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尴尬的蓟原政府 (第3/4页)
问。手机看小说访问.. “是的。产品已经下线了。”厂长连忙做了个“请”的姿势“请进屋吧,我把汇报材料写好了。” “不听了,没有时间了。”孙区长摆了摆手“看看你的新产品吧。” 这时,几个工人推了装满砖头的小车,快步走了过来。 “看,这就是新下线的砖。”厂长顺手拿来一块,在孙区长面前展示了一下。 露天仓库。 一行行摆放整齐的砖垛里,走来了庾明、厂长和孙区长。 庾明从砖垛上顺手抽出两块红砖,相互击打了一下。 两块红砖毫无裂痕,显得坚固无比。 孙区长看到这儿,笑了。 “庾总,你放心,我们的质量,肯定是第一流。” “喂,最近销路怎么样?”孙区长问厂长。 “好哇!简直是供不应求…”厂长高兴地告诉他“过去,只是建筑企业采购。现在,连建筑材料公司也盯上我们了。” “看来,你们这个行业,今年赶上好运气了。”孙区长看了看长长的砖垛,赞叹起来。 “实际上,这种好运气,都是政府给的呀!”厂长直率地打开了话匣子“政府大规模搞‘棚改’,直接拉动了市场需求。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儿啊…”“嗯,你呀。头脑还算清醒。”孙区长欣赏地称赞起了厂长“还有呢…” “还有…最近,国家出台了新政策:限制使用实心红砖。这样,就把我们新产品的价码抬高了。” “嗯,说得好…”孙区长点点头,又亲切地拍了拍厂长的肩膀“砖厂的厂长要是都这样想,那就好了。” “哦…”厂长听了比孙区长的话,马上察觉出了什么“区长,你和庾总今天大驾光临,不仅仅是考察我的新产品吧?” “厂长,最近,墙体材料刮起了一股子涨价风,你知道吧?”庾明提醒他。 “知道知道…”厂长点了点头“不瞒你们说,我还跟着涨了呢。” “你们因为研制新产品,增加了投入,适当提点儿价也是应该的。”庾明停住了脚步,给厂长讲起了道理“可是,趁‘棚改’的机会,哄抬物价,就不对了。” “是啊。”孙区长接过庾明的话说:“砖的价钱,最早是1毛2。你们涨到1毛5,也就差不多了。现在,我听说你们还要涨,要涨到2毛5一块。这不是疯了吗?” “那是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人为造成的。”厂长辩解说:“我这儿,只涨了2分钱呀。” 厂长办公室里,庾明、孙区长、三个人坐了下来。 “这次来,情况基本弄清了。”庾明说:“这次涨价,主要原因是中间环节加价,生产厂家并没有得多少实惠。相反,一些厂长对此还很反感。对于这种情况,政府有责任进行宏观调控。” “嗯,应该这样。”孙区长一听,点点头“干脆,区政府下发个文件,墙体材料一律直销,不准居间营利;另外,红砖必须维持原价,恢复到1毛5分一块。” “那不行。”庾明马上反对了“该涨的,得允许人家合理提价。我们要限制的,是哄抬物价的行为。” “厂长,说说你的意见吧!”孙区长提示厂长。 “好。”厂长点燃了一支烟,慢条斯理地说道:“实际上,对于建筑材料,物价早就放开了。你们物价局发文件:也只能提倡以质定价;并规定出相应的涨价幅度。不能限制到某具体价位。我觉得,应该由区‘棚改’指挥部牵头,召开一次墙体材料供需洽谈会。会上,按政府文件要求,现场签订供货合同。这样,乱涨价的势头就可以刹住了。” “嗯,这办法好,我同意。”庾明当即表示了赞同,接着却又担心地说道:“单纯用这种行政手段,似乎有点儿强迫味道,不符合市场暴求规律。” “对那些jianian商,该出手时就出手。”孙区长狠狠地插了一句话。 “喂,厂长,我倒是想,你能不能带头做一件事情?”庾明和言悦色地拿出了一副商量的口气。 “庾总,你过去是我们的市长,我们很尊重你。现在,你牵头抓棚改,我们依然尊重你。有什么事儿,你尽管发话,我们这些厂长,都会听你的。” “谢谢大家的信任。可是,经营企业不是行政管理。我们要讲求利润啊。”庾明看着厂长的神色,试探地建议道:“我想,能不能这样?你找几家先进企业,联合发起个一个倡议。提倡顾全‘棚改’大局,不涨价或者少涨价。这样,就有利于棚改正常进行了。” “庾总,你放心,我马上去做。” “呵呵,这就更好了。”孙区长听到这儿,脸上马上乐开了花。 台球室里,处长大姐一边与黑牛打台球,一边瞅着电视机。 电视的新闻节目里,出现了庾明、孙区长与华光红砖厂厂长握手的镜头。 “哟,这个庾明…怎么去红砖厂了?”处长大姐看到电视上的画面,拄起了手里的球杆,心里颇多猜疑。 主播继续报道着:…为了保证棚户区改造工程按期顺利竣工,保证棚改居民能够早日搬进新居,为棚户区改造做贡献。今天,蓟原市8家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联合向全市同行发出如下倡议:一、降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