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人与杯 (第2/3页)
赵百狂擦冷汗,虽然早知谢夫人不识人的‘毛’病,可每每被错叫了旁人的名字,他还是有些无言。 一躬身,赵百恭恭敬敬解释道:“谢夫人,小的是傅世子身边的赵百。” “啊…”谢夫人脸上略微闪过几分惊讶,可这时候便陡然想起来,傅臣来这里干什么?等会儿,他方才叫谁“四姑娘”来着? 谢银瓶也有些疑‘惑’,不过这里只有姜姒,她便一瞬间明白了过来。 哪里是三姑娘,这分明是姜四姑娘! 姜姒则看向赵百,而后向谢夫人道:“晚辈尚有些事,就此别过谢夫人与谢姑娘,改日若有机会再聚。” 她在听见谢银瓶自报自己名字的时候,便知道眼前这二人是谁了。 一个是谢氏一‘门’如今的当家主母,一个是谢老先生掌上明珠谢银瓶。 前儿在小瑶池会的时候,还听人说过谢银瓶之大名,称此‘女’能比过顾芝。 不过介于对谢方知印象不大好,又有赵百前来,姜姒不大想多留,所以找了个借口便走。 离了这台阶前的平台,赵百便讨好地笑了一声:“今儿国师头一回讲道,世子爷也来了,在萧山亭摆了茶,请您过去赏秋海棠,一起喝茶呢。” 又是傅臣。 在看见赵百跑过来的时候,姜姒便一清二楚了。 她有些不知应该怎样说,不去也不好,更何况还有个问道子。 “前面带路吧。” 这边姜姒跟着赵百走了,原地那处谢夫人却是回过神来,而后叹了一声,眉眼间带几分郁郁。 谢银瓶道:“娘,你这不识人的‘毛’病还真是没法治了,这分明是四姑娘。方才赵百来,便喊的四姑娘,您竟一直叫人家三姑娘。” “这姑娘也是奇怪,我叫错了人,她也不应声,不反驳…”谢夫人看着是脸盲不识人,可心里明镜儿一样,就是心思跟眼前的人对不上罢了,丫鬟们也已经跟上来,谢夫人皱着眉,搭着谢银瓶的手,道“只是她不是三姑娘,我竟觉出有几分可惜来。” 纵使再脸盲,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女’,谢夫人还是认得的。 她慢慢朝前面走着,又想起谢方知的事,一时再好的心情都没了。 谢银瓶心知她忧虑,只道:“我哥这等风流俊俏好儿郎,哪里愁找不到好姑娘?京城里多少名‘门’闺秀吵着闹着要嫁他?他自个儿眼高于顶,一双眼睛不是长在脑‘门’上,他是直接顶着天了。若没他折腾,早存着好姑娘娶了。” “如今你看他哪里听劝?一说娶妻生子,就恨不能立刻走开了。”谢夫人忧心忡忡“府里老二也说下了一‘门’亲事,他一个大哥还在这里晾着,现在蓝关那边好不容易说他指不定看上那写联的姑娘,即便出身差一些…我也不能叫他心里不高兴,他喜欢就娶吧。” 姜妩虽是庶出,可但凡谢方知喜欢,又有什么大不了? “哥他心里苦,若没个喜欢的姑娘,又何苦‘逼’他呢?” 谢银瓶却是知道谢方知的,府里谁不疼这么个大公子?偏生外头传得那样难听。 可也是没办法的事。 京中固然有许许多多淑‘女’名媛想要嫁进来,又有几个不是看中谢氏‘门’楣? 谢方知曾说过一句难听的话:若叫我划了这一张脸,再没了谢氏一‘门’荣华,看哪个姑娘还肯嫁他。 实则也是这个理儿,如今的谢氏,其实有些举步维艰。 握着谢银瓶的手,谢夫人顿住了脚步,又摆摆手:“不提这些了,姜三姑娘庶出也就庶出吧…倒是我忽然想起来,姜四姑娘是傅世子青梅竹马,也是认识我儿,只恨世子下手早,这样的好媳‘妇’竟被他捷足先登。” 实在令人扼腕。 谢夫人对方才只说过几句话的姜姒极为喜欢,偏生最后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是姜三,而是姜四。 一下,谢夫人这心里便有些空落落地没个落脚处了。 谢银瓶只好安慰道:“您喜欢的,大哥不一定喜欢,他瞧上的准没错。” 说话间,已到了道观前。 谢方知皱着眉,与父亲站在前面等,回头便见谢夫人一瘸一拐过来,那眉头拧得更紧:“您这是怎么了?” 谢夫人叹气,刻意道:“还不是为着你终身大事,求神拜佛的,只想着你哪一日青眼相中哪家姑娘才好…”当朝丞相谢江山老神在在在一旁看着自家夫人装,那一双‘洞’彻世事的眼,随即又落回了谢方知身上。 只听谢方知道:“我说娘,我把那两手一张,多的是姑娘家投怀送抱…” “你还敢说这些‘混’话!”谢夫人瞧着还年轻,柳眉一竖,只恨没拿家法出来,否则这会儿便要‘抽’他,恨铁不成钢道“再过两年,京中好姑娘都被人挑了去,轮到你都是些歪瓜裂枣!” 若非此地人太多,谢方知都能给自己娘跪了:“男子二十而冠,再过个三四年成亲不迟…” 拖吧。 谢方知无奈,转头便见谢江山一双睿智的眼看着他。 谢江山乃是当朝丞相,严从祖训,如今只邹氏这嫡妻,可日子还‘挺’和顺。他知道谢方知眼光高,早年过的更是‘混’账日子,如今他怕是还不知道,赵蓝关在背地里已经将他出卖了个彻底。 他只看着谢方知,这‘性’子跟他年轻时候有些像:“二十你若不娶妻,便要成京城里的笑柄了。” 谢方知心里装着事,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