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灯 (第2/3页)
,看上去她已经适应了这种热闹的大场面,人在高处,目光偶尔悄悄瞥向群众,一丝熟悉的微笑从她嘴角一掠而过,越发骄矜自傲了。第三天花车游行移师马桥镇,走的是水路,三艘崭新的小火轮专程从县城驶来迎接花车和演员。那天早晨,向阳船队近水楼台先得月,船民们都爬到了舱房顶上,看着花车演员穿过码头,千姿百态地向小火轮上走,男男女女都化了浓妆,穿着英雄人物的戏装,令人顿生敬意。船民们一眼认出那个最瘦小的身影是小铁梅,大家都激动地叫喊慧仙的名字,慧仙!慧仙!她不答应,边走边专心地拴着长辫子上的红头绳,拖轮上的船员也凑热闹,他们动用了电喇叭,慧仙——小铁梅——小铁梅——慧仙——电喇叭里的欢呼惊着了那群演员,也把慧仙吓得跳了起来,她朝船队瞥一眼,跺跺脚,很快一猫腰钻到李玉和和李奶奶的身后去了。 这是属于慧仙的季节。金雀河两岸成千上万的群众都是见证人,见证了一个少女突然绽放的荣耀之花。慧仙成了名人。沿河的人们都在谈论花车上的小铁梅,说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谁能相信呢,那个人见人爱的小铁梅,竟然是靠向阳船队的百家饭喂大的。人们向向阳船队的船民们求证这个消息,绝大多数船民都自豪不已,露出了功臣一般的笑脸,樱桃一家则忌讳这件事情,樱桃母亲告诉岸上的人,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本来是我家樱桃演小铁梅的,怪她太老实,没心眼,这么好的机会,眼睁睁让别人抢去啰! 属于慧仙的季节,也是我忙乱而焦虑的季节。我忙着奔赴花车游行的路线地点,忙于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腿脚很忙,笔头很忙,只有嘴巴保持沉默。尽管没有和任何人讨论过慧仙的未来,但我似乎预见了慧仙将一去不返,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焦虑。 我的日记记得很辛苦,向日葵被风吹走了,我看不见她,看不见她。所谓的记录不得不依靠大量的想象。偏偏我的想象力并不丰富,我只好借鉴露天电影的新闻简报格式,努力地想象慧仙的风采。有一天我灵感飞扬,大胆写下了一个最光荣最壮观的场面:今天,天空晴朗。红日高照,油坊镇码头人山人海。群情振奋。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到了油坊镇的群众中间,亲切地接见了向日葵。慈祥地问她——问她什么,我想象不出来了,也不敢随便往下写,涉及到伟大领袖,怕写不好写成一个反动标语,所以我翻过一页另起一行,写下了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向日葵啊向日葵。你什么时候回到船队呢? 我记住了慧仙离开船队的日子,但我没办法估算她的归期。 2 大约到了腊月,花车游行总算偃旗息鼓了。扮演李玉和和李奶奶的人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回农具厂去修拖拉机,一个回杂货店去卖酱油,慧仙没有回来。关于慧仙的消息从综合大楼传到了码头,又从码头传到了向阳船队,概括起来说,她像一块璞玉被发现了,很多领导干部欣赏这个来自船队的小铁梅,表示要把这璞玉打磨成珠宝。宋老师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做了慧仙的老师,一心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全能的文艺标兵。 慧仙先是在地区的金雀戏剧团培训,跟着大名鼎鼎的郝丽萍学戏。郝丽萍是剧团的当家演员,什么都会唱,什么都能跳,样板戏里的女英雄,她个个会演,有人说她粘上一把假胡子,竟然还能演《白毛女》里的杨白劳。偏偏这个郝丽萍对慧仙有偏见,她对慧仙的评价与宋老师截然相反,说她刁钻虚荣爱耍小聪明,不肯好好练功,就想着一步登天。勉强培训了一段时间,郝丽萍把慧仙领到宋老师那里,退给他了,说这女孩子站花车是不错,上舞台不行,宋老师你挑错人啦,我看这女孩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倒是有胆量,有野心,她要是派到前线去,说不定是个女英雄!宋老师怀疑郝丽萍的结论有欠公正,慎重地召集一些地区文艺界的权威人士,对慧仙的艺术才能作了一次综合测试,测试结果也不理想,只有造型一项,慧仙似有天赋,通俗地说她就是擅长站立,擅长做出各种姿势,唱起来,动起来就不行了。宋老师不甘心,很快又把慧仙调到文化馆下属的流动宣传队,那是他直接分管的。他以为这是自己的地盘,慧仙在宣传队会一帆风顺,结果却更糟糕。宣传队的那些女孩子是从小在一起练艺的,团队意识很强,她们在一起跳舞,若是扮一排白杨树,一个眼色大家就站成一排挺拔的白杨了,演一个百花园,梅花一开,杏花桃花月季玫瑰,其他花朵渐次开放,绝不争抢。慧仙不行,她一上台,别人是白杨,她是一棵软绵绵的垂柳,她演一朵荷花,却要抢在梅花前开放。还是在船队宠出来的老毛病,她不管干什么都很有主见,习惯别人对她众星捧月。导演知道她基本功不行,跳群舞故意把她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慧仙偏偏不满这个安排,一赌气就冲到前面去了,向台下观众显示她的角色也很重要。宣传队的其他演员对慧仙忍无可忍,说她什么也不会,影响了集体的荣誉,她一上台,别人怎么演都是白费功夫,什么评比都拿不到奖项,她不就会举个红灯吗?你们领导都喜欢培养她,就等到花车游行的时候,再让她举红灯去出风头吧。 慧仙去向宋老师告状,宋老师很为难,偏袒了她一个,得罪的是一个集体,他权衡再三,决定把矛盾上交,亲自用自行车把慧仙驮到了地委大院门口。慧仙去向德高望重的柳部长哭诉,哭诉她在宣传队受到的排挤,柳部长听了好半天才明白她的委屈,他没法干预宣传队女孩子的矛盾,就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语录关照慧仙:坚持就是胜利。慧仙似有所悟,回到宣传队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是,毕竟一花难敌群芳妒,她虽然坚持了,最终没有等到胜利。有一次彩排《百花舞》的时候,梅花桃花和玫瑰花共同向导演发难,我们不要荷花,有荷花没百花,有百花没荷花!梅花一脚把慧仙的荷花道具踢飞了,更加可气的是桃花和玫瑰花,她们竟然冲过来要把慧仙推下舞台,慧仙临危不惧,她说怕你们是小狗,我就站在这儿,让你们推,看你们两个娇小姐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