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把酒聊唐诗 (第3/5页)
方说起呢?” 司马玉龙道:“当然从我们本身啊。” “我不叫侯良玉。” “我也不叫伍衍。” “且慢,”侯良玉突然正色阻止道:“关于姓名方面,我们暂且到此为止。” “为什么?” “为了一个誓言。” 司马玉龙讶道:“什么,誓言?” “是的。”侯良玉咬唇沉吟了一下道:“良玉曾对自己许过愿,除了本门本派的人,谁能见得了良玉的真面目而又知道了良玉的真姓名,就得永远相处在一起。” “须臾不离?” “是的,须臾不离。” “除了夫妇,多好的朋友也办不到呀!” “所以我不愿意先将真姓名说出来,就是这个缘故。” “真怪。” 侯良玉望着烛花,喃喃地道:“怪?假如你是我,你就不以为怪了。” 司马玉龙仗着酒意,故意打趣道:“你真像个女孩子。” “有时候是的。” “吭?你说什么?” “不信么。”侯良玉微微笑道:“女人可以化装男人,男人就为什么不可以化装成一个女人?” “奇谈。” “少见多怪。” “你试过?” “不止一次。” 侯良玉微微而笑。 司马玉龙经此一说,再朝侯良玉望去,不知道是他心存成见,抑或是他以前忽略了,这时候,他突然发觉,坐在他对面灯下的侯良玉,笑盼之间,竟是那样妩媚动人,娇好如处子,尤其那双眼波,流转之间直似荷叶滚露,荡人心魂。 司马玉龙,心下大骇。 他想,天哪,他要真是个女人怎办? 侯良玉似乎业已看透他的心意,笑道:“你怕我真是个女人是不是?唉,傻小弟,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你我相处,也非一日,这几天来,在未谈到女扮男装,男扮女装之前,你可曾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大丈夫,泰山崩于前面色不改,你老弟,堂堂一位少年英豪,怎的一谈到男女问题就这样局促不安,请问,男女问题又为何不可谈之?” 司马玉龙想想,也是。不禁失笑道:“侯兄,你真古怪,你…你到底…唔,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侯良玉微笑不答,持壶替司马玉龙先斟了一杯。司马玉龙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闻人凤和梅男。两张俏白的面庞,一张如玫瑰带刺,含苞待放;一张如盛开牡丹,雍容华贵。两张面庞,在他脑海中轮流泛现,流转不停。…他,司马玉龙,不禁对闪动的烛焰出了神。 侯良玉微噫一声,伸出小指,在司马玉龙的酒杯中,轻轻一挑,然后屈指一弹。 司马玉龙回头道:“是烛灰么?” “唔,是的,是烛灰,一点点…重换一杯吧。” “没有关系。” “来,干杯。” “干!” 二人照杯,重新斟上。 片刻之后,侯良玉起身笑道:“衍弟,你先坐会儿,良玉去去就来。” “去哪儿?” “我的房间。” “做什么?” “等会儿自然知道。” 侯良玉起身去后,司马玉龙独自一人坐着,闲着无聊,复又自斟自饮地喝了几杯。坐着,坐着,他的神智逐渐恍惚起来。…他感到一阵飘忽,一种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常有的感觉突然追击他的全身,这种感觉,来得很突然,也很自然。…以往,这种情形不是没有过,但以往任何一次都没有这一次来得明显,以往,那只是一种纯洁遐想,想到男女的相亲相爱是一种美好的乐趣,那种情形下,他怕自己想得太多,会人邪道,常于念起之初,便以理性强行克制,可以说,那种念头,仅如昙花一现,随现随逝。而这一次,完全不同了。这一次,异常明显,他需要,需要,需要…同时,他并不觉得这种反常的现象有什么不对…他的血脉开始责张…其他,他没有任何思想。…就在这个时候,左首卧室中,传出一阵轻微的环佩叮当之声。…同时,一个悦耳的声音在向他娇柔地低呼:“弟弟,到这里来。” 这一声柔呼,令人心魂荡漾。 司马玉龙摇摇晃晃地立起身来,踏着飘忽忽的步伐,向发出娇呼的左首卧室走过去。 卧室中,红烛高烧。 烛影里,牙床前,司马玉龙看到的,是一个一身淡红宫装的袅娜背影。…司马玉龙的一颗心,骤然地,猛烈地,狂跳起来。…他恍恍惚惚地想:她…真是个女儿身么?… 但愿她是。 yuhuo在司马玉龙的双睛中燃烧。 心在跳,手在抖,他,颤巍巍地摸着桌沿,走向床边。 “良玉,你,你…我看看。” 他吃吃地咬着舌头说着,一只右手已然搭上宫装背影的右肩,手肘自然而然地向内弯曲,终于,他搂着她了。他搂着的,竟是一成不假的如削香肩。他的心,跳得更为厉害。 “我,我…我看看。”他吐音不明地含混说着。 同时,他将她的娇躯轻轻扳转。 他,司马玉龙的理性完完全全地崩溃了。…现在,映现在他眼帘中的,是一张十成十的女性面貌,修眉如黛,凤眼含春,鼻似琼瑶,秀唇点红,娇、柔、俏、媚,无美不臻。…他开始喘息了。 “姊姊…你,你真的是?” “死人,你没有手么?” “啊啊。” “怎么啦?” “姊姊,我要,…我要。” “唔…不。” 女的如醉如痴,男的喘息得语不成音。 “姊姊。” “啊。” “我要。” “哼。”“姊姊。 “给了你。”女的柔弱无力地喃喃道:“你以后就不会再想我了。” “玉龙不是那种人。” “真的?” “真的。” 一张火热的面孔俯下去,一张火热的面孔迎上来…丁香互递。 好一会之后,女的挣扎着低低地道:“弟弟,让姊姊去熄了灯再…好不好。” 灯,熄了。 就在这个时候,西厢屋脊上,恍若从天而降地飞落两条轻巧的身形。来者是老少两女,少女十五六,亭亭如玉,娇憨可人,妇人看上去仅在四旬左右,青由褂裤,青布包头,面目祥和。 定身后,妇人四下一瞥,皱眉低声怨道:“死丫头,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