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官阶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4页)

们两个秘书。

    当时,余乐萌感到前程受阻,就经常发牢sao、讲怪话、发酒疯,一直发展到编排出县委办“三大怪”说什么“干事能把秘书带,漂亮姑娘解腰带,分机室里谈恋爱”彻底得罪了史主任和丁主任。领导们以整风的名义,狠狠地搞了余乐萌一下子。要不是余乐萌光棍不吃眼前亏,赶紧找项明春他们几个帮助批判自己,用“苦rou计”保护了自己,结局一定很惨。领导们派他下去当了一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后,回到县委办赋闲了几个月,下跳棋下出心得,托省城的表哥通过当时的市委书记和县委宋书记,安排到黄公庙乡当乡长,才又一步步熬上来,回到县委办公室,当上了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试想,在一个落魄的伤心之地,竟然当上了手握重权的一号人物,比原来在他之上的人进步快,怎能不叫人生出“雪前耻,酬后志”的感慨!

    在县级,县委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小,办公室主任不过是一把手的副官,干的是侍候人的角色,同时,还要领导下属一大群人,婆婆mama地管理机关内部的“吃喝拉撒”说大,是因为进了常委,在全县的大政方针制定方面,比一般的副处级更能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在任免干部方面,同为副处级,却比副县长们强,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所以“四大家”领导排名次时,当然处于前列。余主任一上台,开始时是全县的第七号人物,排在县委书记、县长、两个副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之后,后来,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换了新人,按照论资排辈的原则,余乐萌一度升到了第五位。

    曾经发生过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在县纪委书记升格成副书记的档次时,办公室起草文件,自然要把纪委书记升几格,放在县委办公室主任前边。文稿经余乐萌审阅时,余乐萌思考了一下,把自己的名字圈起来,用一个箭头引领,又插在了纪委书记前边。文件印发出来后,纪委书记很不愉快,悄悄地拿上文件,找县委书记发牢sao。吴书记无奈地安慰纪委书记说,这办公室的人这么不懂规矩,开什么玩笑!真是县官不如现管。不要急,以后我让他们纠正过来。

    在余乐萌找吴书记汇报工作后,吴书记仿佛不经意地说:“乐萌啊,这次县委办起草的文件好像有点不对头嘛。”

    余乐萌佯装不解:“吴书记,有什么不对头,请您指示。”

    吴书记把纪委书记画上红线的那份县委文件交给余乐萌看,余乐萌脸腾地红了,气急败坏地说:“这个曾丽是怎么搞的,连一般的常识都不懂,犯这么严重的政治错误!唉,我一次不把关,就出事儿!”于是,把板子打在了曾丽瘦瘦的屁股上。吴书记心知肚明,也没有点破,这事情就掩盖了过去。所以,你要是查一查丰阳县委的所有文件,这是余乐萌最后一次排在最高领导层的第五位,以后一直排在第六位。

    尽管位置高,可也有人不懂规矩。有一次,即将退下来的常务副县长,召开了一次城建方面的联席会议,余乐萌和政府办公室秦鸣鸥主任都参加了。会议开到最后,常务副县长作总结性讲话,说这些任务是书记、县长亲自部署的,我和余主任、秦主任主抓,余主任和秦主任是我的“哼哈”二将,你们完不成任务,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听到这话,秦主任觉得脸上挺有光彩,余乐萌却心里很不痛快,脸上寒寒的,肚子里骂着,真是扯淡!你一个常务副县长,不过是“末哈喇子”常委,有什么资格说我是你的“哼哈”二将!但考虑到常务副县长年纪大了,再说在会议上没有必要纠正这种口误,就忍住没有发作。事后,这次会议的内容,余乐萌当然当成耳旁风,再也没有过问过。有人拿来这项工作的报告文稿,余乐萌重重地批示:“此件转×副县长酌处”特别点明了常务副县长的“副”字。

    可就是这个余乐萌,经常为了名次排列而小肚鸡肠,把领导与领导的层次看得极重,却在一次酒后,犯了一个冒犯上级的低级错误。

    (注:查志强、曾丽、秦鸣鸥主任等均为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侧身官场》中的人物)三自古以来,官大一级压死人。“公鸡压母鸡”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同级盖同级。你要是在行政圈里混得久了,就一定深有体会。当然,在部队里,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上级军官对下级军官“日亲骂娘”的镜头,司空见惯。你要是看到一些对大人物的回忆文章里,说“某某领导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云云,忽然产生感动的话,说你错了有点过分,说你不懂才是准确的。一个将军管不了一个士兵,才会对士兵拍肩赞许,让小人物幸福备至。真正挨在相近级别里的领导们,小官在大官面前受训、挨骂,是很正常的。上压下现象,正是各级官员急于往上爬的原因之一,可以纳入“官场动力机制”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其实,也不一定职级相邻的上下级之间出现奴仆相欺,特殊情况下,相差数级大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偶尔也会发生龃龉。

    县委大院里曾经传出一则趣闻,说的是在春节期间,机关放假了,领导们也稍事休息,一般没有什么大事,值夜班的同志就有些懒散。

    这一天,下了大雪,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温度也不高。我们长江以北,黄河以南,除了宾馆,县级以下机关,是从来没有大型的取暖设施的。县委办公室值夜班的小陈,把电热器开着,让那两只红红的红外线管子,直通通地映在值班员的床上,也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小陈就脱衣躺下,全身放在被窝里,边看电视,边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