。 四川镖局和广源镖局,在业务上也互有来往协助,所以他们径直投向了四川镖局,难得的是巴山义恰好也在局中,听说广源的镖被劫,而且是龙在田下的手,当时就火了:“这还得了,龙在田已经金盆洗手了,还干这种事,太藐视江湖道义了,我一定 要他还出个公道来。” “巴大哥,龙在田自己知道理屈,所以他才隐而不出,叫他手下人出面。” “谁出面也不行,只要是他隐龙庄的人干的,他龙老儿就别想脱得了关系。弟妹!你放开手干好了,愚兄全力支持你,在一个月之内,把能请到的江湖朋友全请来,也知会一下所有的绿林道朋友…” “谢谢大哥!” “不必谢我,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干镖行的人绝不会同行相嫉,因为我们只有团结一气,才能够站得住脚。” 镖行是世间最团结的一种行业,别的同行都会互相打击,只有镖行业却是互相帮助,互为声援,不管规模大小都是如此,因为他们必须如此,才能与绿林道分庭抗礼,结成一股势力,大家同存下去。 巴山义的四川德局规模很大;人手也多,才两三天,他们已经把武林帖准备妥当散了出去。 那是一件轰动川中的大事,邻近一点的江湖人,老早就赶来问内情了,稍远的人也在接到消息后准备赶来了。 梅玉没什么事,他在街上逛着,他希望能碰到一个官方的人,他也碰上过不少官方的人,但是他没有主动的去联络,他知道郑文龙的人,会主动地向他联络的。 但是他很失望,却一直没有人向他搭讪,好在他不急,这种事本就急不得的。 直到会前的前两天,三山五岳的好汉都差不多会齐在巴陵县城中了,梅玉仍然在街上逛着,终于有人上前跟他打招呼了,那是一个穿便衣的,不过梅玉却认得,这人是跟在郑文龙身边的。 那人并没有直接向他联络,只是走在他身边,而且他旁边还有一个人,那人偏头向着另外一边,好像是在跟他的同伴说话。 但话却是说给梅玉听的:“小侯,一直往前走,街尾有家利盛南货行,进去买四两燕窝,两斤云耳,自会有人招呼你的。” 说完话,那两个人已经越过他前行了。 而且拐入了另一条街,似乎完全不认识他,梅玉觉得很奇怪,郑三宝既是大内密探的总头儿,郑文龙是经他叔叔直接派出的代表,也该是最具权威的人了,为什么还要那么神秘呢? 不过梅玉还是遵照那人的话,信步向前走去,来到街尾,果然看见了那家南货行,门面很大,货色也很齐全,光顾的人很多。 他来到柜台上,有个伙计很客气地招呼他:“客官,你老人家要买些什么?” 四川人做生意很和气,梅玉的年纪不大,老人家只是一个尊称,梅玉淡淡地道:“四两燕窝,两斤云耳。” “哦!你老人家要哪一种燕窝?” 梅玉出身公侯之家,倒还没有被这个问题难倒。 他依然平淡地道:“当然是白燕,最好的那一种,云耳也一样,要银耳,你可别拿次货来敷衍。” “是!是!不过客官,这两种东西都很贵?” “我知道,别管价钱,只问你们有没有这种货?” “有!有!小号是本城最大的店了,若是小号也没货,别处就绝不会有了,你老人家请到后厅来,那些货很名贵,小号都放在后面,请到后厅去看货。” 他恭恭敬敬地把梅玉请到后厅,先让梅玉坐下,才又告诉说要去请掌柜的出来接待,然后离开了。 没等多久,才看见郑文龙伴着一个白白净净的中年人踱了进来。 郑文龙首先抱拳道:“对不起,果然是小侯,劳你久等了.在下介绍一下,这位是镇南王府记室萧子期萧先生,是王爷最信任的人。” 萧子期也拱手道:“小侯到镇南关,就是学生接待的,小侯想必记得。” 梅玉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