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堕落门遇 (第6/7页)
小丫头死活不在下面干,说扫街也要到省城去,谁知…” “谁知喂了狼口。”乐文坏坏地说。吴世杰扑哧一笑,他倒不在乎刘莹落入谁口,他是替刘莹在乐文面前忏悔。小丫头的确很后悔,当初也是真的想嫁给乐文,才那么寻死觅活。至于五万块钱,她已托吴世杰还给乐文。吴世杰怕乐文骂,这才引出这话题,想试探一下。 “算了,谈这个没劲儿,还是说说你吧,吴水这边咋样?” “还能咋,一言难尽。” 两人坐了一下午,喝淡了两壶茶,乐文算是彻底过了一次茶瘾,也把吴水这边的事了解了个够。自始至终,吴世杰都没提阳光采风的事,更没提高风。乐文也是刻意回避着,他知道吴世杰反对这个。后来,吴世杰想问问司雪,他已得知红河大桥的事,但详细情况目前封锁着,谁也听不到。吴世杰心想,乐文兴许知道点儿什么。几次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他怕一提红河大桥,就不可避免要提起周晓明。这个人,还是不提的好。 到了吃饭时间,吴世杰要请客,乐文说:“改天吧,我要是不回去,还不定他们要咋想。” “也对,出门在外,还是有点儿约束的好。”吴世杰这句话,说得有点儿驴唇不对马嘴,乐文一路想着,越想却越觉深刻。 临分手时,吴世杰给了他一个号:“有事打这个号,二十四小时开机。”乐文把玩着这号码,忽然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内部号,高度保密,看来吴世杰还是没变,很硬的朋友。 4 一连数日,刘征都埋头在资料堆里。这家伙,做什么都像是玩命。乐文偶尔也去看看他,跟他瞎扯几句。内心里,乐文还是很关注这位基层作者。离家弃业,为了文学跑这么远,也着实让他感动过一阵子。只是刘征毫没眼光地把希望寄托到麦源身上,弄得乐文败兴。不过转念一想,现实就是这个样子,多少人不是把眼睛盯在cao权者身上?乐文自嘲地宽慰自己,也宽慰着刘征。 这天刘征正在查阅资料,看到乐文进来,忙起身。乐文笑说:“别只顾了看资料,有空该到处走走。”刘征说:“快看完了,看完我就想深入下面。”深入这词让所有的作家发麻,它像一根棍子,老是敲打着这些玩字儿的人,却又老打不到要命处。不过这词从刘征嘴里说出,却有一份神圣。乐文知道刘征还是个坚定的源泉主义者,便很鼓舞地补充了一句:“是该深入,深入下去才能发现真实,真实才是文学的根,是这样吧,老胡?”他把目光投向昏昏欲睡的老胡。 “嘿嘿,乐作家也讲起道来了。”床上百无聊赖躺着的老胡这才跃起身,接话道。 “跟讲道没关系,我是怕你躺出病。”乐文此话,一半是玩笑,一半却是真。那天开分工会,老胡没去参加。请过他,他说:“你们是组团来的,我算啥?就算我有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能耐。”老胡是想发牢sao,发给麦源看。在文学院,老胡跟麦源是死对头,明里暗里地对着干,这都干了多少年,还是停不下来。乐文觉得他们滑稽,也有点儿得不偿失。干来干去的,为了啥?又能干到啥?乐文知道麦源跟老胡的矛盾,最初完全是因为麦源批评了老胡。老胡在省内一家杂志发了一组散文,说是一组,只不过题目起得多,文字充其量也就一个中篇。有人替老胡写评论,称其为新写实散文,还说开创了省内散文写作的新局面。这话让麦源很不高兴,马上撰文予以批驳,引经据典,写的檄文比老胡的原文还长。没想此举反帮了老胡,让老胡那篇文章很是火了一把,后来还得了省内文学奖。麦源后悔得要死,老胡却耿耿于怀,始终记着麦源批他的事。此后两人关系越来越僵,竟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老胡有个短处,此人写不得长文。老胡最初搞新闻出身,后来转行文学,受新闻之苦,文字总带着八股味,勉强也就能写写散文、随笔之类,不过写得勤,发得也多,渐渐成了气候。麦源就笑他是豆腐专业户,省内副刊的承包人。还多次在会上取笑他。六年前老胡突然捧出一部长篇小说,此举无疑石破天惊,令所有人刮目。那长篇乐文认真读过,的确不错,很有分量,可惜出版社名气太小,又缺乏宣传,不然老胡凭此作就能把自己做大。麦源当下便哑,很是沉默了一阵。半年后风云突起,麦源在文学院一次工作会议上突然向老胡发难,声称已掌握足够证据,证实老胡的长篇系剽窃之作。说这长篇原本出自一农村作者之手,找老胡斧正,还指望着能帮着推荐。老胡借口工作忙,将手稿压在家中,久不作回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原作者一年后外出打工,死在了窑下,老胡见老天有意成全他,埋头半年,将原作改动一番,换了自个儿的名字,堂而皇之就出版了。 “你放屁!”那天老胡跳起来,手指着麦源的鼻子,愤怒地骂了一句脏话。麦源像是胸有成竹,不恼不怒说:“我没放屁,我讲的是事实。” “事实是小说是我的心血之作。”老胡说。 “嘿嘿,心血不否认,剽窃别人当然也需要心血。”麦源说。 此事闹了很长一阵子,麦源大有搞倒搞臭老胡之架势,老胡也不示弱,扬言要以诽谤罪将麦源告上法庭,还煞有介事背来半麻袋手稿,说是他十年磨一剑的证据。麦源对此嗤之以鼻,不屑得很,言下之意是他掌握的证据比老胡多,多得多。闹得不可收拾时,上面发话了,休战,各人干各人的正事,要是再这么无休无止地吵下去,两人都离开文学院,该干啥干啥去。 麦源为此愤怒了一年,说老胡搞上层路线,打通了关节,实乃文人之恶举。此事是真是假,谁也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证明,麦源指证的原作者的确拜过老胡为师,小说反映的事儿也正是原作者那一带的。 乐文跟老胡调侃了一阵,见老胡情绪激动,有点儿咬人的味道,遂走出房间,只身到了楼下,想四处走走,顺便实地看一看阳光的发展。来这么些天,他还没到阳光的厂区内走动过。谁知刚绕过花坛,眼里便撞进一个影子。蓝天白云下,那个影子实在有点儿熟悉,花香袭人中,乐文忽然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梦幻感。等往前再走几步,那张脸便清晰地跳到了乐文眼里,这不正是那晚陪他跳舞的文学女青年橙子么?乐文想起那晚跳舞的事,脸一阵红臊,想逃开,脚下一滑,差点儿摔倒。弄出的声音却惊动了如兰般绽放在花之外的橙子。乐文不敢回头,脚底抹了油似的,脑子里却哗哗闪过那晚的场景,幽暗的灯光下,一张如梦如幻的脸,引得乐文遐想连连,禁不住就… 第二天,刘征来找乐文,磨蹭半天说:“乐老师,能不能跟阳光说说,给胡老师换个房间?” 乐文忽然想,把刘征跟老胡安排在同一房间,真是不合适。 “他整天啥也不做,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