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统计局长的重婚危局 (第3/5页)
患病之后,我们就开始分床睡了,我不愿意回家见妻子,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勤奋工作。尽管我心理上想过要与妻子分手,但是,现实却不允许我这样,直到遇到你后,我才怦然心动!” 说着,邱晓华抓住姜映吟的手说:“我知道一个正在婚姻中的男人向你表达爱意是不道德的,但是,请你相信我,等我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我一定跟她离婚,因为你才是我少年时期梦中那个最美的新娘。这次到上海出差,我就是专程为你而来。” 听到邱晓华突如其来的表白,姜映吟兴奋之余略为有些吃惊。她没想到这个在他眼里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秀男人会向她伸出玫瑰花枝,更想不到邱晓华信誓旦旦地要与结发妻子离婚而追求新的爱情。在姜映吟眼里,邱晓华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仕途上,都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双料明星”用不了几年邱晓华就会成为独当一面的部级干部,能够嫁给这样一个前途光明又重情重义的人,正是姜映吟的梦想。而邱晓华的一番表白也感动了姜映吟,她坐在邱晓华对面禁不住热泪盈盈,轻轻点了一下头说:“我愿意!” 锦衣夜行,怀孕母亲不敢说出孩子的父亲 随着邱晓华第二个感情春天的到来,他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2003年7月,邱晓华被任命为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这意味着邱晓华离局长的位置越来越近。 随着邱晓华的步步高升,姜映吟心中要嫁给邱晓华的欲望更强烈了。尽管有言在先,等邱晓华跟妻子离婚之后他们再结婚,姜映吟也说过永远不向邱晓华提出非分的要求,但是看到自己依靠的男人有了更高的职位,姜映吟的心里也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到首都北京生活,成为京城高官的夫人,这毕竟是很多人的梦想啊!现在这个梦离自己越来越近,姜映吟岂能不怦然心动?更重要的是,与邱晓华在一起之后,虽然无名无分,但姜映吟再也离不开魅力无限的邱晓华了。 自从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后,他们几乎一天一个电话互相倾诉相思之苦。姜映吟恳求邱晓华尽快与妻子分手,但邱晓华说离婚毕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考虑再三,邱晓华只好劝姜映吟暂且忍耐。但姜映吟等不及了,她信誓旦旦地表示:那怕是她辞职不要工作,也要和邱晓华朝夕厮守。 2004年9月,姜映吟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邱晓华和姜映吟租了一套房子,又在北京过起了同居生活。 2004年11月,姜映吟怀孕了。发现姜映吟在卫生间里不停呕吐时,邱晓华才知道姜映吟是怀上了孩子。 “胡闹,这怎么行!”邱晓华严肃地说“赶紧把孩子打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我会受到处分的。” 姜映吟眼泪汪汪地说:“我就是想给你生个孩子,那样我才是真正的得到了你,也不枉我们刻骨铭心地爱过一回。” 看着泪眼迷蒙的姜映吟,邱晓华的心禁不住颤动,觉得有一股暖流直入心田,他俯下身去,一下子就把姜映吟拥在了怀中。 因为邱晓华无法向正在病中的结发妻子聂春榕开口谈离婚的事情,邱晓华和姜映吟只好两地飞来飞去。在这个期间,邱晓华借口工作忙碌,每天坚持晚上10点回家成为规律,妻子也从未怀疑过丈夫。但是,姜映吟以前每次来北京都以出差的身份,现在怀孕了,就必须找个合情合理的借口留在北京。 通过多方努力,姜映吟荣幸地入选“第七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班”这个奖学金班是由《财经》杂志负责人胡舒立和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发起的,每年从全国新闻界中遴选10名优秀财经记者,以全脱产的方式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财经新闻深度报道的培训,对每位学员资助2万元学费、路费和在京食宿费。这样,姜映吟就有了长期住在北京的理由。 2005年3月1日,姜映吟在邱晓华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大学研修班学习,邱晓华把姜映吟送到学校后就匆匆离开了。当同宿舍的一位女友询问时,姜映吟只是含含糊糊地说:“刚才来送我的是我的丈夫,我们去年结的婚,他是福建人,比我大9岁。”说完这些就再也不说了。 姜映吟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由于怀有身孕,邱晓华经常下班后到北京大学陪伴姜映吟一起吃饭散步,也多次遇到同宿舍的那位女友,邱晓华温文尔雅给姜映吟的女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同宿舍的女友上网查询统计方面的数据时,在国家统计局的网页上突然看到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的照片和简历,她一眼就认出邱晓华就是陪姜映吟散步的男子。她指着网上的照片询问姜映吟时,姜映吟没有作出肯定的答复,只说了一句“你说是就是吧”就赶紧转移了话题。 后来,那位热心的女友从网上看到一篇介绍邱晓华的文章,其中提到邱晓华的妻子名叫聂春榕,与邱晓华青梅竹马,感情很好,还有一个女儿。她感到十分惊讶,就给姜映吟发短信询问。姜映吟只好回复说,邱晓华已经离异,现在自己保持低调的目的一是保护自己,二是给邱晓华的前妻聂春榕留面子,不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内情。看了这条短信,姜映吟的女友以为聂春榕是邱晓华的前妻,姜映吟是邱晓华现在的妻子。 此时,那位女友当然不知道姜映吟的心里有多少不同的味道胶着在一起,那是几乎饱和了酸甜苦辣各种味道的。这种感受还体现在姜映吟的文章中,她在《在北大漫天飞扬的思绪》一文中借景抒情地写道:“春天来了。北大飘舞着漫天的飞絮,从上海来的我十分不习惯它们的肆意飞扬。但我不躲着,纵然它们不请自来,让我流泪,侵犯我鼻孔,钻进我衣服。我宽容,因为我像它们一样潇洒…” 举债买房,像鼹鼠那样四处躲藏的日子 很快到了2005年5月,北京大学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此时,姜映吟的大腹便便的身形再也掩饰不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