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月到中秋分外明 (第5/5页)
他险些乐昏啦。 于是,他继续挖着。 不出一个时辰,他已挤入另一洞中,立见洞中密密麻麻的放着大批的木箱,一股霉味及腥味立即使他皱眉。 不过,当他掀起一个木盖,便乐得忘记霉味及腥 因为,箱中放着满箱的金元宝呀。 他怔住啦。 良久之后,他才放二块金元宝入怀袋。 他匆匆的拎桶掠出窟外。 他不知该如何处理这批横财啦。 他决定去请教小昭君。 他便先入平安药铺出售蛇胆及蛇血。 然后,他到月人楼会见小昭君。 他紧张又小声的道出经过。 他更取出那二块金元宝交给她。 小昭君边瞧边低声道:“别人不知道吧?” “是的。” “暂勿动它们,吾今日仔细瞧瞧,汝明日再来吧?” “好,谢谢昭姐。” 艾土便松了口气的离去。 他便抄近路掠峰返家。 不久,他便又与众人锄土及辟道。 翌日上午,他便携一束醉棠送给小昭君,立见小昭君邀他入房道:“汝听着,汝须详加记妥。” “好。” 她立即取出一幅面具道:“瞧过它否?” “没有。” “它可遮掩汝之面貌。” 说着,她已撑开它及戴上艾土之脸。 她牵艾土到镜前道:“瞧。” 艾土果然瞧见一张陌生之脸孔。 他不由好奇的抚摸它。 她便摘下面具及指点他戴妥。 然后,她低声道:“汝去过榆州否?” “四川之榆州吗?” “是的” “我去过。” “汝去过桂林否?” “去过,那儿之鱼又鲜又甜。” “汝还记得如何去此二处吧?” “记得。” 小昭君点头道:“汝就以布袋扛金到此二处兑换银票,记住,一锭金元宝可兑换三十两白银喔。” “一锭金元宝可兑换三十两白银。” “是的,汝兑金时,必须戴面具,另穿一套体面之衣靴,千万别让他们知道汝是谁以及汝之住处。” “好。” “汝兑金时,须另取一至二个假名。” “好。” “兑金之后,暂勿存那些银票,一年后再存。” “好。” “总之,小心行事,以免引祸。” “好,谢谢昭姐。” “祝汝顺利平安。” “谢谢昭姐。” 不久,他已欣然离去。 他首先下山买妥四个大麻袋及四条麻绳。 他接着买三套绸衣裤以及锦靴。 然后,他去理发店削去了长发。 他一返家,便仔细的想着小昭君之指示。 他规划妥路线,便宽心烤rou而食。 当天晚上,他一见没下雨,便拎二袋及二绳离去。 他一入洞,便把金元宝装二袋中。 他用绳绑妥二袋,便拎袋返家。 他便把金元宝倒在床上擦拭着。 深夜时分,他点妥它们便装入二袋及予以捆妥。 天未亮,他已换上锦衣靴及戴妥面具。 他拎起二袋便直接掠向西北方。 他艺高胆大的凌峰越岭而去。 天亮不久,他已遥见城门上之榆州二字。 他大喜的大步行去。 他入城一探听,便直接进入榆州银庄。 店中只有二名店员,他便陪笑道出来意。 一名店员便吩咐他取金。 不久,他已各交给他们一锭金元宝。 二人乍见到金元宝,立即变色。 艾土心虚的为之紧张。 那三人又望过金元宝底下之刻字,不由又变色。 立见右侧之人匆匆入内。 不久,他陪笑前来道:“掌柜有请。” 艾土便心虚的拎袋跟入。 不久,他已在厅中看见一名中年人,立见中年人陪笑道:“在下姓李,忝掌本银庄,敢问大爷尊姓大名? “在下朱全。” “朱爷欲兑金?” “是的,方便吗?” “方便。” 李掌柜取出一锭金元宝道:“它乃上朝之物,颇有纪念价值哩。” “在下急需用钱矣。” 掌柜取出一册,便翻开一页道:“一锭换四十五两,如何?” 艾土不由瞧得暗喜。 他立即点头道:“全部此价,吾有六十锭。”“不错。” “好。” 于是,掌柜召入二名店员清点着。 不出半个时辰,艾土已取走了一张二万七千两银票及二袋。 他欣喜的直接离去。 掌柜比他更乐,因为,册上只是行情,市价更高呀。 艾土一出城,便沿山疾掠着。 他一返家,便换回布衣裤及卸下面具。 当天晚上,他便又入洞拎出了三大袋金元宝。 他仍先返家拭去金元宝上之污迹。 然后,他换上了锦衣靴及戴妥了面具。 他一看夜色,便拎二袋出去。 不久,他已沿山区掠向了东南方。 天未亮,他已遥见桂林城门。 他欣喜地在林中等候着。 天亮不久,他便跟着赶集之人群入内。 不出半个时辰,他已进入了桂林银庄。 一回生,二回熟,他从容应对半个多时辰,又已换出了二万四千两银票,于是他欣喜的直接赶返家中。 他顺利的辟妥二条财源啦。 经此一来,他只要在夜间预估翌日会放晴,他便入洞挖金及轮流赴榆州以及桂林换金元宝。 二位掌柜因为有利可图,纷纷全力进行此事。 除此之外,艾土仍准时的售蛇血及蛇胆入二家药铺。 他为增加蛇源,亦已找妥另一蛇窟。 此外,只要放晴,他皆到场锄土及辟路。 他忙得不亦乐乎。 他财源滚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