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5/13页)
你对这些事怎么那么清楚?喔,你也姓秦,莫非跟秦始皇有些亲戚关系不成?” 秦琼倒是被他弄得啼笑皆非。 李世民忙为他解窘,笑道:“程将军风趣得很!” 程咬金笑道:“世子,咱家当然是开玩笑,秦二哥是当今大英雄、大豪杰!但是有件事,却开不得玩笑:目前那个小皇帝虽不是唐公的儿子,日后若是得知唐公跟他老娘有些不乾净,心中一定不会痛快,那时可不太妙!” 说得众人想笑又不便笑。 秦琼-道:“知节,你能不能少胡说八道!”程咬金道:“这不是胡说八道,咱也当过几天皇帝,那滋味虽不怎么样,可是高坐在上,接受别人参拜,倒也是颇过瘾,要是下面有个人跟我老娘不乾净,我心里也不是味儿,非得砍了他不可!” 秦琼怒道:“你再胡说,我就要砍你了。” 程咬金最怕秦琼,见他生气了,倒是不敢再说了。 李靖这才向李世民道:“看萧后倒的确是想藉此自保。唐公虽不至于成为吕不韦,但此事究竟不足为外人所知,世子必须想个办法。” 李世民道:“家君绝非迷恋她的姿色,只是一时不慎入其圈套,再则是面软心慈不忍对其过份决裂而已,我想一两天后,他自己会绝足不去的。” 李靖道:“除非唐公不居宫中,否则就无以禁绝,不居宫中,难道真要把那个小皇帝再捧上宝座不成?” 李世民皱眉道:“那又该怎么办呢?” 李靖道:“釜底抽薪,用点强制手段,把萧后送走。” 李世民皱眉这:“家父虽未必曾眷恋萧后,但是必定会反对这样做,那太令他老人家难堪了。”李靖道:“若是由世子及他人来做,的确是件难堪的事,但若由一人做来,则可保无虞。” “谁呢?” 李靖答了一下才道:“世子请恕李靖失礼,那远在太原的国夫人应可担当此一任务。” 李世民的脸虽是红了一红,-笑了道:“不错,家母做人持家正直无私,家君对她老人家也有几分畏惧,只是家母极有分寸,从不干预家君的外面事务。” 李靖道: “若是把国夫人接来此间,就不是外面的事务了…” “此地离太原并不远,派遗一支急马,有个十几天工夫,足可赶来了。” 李世民道:“只是传话的人却颇为重要,尤其是说动老人家移驾前来,颇费一番词章,而有些话不足为外人道,却又必须剖陈厉害,也许我自己跑一趟最好!”李靖忙道:“这万万不可。世子在长安要做的事很多,绝不能轻易离去。但是有两个人可以合适前去。” 李世民忙问道:“是谁?” “令姐丈柴绍兄和令弟元-世子。” 李世民笑道:“柴姐丈去是非常合适的。他既是自己人,便于开口,而且家每对他的话很信任,他去接家母,一定没问题,而且他可以向家君禀报去接家眷,明明白白的走,家君也可能主动提出要池去把家母接来。” 李靖道:“世子只要说目前虽入长安,天下犹未底定,大军俱在此,若有人乘机偷袭太原,掳走家人为质,势将增加许多困扰,国公就一定会点头了。” 李世民一急道:“岂仅是会点头,而且此事还十分紧急必要,很可能有人会如此做的。” 李靖道:“所以才必须元-世子同行,以他的无比神勇,必可令宵小亡魂丧胆却步,减少路途上的阻碍。” 李世民一听,倒是大为赞同,第二天清早,他就去找到四弟李元-一同等侯在宫门外,听说李渊已起身,二人立刻请见。李渊在萧后处留宿了一夜,到底有点不好意思,忙吩咐他们在偏殿相见。 李元-是-夫,不知道内情,认为父亲住在宫中乃属必然,李世民则装着不知情,上前禀报说李靖已率大军在城外等候,而且旧日的金墉诸将,也为了避嫌与拥护,尽率所部到城外与李靖会合了。 李世民道:“李靖所部已有数万,加上旧日金墉所部,则共有十几近二十万人。” 李渊吃了一惊道:“有这么多,此我们所部的人还要多出将近一倍。” 李世民道:“是的,而且十分精良,都是能征惯战的劲旅。这次若非秦程二位之暗中斡旋,以及药师先生明白宣布来归,吾军实难进入京师的。” 李元-道:“怕什么?再多人也不够我两-打的。” 李世民笑道:“四弟,你英雄了得,是天下无人能敌,但战阵上光靠勇力是不够的,金墉诸将兵势虽勇,还并不足畏,但药师那几万兵实为无敌雄师,第一是他们训练充份,人人俱是虬髯客精选教练的,再者,他们草粮足,战备精良,当世之雄者,无人能及。” 李渊对这一点倒是十分相信的,点头道:“昔日越公杨素对李靖夫妇就十分重视,以杨素当时所握之实力,强过我们今日多矣,他既不敢轻视,必是可观的。” 李世民道:“李药师兵精尚不足为奇,他本人韬略之精,兵法之熟,运兵布局之妙一,当世已无人能匹。幸得他本人没有野心,且与孩儿十分投契,乃说得他来助,天下大势可定矣!”李渊道:“还早呢,尚有你母舅夏王窦建德,洛阳楚王王世充等多人,俱未臣服,那李密虽已降顺,但也只有一半兵力在此,另有一半人分散在金墉,所以我才对他十分友善,希望能拉拢他去压住那些人,不致于散投到他处去,否则又成祸患。这次他并非屈于战,而是手下将领因秦程二人之故不加支持,而金墉那些人却是他的死党。” 李元霸道:“怪了,他干吗不把自己的心腹带着呢?” 李渊道:“元-,你不知兵,金墉是他的老家,他自然要把实力留下,现在他身旁的人都是三十六盟友中的人,只因为几个人的关系而拥护他,并不十分可靠。他想带出来,杀也好,拼也好,不会伤及他的元气…” 李世民却没有想到这一层,对父亲的老谋深算,十分佩服,由衷地道:“父王圣明,孩儿不及。” 李渊道:“我不会此你高多少,只是遇事谋慎而已,你看李靖他们归顺靠得住吗?” 李世民道:“孩儿可以力保,李靖手拥实力,观察多年而不会轻易作诺,就是因为他择人很慎重,现在公开答应归唐,是仰慕父王仁厚之名…” 李渊有点不好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