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十六章李宗仁和张自忠 (第3/3页)
人,2战区养活不起。 武昌,国民党统帅部最高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闻报脖子上青筋直跳,可眼下国军精锐新败于京、沪,正值用人之际,川军这么大股力量不用确实不妥。 思前想后,蒋介石吩咐侍从室主任林蔚说道: “第2战区不肯要,把他们调到1战区去,问问程长官看要不要。”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谁知一听是川军,程潜就像是遇到洪水猛兽一般,不待林蔚说完,就在电话里一口回绝道: “不要,不要。连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还往我这儿推。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蒋介石因为南京沦陷,这几天正没好气,听林蔚这么一说,不禁勃然大怒。 坐在一旁的白崇禧这时倒是多长个心眼,想起了自家桂系兄弟李宗仁,便向蒋介石进言道:“我打个电话给李长官,问问5战区要不要。” 就这样,开入北方的川军来到了第5战区…。 邓锡侯、庞炳勋、玉铭章等川军高级将领事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李宗仁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内心深处,他们也绝不愿就这么落魄地回去,那岂不是丢尽四川人的脸面。李宗仁正急需要兵,更何况他历来坚信,世间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只要长官遇事公正,体贴部下,将士是会用命杀敌的…。。 。因此,李宗仁对川军这个远离故土的孤儿非常尽心,一再向军委会请求,为川军补充枪械弹药,战时暂缓撤并川军编制。这更使出川以来一直饱受歧视的川军将领感激涕零,李宗仁终于从川军将领那里得到了一个统帅最为期待的一句话: “川军保证听从长官指挥,奋勇杀敌,以报答知遇之恩” 与川军一样,日后撑起战局并享誉整个抗日战场的西北军张自忠部,也为李宗仁的真诚和公正所感动。 1937年下半年,张自忠自北平潜逃回南京后,被国人斥为汉jianian,戴罪赋闲在家。他本人虽有意再领军出山抗日,但那时节哪敢开这个口。刚刚抵达南京的李宗仁听说此事后,便四下遍访西北军旧人,想弄明此事。 张自忠的一个老同事黄建平关键时刻帮了忙,他为张自忠辩护说道:“自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指挥作战,尤不愧为西北军中一员勇将,这种人决不会当汉jianian” 李宗仁身为行伍,最知军人秉性,联想到1933年的长城抗战,再听到这些报告,内心里颇为张自忠惋惜。 一天,李宗仁特地令黄建平去请张自忠前来一叙,哪曾想,张自忠为人老实,竟不敢来,只回话说道:“戴罪之人,有何面目见李长官。” 后经李宗仁诚恳邀请,他才来见李宗仁。 李宗仁心中有数,对头都不敢抬的张自忠将军说:“荩忱兄,我知道你是受委屈了。但是我想中央是明白的,你自己也明白的。我们更是谅解你。现在舆论责备你,我希望你原谅他们。群众是没有理智的,他们不知底蕴才骂你,你应该原谅他们动机是纯洁的…” 张自忠沉默地坐着,叹口气说:“个人冒险来京,带罪投案,等候中央治罪” 李宗仁丝毫没有犹豫地说道:“我希望你不要灰心,将来将功折罪。我预备向委员长进言,让你回去,继续带你的部队” 张自忠闻言,惊讶地抬起了头。这时,李宗仁竟发现他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张自忠发誓似地说道: “如蒙李长官缓颊,中央能恕我罪过,让我戴罪图功,我当以我的生命报答国家” 张自忠陈述时,那种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忠贞之忱,溢于言表,深深地打动了李宗仁…。 日后,李宗仁先对军政部长何应钦谈及此事,何应钦似有意成全。李宗仁进一步去见蒋介石,为张自忠剖白。李宗仁对蒋委员长说道:“张自忠是一员忠诚的战将,决不是想当汉jianian的人。现在他的部队尚全师在豫,中央应该让他回去带他的部队。听说有人想接收瓜分,结果受激成变,真去当汉jianian,那就糟了。与其那样,倒不如放他回去,戴罪图功…。。 ”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道:“好罢,让他回去” 说毕,立即拿起笔来,批了一个条子,要张自忠即刻回至其本军中,并编入第1战区战斗序列。 他人落难时,与张自忠素无交情的李宗仁却拉了他一把,此举,自然令张自忠感激涕零。离京返任前,张自忠特来向李宗仁辞行,情真意切地说:要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索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之恩。 言出至诚,此言激动而凄婉,令李宗仁大为感动 手打更新首发站!想找请百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