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第4/4页)
所有的寒暄,不过是齐书记问了问叶兆楠眼下的工作情况,顺便问了问小李现在怎么样,叶兆楠没有敢把两个人已经结婚的消息向齐书记汇报,他怕妇联干部敏感,批评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强,只是说,李静娴现在工作很好,也很想念齐书记这个老领导。齐书记说:“不错,不错,这小姑娘是蛮聪明的。” 说完,齐书记禁不住打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哈欠,叶兆楠知道齐书记很疲劳,赶紧单刀直入地向齐书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在私下里,没有一个领导批评部下跑官要官的,齐书记就这样说:“小叶呀,你跟我鞍前马后好几年,我怎么能会不关心你的成长进步呢?你放心,市里有关人的工作,我会替你做的。但是,自身的工作表现最重要,上下级的关系要处理好。特别是曹明祥同志,他是你们的班长,对你的事业发展是有重大影响力的,你同样不能忽视。我的话,你明白吗?” 叶兆楠感激地说:“明白,明白,首长的教导我一定要铭记心里。” 齐书记离去之后,叶兆楠真正明白的是,齐书记能否在唐都市委替自己做工作,是没法考证的,有这种说法和心意就足够了。但齐书记话语不多的提醒,与叶兆楠的分析不谋而合。 叶兆楠从省城回来后,一直盘算着如何向曹明祥书记靠拢,怎样才能在曹明祥的心目中,占上比其他副县长更重要的位置,争取曹书记的支持。 向曹明祥书记靠拢,并不比见齐书记容易,甚至更加困难。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给曹明祥送礼是没有必要的,那样太露骨,只能引起曹明祥警惕,认为自己别有用心。想投曹明祥所好,也看不出曹明祥有哪些嗜好。在“四大家”领导会议上,公然阿谀奉承曹书记英明伟大,光荣正确,太失人格。况且“四大家”领导们,没有一个不表现出非常尊重曹书记的,而且发言时分寸感很强,谄媚中不失体面,让叶兆楠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在公开场合下取得曹明祥的信任。 叶兆楠想,只有同曹明祥单独相处,才能逐步走进曹明祥的内心世界。可是,最大的困难和障碍就体现在这一点上。一个副县长,有自己的顶头上司,经常越过县长,单独地直接跟书记接触,是最明显的忌讳。叶兆楠就因为这个想法,办了两次尴尬事儿。 一次是在一天的上午,叶兆楠在丰阳宾馆接待了几个省里来的客人。让政府办的办事人员把他们安顿下来后,叶兆楠同客人说了一些不疼不痒的话,让人家稍事休息,自己打算回机关去。出了宾馆大厅,看见外边除了省里客人的车辆、自己的坐骑和曹明祥的广州本田外,没有其他车辆。曹明祥的司机在那辆广本车前,精心地用拖把擦车。叶兆楠知道此时的曹明祥,没有外事接待的迹象,肯定一个人在三楼那个大套间里休息。忽然动念,趁这个机会,去和曹明祥拍拍话。 叶兆楠兴冲冲地上了三楼,找到那个大套间,敲了敲门,曹明祥的大嗓门从里边飞出来:“谁,进来!” 叶兆楠打开门走进去,一下子呆住了。原来曹明祥坐在面朝外的大沙发上,正和坐在斜对面沙发上的郗应松密谈。曹明祥问:“兆楠,你找郗县长有事儿?”郗应松也瞪着眼瞧他,眼睛里好像也在问类似的问题。 叶兆楠顿时手足无措,局促地说:“没事儿,没事儿,你们谈,你们谈。”赶紧退了出来。这本来真的是没事儿,可心里有鬼时,就有了事儿。叶兆楠出来后,恨恨地骂自己无能,亏自己在市委跟随领导了那么久,竟然连一点随机应变的能力都没有!自己毕竟是一个副县长,如果自然地、光明正大地坐下来,瞎扯几句,反而不会让郗应松有什么看法。这样一来,弄巧成拙,偷鸡不成白白地丢了一把米,肯定会让郗应松觉得自己经常鬼鬼祟祟地同曹明祥来往了。 再一次是一天晚上,县里没有大活动,但到了晚上,曹书记的接待任务仍然很重。叶兆楠给曹明祥打了个电话,问曹书记晚上忙不忙?曹书记说,兆楠啊,我忙不忙有什么关系呢?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来见我嘛。叶兆楠见曹书记这么亲切,不禁心摇神荡地说,我想过去,和你坐坐。曹书记爽朗地说,你就来吧。 叶兆楠把一个建筑商送给他的两桶所谓的“贡茶”提上,徒步从政府大院走到县委的那个四方大院,穿过阴森的古柏林,踩着铺满鹅卵石的甬道,来到位于大院西北角的曹明祥的办公室,见曹明祥屋里的灯光通明,就推开门进去。没有想到,又是郗应松和曹明祥在一起。 这一次,叶兆楠从容多了,把茶叶放在曹明祥的办公桌上,说这是齐书记让我给你捎的上好茶叶,味道很不错的。郗应松也说,是啊,齐书记到底是个女领导,心思很细,也让人给我捎了一桶,味道的确不错。叶兆楠心里沉了一下,想到自己顺口说出来的瞎话,竟然让郗应松这样给戳穿了,很不是滋味。跟着话头说,郗县长说得不错,别看齐书记走了,心中经常想着你们两个的。 曹明祥说:“兆楠,你替我好好谢谢齐书记。再去省城时,一定要顺道看看这个老领导。这样吧,我看今晚没有多少事儿,让通信员把牛部长喊来,我们几个甩几把,输了脸上贴纸条,抠底钻桌子,痛快地玩一玩,放松放松。” 郗应松推说自己有事儿,要提前走。曹明祥又让通信员把组织副书记吴洪勋叫来,凑够四个人,打起了纸牌,兴致勃勃地玩了几个小时。 事后,叶兆楠心情非常懊丧,接触曹明祥并不难,难的是自己竟然这么倒霉,总是在不该遇到郗应松的时候,鬼打墙一般地碰上他。两次的不期而遇,弄不清郗应松该怎样看待自己。于是,情绪放大,觉得自己与曹明祥的交流,就像点点渔火,若明若暗。又像冰天雪地里烤火,面前是热的,背后却是冷飕飕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