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明崇祯十六年立秋 帘外的潺潺细雨搅得淑妃满怀的愁丝上心头,独自一人倚著栏杆,柳眉轻蹙。 玉儿心疼主子,手里挽著一件披肩悄悄地走到淑妃的身边,温柔地为主子披在肩上。“娘娘,您又在思念皇上了。” 淑妃抬起水亮的双眼回眸瞅著玉儿。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已经立秋了。” “可不是,再过个把个月又是一年的中秋。”玉儿驻足在淑妃身旁,细心地整理披在淑妃肩上的披肩。 “咦?今天怎么没见到纤纤?”淑妃忽地想起女儿纤纤。 “噢,小鲍主在王嬷嬷那儿,听说皇上镰别喜欢小鲍主,直夸小鲍主聪明、漂亮。”玉儿说得口沫横飞。 “真的?”淑妃的忧容终于绽出一丝笑意,忽地又黯淡下来“可是太平公主她容得下纤纤吗?她是皇上最疼爱的公主,万一她认为纤纤是在跟她争宠…” 后宫的明争暗斗跟朝中文武百官的明争暗斗相比,毫不逊色。 玉儿掩嘴噗哧一笑。 “关于这一点,娘娘请尽管放心。太平公主更是喜爱小鲍主,她还常常主动带著小鲍主到御花园嬉戏呢!” “真是这样,我也就安心了。”淑妃心中的大石这才稍稍放下。 倏然,门外传来急促的叫唤声:“淑妃娘娘,皇上正朝我们这里来。” 淑妃顿感错愕,惊慌失措地抓住玉儿“皇上来了,快帮我梳理一下好迎接皇上。” 玉儿手忙脚乱地帮淑妃梳妆打扮好后,主仆二人立即走到门前跪在地上迎接皇上。 半晌,外侧响起洪亮如钟般的叫嚷声:“皇上驾到!” 瞬间,四周一片肃静。 崇侦昂首阔步地走近淑妃“淑妃。”他伸出手牵起她。 淑妃抬眸轻轻一笑,赧赧红晕浮上脸颊“皇上。”他微微欠身。 崇祯欣喜地牵著淑妃走进寝宫。 *** 春风一度,漫漫长夜却让淑妃无法安然入眠,侍寝时,她疲累得小寐一会儿,突地做了一个令她不安的梦。梦醒之后,她感到抑郁难安,偏著头望着早已沉祝人睡的皇上,温柔地为皇上拉上被褥,自己则悄悄地下了床。 淑妃坐在梳妆台前凝视著前面的明镜,轻抚著自己的娇颜,心里不禁暗忖:为什么做了那个梦会令她如此的不安? 倏然,她记起当年皇上选妃,她有幸被皇上选入宫要离家之际,母亲噙著泪亲手交给她一面铜镜,还千叮咛万嘱咐,说这面镜子虽是传家之宝,却是一面不祥之镜。 因为这面铜镜只传女,而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眼看着就要进宫,一入侯门深似海,将来母女相见之日恐怕是遥遥无期,所以母亲便将那面镜子交给她。 她一直小心翼卖地收藏著,心中更记挂著母亲口中的不祥,但它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厄运,她就不得而知了。直到装一天,她无法再忍受宫中的勾心斗角及尔虞我诈,因而萌起轻生的念头时,蓦然记起那面母亲口中不祥的铜镜。 万念俱灰的她取出包裹在红丝绸里的铜镜,面对著铜镜的她抱著一死的决心,在心里默祷:如果你真的是一面不祥之镜,希望你能收我的魂、摄我的魄,让我一了百了… 谁知铜镜里却诡异地浮现一个令她惊心动魄的画面。 她看到自己身边多了一个小女孩,她的天真可爱令人怜爱,其中还出现一道高大的身影,当她转身时,赫然发现那竟是皇上。 当时她惊讶得不能自已,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她所见到的是曾经出现在自己梦中的画面,因为这件事而让她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而事过数年,如今所有的事清都奇迹似的—一实现。 她这才顿悟原来它不是母亲口中所谓的邪镜,而是可以迁见梦境的“梦镜”!而且梦境里的事有可能日后发生。 今晚,她的心里突地有著一份不安,不知为何,她不由自主地拿出铜镜,小心翼翼地掀开覆在上面的红丝绸打量著。 谁知铜镜里却浮现一幕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遍地残缺不全的尸体,哀鸿遍野。她惊骇得瞪大眼睛,又见一名高大的男子站在城门上嘶吼,城门在众官兵的合人之下被打开,他姑在城墙上、面带笑穿,仿佛在迎接著城外长相似土匪的小兵。 接著又出现另一个画面,里面出现一个狼狈不堪的男人,他回头瞅著门外。 淑妃不由得惨白著脸惊呼一声:“皇、皇上!”镜子从她颤抖的手中落在地上,发出一记清脆的响声,划破宁静的寝宫。 淑妃睁大著受像的双眸,双手捂著脸颊。 “天啊!怎么会这样?” 崇祯被这记声响惊醒,倏然发规偎在怀中的软玉温香已消失,他只手掀开布幔。“淑妃,你在做什么?” 淑妃被惊吓得一时无法恢复过来,呆若木鸡地坐在梳妆台前。 崇祯颇为质疑地走下床,趋近淑妃的身后,无葛间瞥见惊扰地作梦的元凶。不过,打断那个梦也好,反正也不是什么好梦。 他弯下腰拾起铜镜前后翻看“你怎么会有一面铜镜?” 淑妃从惊惶中技回心神,花容失色地跪在地上。“皇上。” 崇祯握著铜镜注规著淑妃“这面镜子是从哪儿来的?” 淑妃畏惧于崇祯的天威,惶恐地道:“是、是我娘家母亲送的,它不是什么好东西…” 崇祯又看了看“还满不错的,拿去收好,别再掉到地上。”他不假思索地将之递至她的面前。 淑妃一脸的惊慌“皇上,它真的只是一面普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