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回隐姓埋名易容颜 (第3/14页)
做的事情,师兄弟情笃可知,他的行动,自然也叫人钦佩。 袁中笙再侧目听去,只听得那两个人同声叹了一口气,道:“可是天灵上人的伤势,实在太重,连柏神医也为之束手无策!” 袁中笙一听到此处,也不禁停下箸来,长叹了一声。 这几天来,聚在昆明城中的武林人物,谁不在长嗟短叹?所以袁中笙突然长叹,也没有人来注息他。 另一桌上,也有人在叹气,接口说道:“天灵上人火毒攻心,除非有一个身怀纯阴至柔绝顶武功的人,以本身阴柔之气,护住了天灵上人的心脉,历十二个时辰,天灵上人再能接受柏神医的治疗!” 那两个人道:“天下内功至阴至柔的人,倒不是没有,离得最近的,使是寿菊香。” 那两个人的话才一出口,饭店之内便响起了一阵责叱之声,那两人自知失言,低头不语。 另有人道:“据柏神医说,天灵上人捱不过今夜子时了,天灵上人一死,怪侠车轩自然去和寿菊香拼命,可怜峨嵋两大高手,平日行侠仗义,何等使人钦佩,结果却落得这样下场,实是苍天无眼了!” 袁中笙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霍”地站了起来,道:“各位,谁知道柏神医的住处?” 那几个人定睛向他看来,有人道:“朋友,你可是想去求医么?柏神医大破往例,这两天来,目不交睫,为武林同道治伤,我看你伤得不是太重,还是别去麻烦他了吧。” 袁中笙道:“我不是去求医的。” 那人面色一沉,道:“然则阁下莫非是想去找怕神医的麻烦,那不如先找在下。” 袁中笙忙道:“不是,不是。适才听得各位讲起,天灵上人之伤,需要一个内力阴柔之人,运本身功力,护住他的要害。在下刚好学过两天那样的功夫…” 他话未讲完,已有人冷冷地道:“柏神医曾说,要功力十分高强才行!” 袁中笙叹了一口气,道:“在下不敢言武功高强,但总想尽力而为,救人一命。” 座中有人道:“你由此向东,见有转弯,便转南而行,在一株大树之旁的大宅第,便是柏神医的住所了。” 袁中笙拱拱手道:“多谢。” 他也不等吃完饭,便走出了饭店,照着那人所说走去,不消片刻,便已到了一所极其宏伟的大宅面前。 只见宅第之前,来往行人不绝。袁中笙走到近前,抬头看去,果然好大的气派。 朱漆大门两旁,挂着两副大联,金幌幌的高挂,左边是“阎王叹空殿”右边是“小鬼悲无差。”那自然是说,柏神医医道之好,功能起死回生,令得阎王、小鬼俱皆无事可做。 这口气之大,若不是真有才能,只怕早已被人将之拆下来了。 袁中笙在大门面前,站了片刻,正在寻思如何去见柏神医之际,只听得一声长叹,从大门之中,跨出了两个人来。 走在前而的那一个人身形极矮,但是两条手臂却长得惊人,猴形猴面,老远看去,十足是一头猴子,相貌异特之极。 而跟在他后面的一个,垂头丧气,面容憔悴,却正是峨嵋怪侠车轩。 两人到了大门口,车轩苦笑道:“柏神医,我师兄伤重难治,也不关你事,你何苦来?” 袁中笙一怔,心想,原来那其形如猴的人,就是神医柏永乐! 只听得柏神医道:“我不能救活天灵上人,如何还有脸面挂这副对联?” 他话才说完,陡地一个转身,先左后有的,先向那一副对联,疾发了两掌,掌风呼呼,十分强劲。 袁中笙一见,忙喝道:“柏神医,且慢!” 他也是一面说,一面掠了过去,手腕连抖,在刹那之间,也连发了两掌! 他那两掌掌力,乃是向柏神医的掌力撞去的。 他的掌力,后发先至,在柏神医的掌力,尚未撞中那两副对联时,便已将柏神医的掌力,撞得四下迸散,连柏神医的身子,也不自由主,向后退出了三步,方始拿桩站定! 神医柏永乐不但医道极高,武功也是十分高强,他一被袁中笙的力道涌退,立时便觉出对方的内力,至阴至柔,正是可以救无灵上人之命的人! 他陡地一呆,失声道:“车怪侠,令师兄有救了!” 车轩也是一呆,道:“怎么?” 柏神医向袁中笙一指,道:“这位朋友,内力至阴至柔,功力深厚,若是他肯出手,以他本身真力,渡入天灵上人体内,在一个对时之后,我便能为他施药石了。” 车轩一步跨到了袁中笙的面前,向袁中笙望了一眼。在车轩向他望来之际,袁中笙的心头,不禁为之怦怦乱跳。 车轩望了两眼,叹了一口气,道:“这位朋友,素未谋面” 他话还未讲完,袁中笙已道:“车大侠,你不必多言,我此来,便是为了天灵上人而来,快带我去见他吧。” 车轩一呆,道:“阁下愿意出力?” 袁中笙道:“我已说过,我是为之而来。” 车轩的面色,十分庄肃,道:“阁下在十二时辰之内,不断运本身真力,在十二个时辰之后,必然元气大伤,阁下可知道么?” 袁中笙淡然道:“那是必然之事。” 车轩又道:“在元势大伤之后,一不小心,便易走火入魔,终生残废,要不然,与阁下所练内家真气相反的力道,趁虚而人,阁下难免身亡,阁下可知么?” 袁中笙道:“凡是学武之士,焉能有不知这等事情的?” 车轩道:“阁下是明知有生命之险,仍来救我师兄的?” 袁中笙道:“是。” 车轩呆了半晌,他面上的肌rou,在不断地抖动着,显见得他的心中,激动之极。好一会,他才道:“阁下高姓大名?” 袁中笙摇头道:“些琐小事,何必留名?” 车轩又向袁中笙望了几眼,道:“阁下面上,还戴着面具” 袁中笙一听得车轩讲出这句话来,不禁大吃了一惊,强自镇定心神,才不至于转身逃走。 车轩却自顾自续道:“那自然是不愿以真面目示人的高人了,但是车某人又焉能受思而不知恩人之名,又焉能受恩而欲报无门?” 他一个“门”字,才一出口,陡地手一扬,食指如钩,向袁中笙的手背之上抓来。 袁中笙实是料不到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车轩会向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