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千条杨柳尽向西 (第10/14页)
是一个大日子,因为在金陵的那些人,明天都可能到来,我们要打点精神去应付!” 杜青也道:“是的,明天大家聚齐后,在韩莫愁与此地之间,大家都要作一个明确的抉择,可能会有很多事发生!” 大家互道晚安后,谢家meimei回到里面休息,杜青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安息,想到这两天内所发生的一切,想到未来情势的发展,他简直无法合眼。最后,他爬起来就着灯火,取出韩萍萍转交给他的那个布包,里面是血魂剑华闻笛遗留下来的剑笈,也是华闻笛认为可以克制韩莫愁的剑式! 可是里面只有一方索绢,题着几句似诗似谜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直入冥府探九幽。 觅得黄泉路上客,敢把单剑夸风流。 攀月摘星翻云雨,天上仙姝人间求。 乘龙跃登燕归口,五湖四海属温柔!” 杜青看得直摇头,万想不到华闻笛慎重交付,竟是这么一篇玩意儿,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7 想了半天,他慢慢地懂了,可是一生气之下,他把素绢撕得粉碎,点着烛火烧了,当素绢看火之后,居然又现出一些零碎的字迹!他才知道素绢上别有内容,连忙扑熄火却已摸不到头绪,因为那素绢已被他撕成无数碎条,现在拼凑起来,也只有几个字隐约可辨,其余都化成了黑灰。 顺着次序,他看看那些字,只能凑成一些不完整的断简残篇,要想读通全篇,已经很难了。 那些字是这样的“春…不…意,应…阆苑谋…言我…鹤去…始…坤求,沽取…红红点滴…喉,自可见分晓,剑出天下愁!” 看来这又是一首五言律诗,因为这几句话是分为两行排列的,照字里行间之意,似乎别有一番指示,指示他到一个地方去觅取真正的剑式,不过原句不全,其中的意思已很难猜测。 照韵脚看,谋、求、喉、愁四个字是押韵的,照残缺的字面上,看第一句少了二四两个字,第二句少了第二个字,第三句少的一第三个字,第四句少了二三两字,第五六句都少了三四两个字,第七八两句倒是全的,却只是一个结论对全诗关系不大。 杜青一面后悔自己孟狼,一面拼命想把残缺的字补起来,可是很困难,万分无奈中,他只有先从明里的八句字谜上求解,这倒不难,他的文学根底很好,略略思索就得到答案。 那几句七言律诗指示如何取得剑笈,华闻笛一定知道谢耐冬将家藏的剑诀偷看过了,也知道那些剑谱可以制服韩莫愁,更知道王非侠的死是伪装的,所以第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叫他到扬州来;第二三句“直入冥府探九幽,觅取黄泉路上客。”则分明是说王非侠没有死,要找到他;第四句“敢把单剑夸风流,没多大意思,是叫他利用风流的手腕谋取;第五句“攀月摘星翻云雨”把谢家三姊妹的名字都嵌了过去,同时也叫他取得三个女孩子的芳心,一箭三雕,所以第六句才说是“天上仙姝人间求”;第七句“乘龙跃登燕归日”有些费解,但仔细想想,乘龙是招做女婿的意思,燕归是下嫁之意,而且运曲人化,王非侠姓王,寒云是他的女儿,但也姓谢,古诗上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意思是他做了王谢两家的女婿,得三女并嫁之日,王非侠一定会将剑式相授;最后一句“五湖四海属温柔”则是说得到那剑式之后,五湖四海,一剑独尊,然而这地位必须由温柔乡中取得! 谢寒月已经是他的妻子,谢寒星对他有意,谢寒云更是喜欢他,假如他真这个意思,倒也并不困难,可是他对谢寒月情有独钟,对谢寒星只是爱屋及乌,谢寒云在他心中更只是个小meimei! 他到扬州来是为了求取剑式,这与华闻笛的意思不谋而合,可是华闻笛指示的手段,实在叫他生气,所以一气之下,才把素绢给撕了,放在火上烧。 直到素绢上又出现字迹,他才知道另外还有安排,因为第一个方法只限于他,而华闻笛说过,如果这布包无法交到他手中,就由那转交之人承受,换言之就是将由韩萍萍取得,而韩萍萍总不会能由娶谢家姊妹而得到剑式。 因此那剑式一定是有的,而且就藏在后面八句诗中,现在只有从已有的字句中示推敲了。 华闻笛以血魂剑成名,而血魂剑式又以狠毒见长,那他遗留的剑式一定较血魂剑更凶毒,所以最后一句才说是“剑出天下愁”为此华闻笛才希望他用第一个方法去求得王非侠的剑式为上策,最好是不必动用到他遗留下来的凶招。 想到这里,他对华闻笛的用心又谅解了一点,至少那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要解答第二首隐藏诗之谜,又应该从上一首诗中去推敲! 如果要动用到第二首暗诗,必是第一个并娶三女的计划未能实施,或是不愿实施,华闻笛对他了解颇深,也应该想得到他未必会同意那个办法。由此往下推想,把那第一句诗中所缺的字补上,可能是“春风不得意”或者是“春风不如意”用以说明不谐。 他写下了第一句,又开始想第二句,那只缺一个字,在应字之下,很可能是一个“向”字“应向阆苑谋”这说明了谋取的地方,阆苑又是什么地方呢?阆苑是花园的意思,可又是那一个花园呢?” 思索良久,他只得暂时放下,继续推究下去,第三句少了一个字,这倒好猜,华闻笛已经死了,那一句必是“言我骑鹤去。”骑字也可能是跨字,但意思差不多,这是说到阆苑找一个人,说华闻笛已死,然后接下去第四句,坤字让面必是一个干字“始…乾坤求,这空缺的一个字,很可能是一个“将”字“始将乾坤求”这样才解得通,不过问题又来了,乾坤是什么呢? 乾坤者,天地也,这乾坤二字很可能是剑式的名称,也可能代表一个别的东西,只得先暂时搁下; 第五句少了两个字,但前两字是沽取,那是打酒的意思,最后一个字是“红”一定是酒的名称。江南最有名的酒是女儿红,第五句姑且算是“沽取女儿红”第六句最难捉摸,点滴下面可能是莫入喉,也可是尽入喉,一个是不喝,一个是喝光,这无法决定,要看那时的情形再说; 第七八句是完整的,他试着将八句诗连起来:春风不得意,应向阆菀谋。 言我跨鹤去,始将乾坤求。 沽取女儿红,点滴…喉。 自可见分晓,剑出天下愁。” 大致上可以解得通了,而且也没有更好的填补方法了,除了酒名可能有变更,以及第六句是否要喝光尚待斟酌外,全诗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了。问题在有些字句含意不明“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