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_第九章答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答案 (第2/3页)

由于妈体力不支,怎么努力也靠不到岸边。我眼看着妈被江水无情地向下游冲去,我拼命地往下游跑,企图能拉到妈。

    终于在一个拐弯处,妈才靠到岸边,我用尽平生力气才把妈拉上岸。但妈肚子疼得厉害,根本不能走了。

    我试图背妈回家,但妈身体健壮,二十岁的小伙子背她可能都不轻松,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能背起来。妈说你别白费劲了,一会儿你爹能来找咱们。

    “爹把妈背回家后,熬姜水给妈喝,但一点也不管用,妈肚子疼越来越厉害,豆大的汗珠儿从妈的脸上滚下来。爹找人帮助,连夜把妈抬到了医院,我看到mama身下的褥子都被血染红了。

    我很奇怪,妈身上什么地方也没有破,怎么会出这么多血呢?大夫告诉爹,赶紧办理住院手续,然后马上手术。

    然而大家只凑了一百多块钱,离规定的五百块钱住院押金,还差三百多块。爹怎么商量也不行,我和爹给大夫跪下,求他先救妈,我们马上回家取来补上。

    大夫说这是医院的规定,他也没有办法。“爹回家弄钱去了,我不知道他是怀着希望走的,还是带着遗憾走的。

    爹走后,妈越来越虚弱了,脸煞白煞白的,一点血色也没有了。看着妈病成这个样子,我心里像刀铰的一样疼,我对妈说:‘都是因为我上学把您害成这样,以后我再也不上学了,在家帮您干活。

    ’妈摸着我的头说:‘上学没有错,不上学哪能有出息。儿啊,妈可能不行了,你以后千万不能再游江岔子了,告诉你爹也不能…’妈没有力气说下去了。

    但她的手还一直拉着我的手,好像怕别人把我从她的手里夺走似的。但我发现妈的手越来越凉了。

    “下午爹终于回来了,他看妈一动不动,用手在她鼻孔处试了试,然后扑到妈的身上号啕大起来:‘她妈,你不能走!’我愣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我抱着妈的脑袋,像疯了一样地喊:‘大夫,我们有押金了,快给我妈作手术。’任凭我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妈带着对丈夫和儿子的眷恋,永远地走了。

    她的嘴还张着,好像还有很多叮嘱没有说完。她的眼还睁着,似乎她要一直看着我长大,看着我走出大山。“埋葬完妈后,爹拿出为给妈交押金从全村各家借来的钱,要我和他一起去还钱。

    看着这些没来得及救妈命的钱,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爹伤心地说:‘就是我们太穷了,如果我们带着这些钱去医院,你妈那能死呢。

    ’我说:‘我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当大夫,没有钱的我也给治,不能因为没有押金,眼睁睁看着人死。

    ’爹拍着我的肩膀说:‘要是真有那一天,你妈的眼睛就闭上了。’“妈死后,爹是又当爹又当妈,又做饭又上船,更累了。

    对妈的思念和对自己的怨恨,正在蚕蚀着他的健康。他天天说,你妈是个女英雄,怀着孩子还能游过去,游回来,还能把你推上岸,真不简单。可惜呀,她死得好惨啊。还有那可怜的孩子,连爹的面还没见到就走了。

    他也陷在深深的自责中,他说,如果我回来得早一点,就不用你妈去接你,她就不会死。有时一个人自言自语,重复着一句话:是我害了她,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看爹精神恍惚的样子,我总感到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

    “爹还把妈的死,归罪于没有路。如果有了路,娃们就不用游江岔子了,也就不会出事,所以爹决定现在就开始修路。

    他和村里几个身体好的叔叔商量,每年修一点,三年五年就能把路修通。春节前我和爹去给妈烧纸,爹对妈说,过完年我就来修路了,你就天天可以看见我了。

    我知道你一个人太孤单了,等咱娃长大了,我就来陪你。“春节后,爹他们开始修路,每天晚上爹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我劝爹注意休息,爹说早一天修通路,就能早一天摆脱这苦日子。刚修到第十天,爹就出事了。

    等我跑到哪儿,爹已被抬到一块平地上,他满身是血。不知是他体力不支,还是精力不集中,他滑到了山下,身上多处受伤。

    叔叔们张罗着送爹去医院,我忽然想起来没有押金医院是不给治的。一个叔叔领着我回村挨家挨户借钱。

    当我满怀希望,拿着全村人凑来的五百块钱回来时,爹已经停止了呼吸。我欲哭无泪,看着爹的头偏向大山的方向,眼睛睁着,我明白,路没有修通,爹死不瞑目。

    王爷爷告诉我,爹临终时嘱咐我,一是要把他同妈葬在一起,他说这辈子对不起妈,他要好好陪她。

    二是要我好好活下去,不论多苦多累一定要把刘家香火续下去。三是要我长大后千方百计把路修通,他要看着山里的孩子从他身边走出去。

    “埋了爹,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因为我没有亲戚,村里任何一家又养不起我,王爷爷同大家商量,让我轮流到各家吃饭,一家一天,俗称吃百家饭。

    夜里住在什么地方,王爷爷征求我的意见。我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虽然爹妈都不在了,还有房子,这是爹妈奋斗了半辈子的家业。

    王爷爷决定搬来我家给我做伴,后来又把他的小孙子小栓子,大名叫王朋也拉来同我一起住。王朋比我小两岁,但非常懂事,对我特别好,有什么好吃的都拿来跟我分着吃。

    我也把我学过的字拿来教他,王朋成了我们村第二个识字的人。十岁前,我有一个爹、一个妈照顾,十岁以后,我有三十多个爹、三十多个妈照顾。

    那几年,全村的人属我生活最好,轮到谁家,都把他们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