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副省级高官血腥灭情妇 (第4/4页)
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陈志犯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宣判时,在听到死刑判决后,段义和脸色霎时变白,在法庭上大声说“我不服” 据法官介绍,段义和不服死刑判决的原因有二:一是他自称没有让其侄女婿陈志将其情妇柳海平杀死,而只是让他“教训一下”陈志之所以将柳海平杀死,是为了“讨好我”;二是段义和自称有自首和立功表现,而法院没有给予认定。 段义和说的“自首”是他被纪委“双规”后两小时,就坦白交代了雇凶杀人的全部事实。而立功,是指段义和在“双规”阶段,交代了行贿、受贿问题。 一审宣判后,段义和、陈志、陈常兵均不服,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8月23日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作出刑事裁定,驳回段义和、陈志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复核认为,一审判决、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遂依法核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以爆炸罪,判处段义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爆炸罪判处陈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 2007年9月5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济南爆炸案主犯段义和、陈志在山东济南被执行死刑。 触目惊心,济南爆炸案暴露出的高官情妇问题段义和收入有限,却能长年包养情妇,为情妇谋取私利。段义和为柳海平买房买车,他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呢? 很简单,有人送。 例如,当了多年乡镇党委书记的李平,十分想“进步”就多次找老段沟通,每次沟通不是现金,就是购物卡,或者是轿车,送了大约70万元后,李平顺利地由济南市姚家镇党委书记晋升为济南市历下区区委副书记。钱送出去了,还得捞回来,这是买官卖官的“一般规律”2006年这位历下区区委副书记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 生活作风不是小节。段义和把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和私欲的工具,并把这种权力看得高于一切,侥幸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最终酿成这样一起恶劣案件…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绝不是个人问题,会导致干部违法乱纪,影响党的形象,生活作风腐化必然导致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柳海平经济富裕,其个人名下有三处房产,办案人员在其家中的保险柜内发现了大量现金和存款、首饰等。 监督制约领导干部权力,是防止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段义和曾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分管过政法、组织工作,他把这种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职务变动后,他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十几年间,在他的帮助下,柳海平从一个打工妹变成了国家公务员,并在多个政府部门调换工作岗位,当上正科级干部。此外,段义和还为柳海平的两个meimei分别安排了工作。 从犯罪到判死刑,段义和一个月走完全程。该案的处理速度,开创了中国司法史的先河。自2007年7月9日下午爆炸案发生,至8月9日一审宣判,历时一个月。其中,警方刑事侦查总计11天;检方审查起诉5天;法院从接到起诉书立案、开庭审理至作出一审宣判15天。 段义和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看看他生前潇洒的领导照,看看他每一篇掷地有声义正言辞的讲稿,看看他曾经在电视上正义凛然的镜头,真让人感叹造化弄人,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会以这样的结局离开这个世界。 他或许会想,如果不是走当官这条路,现在的他正在山东齐河县的一个村庄里悠闲地活着,抱抱孙子,到田里去除除草。可是,如果不是走当官这条路,当年怎么会有一个18岁的漂亮姑娘投入到48岁的半大老头子怀里。正是这么一个招待所服务员,最终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如果不是走当官这条路,怎么会把人丢得这么大,全国的爆炸案绝非仅老段一家,但能像老段这样引起举世瞩目的真不多。 老段会感到遗憾,但也许不会感到后悔。试想,老段如果不当官,一直在家当农民,他即使60多岁了,也得照样下地除草。泡小蜜、养二奶、老牛吃嫩草的事想也不用想,恐怕连小轿车也没坐过一回。所以,推测老段下地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高喊:“阎王爷,俺下辈子还要当官!” 据统计,自十六大以来,中央累计查处严重腐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16位,其中九成有包养情妇的情节,而这些巨贪的落马大多与色、赌、钱三大基本方式有关。贪官包养情妇,原本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但落马贪官包养情妇的比例如此之高,还是让人有些吃惊。 权力、金钱与色欲共舞巅峰的现象,让人很容易想到,贪婪与道德堕落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从这些贪官的人生轨迹看,他们大多出身寒微,都是经过漫长的人生奋斗才走上领导岗位的,但是,当他们手中握有权力之后,便成了很多人追猎的对象,他们对财富的贪欲被极大地开掘出来,他们的自我要求开始放松,其人生目标也离党的要求越来越远。他们对权力的滥用、对金钱的攫取和对女性的玩弄,只是相同的私欲放纵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已。虽然的确有少数贪官是“为色而贪”但这并不意味着色欲真的就是贪官的腐败动机。与其说贪官是因为色欲而走向了腐败堕落,不如说,他们包养情妇不过是腐败的“次生现象”是他们的人生在失去崇高目标之后的彻底失守。 也只有这样看待贪官包养情妇的现象,人们才不会产生错觉,才不会把腐败多发与“红颜祸水”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去寻找腐败的更深层动机,从而找到遏制贪腐的办法。 在反腐倡廉这个问题上,完善法律制度固然非常重要,但更迫切的任务恐怕还是要建立起一种更为开放和透明的监督机制,更艰巨的目标则是要重建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只有官员在私生活方面也做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才不会视法律如儿戏,大搞权钱交易的勾当。只有他们对悠悠众口有所敬畏,才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