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一刻她确定他很独宠旧爱陆少的 (第1/2页)
那一刻,她确定他很爱她 刘家用餐,刘mama热情十足,把菜一一端上桌,客气道:“比较仓促,没准备什么菜,也就家常便饭,希望别嫌弃。谪” “不会,早餐很丰盛。”这话是陆子初说的,因为阿笙看到那些菜直接无语,看了一眼帮忙端菜的依依,依依无奈的耸耸肩。 这哪是没准备什么菜,分明满满一桌子特色招牌菜,有一点陆子初没说错,丰盛的很。 待刘爸爸和刘mama入座,不知情的人会以为陆子初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不停地夹菜,催促道:“尝尝看,也不知道这边的菜合不合你口味。” 依依担心父母太热情,陆子初会受不了,若是尴尬不自在就不好了,看向陆子初,倒是浅笑接受,但凡父母夹到碗里的菜,他都吃了。 阿笙没什么胃口,刘mama这时候还不知阿笙生病,夹了荤菜放在她碗里,阿笙正纠结着,已经有筷子把荤菜夹到了自己面前的碗里,陆子初对刘mama解释道:“不好意思阿姨,阿笙身体不舒服,清淡一点的食物会比较适合她。” 阿笙和依依从小一起长大,刘mama看待阿笙就跟亲生女儿一样,听说阿笙身体不舒服,紧张道:“看过医生了吗?” “看过了,今天下午还要去医院输液。”阿笙说。 刘mama数落道:“你这孩子,平时都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陆子初这时候夹了青菜放在阿笙碗里,对刘mama说:“她在生活上偶尔会比较迷糊。” 接下来的话题是怎么展开的呢?简直变成了“声讨”大会,女主角正是阿笙幻。 刘爸爸爽朗,刘mama热情,说起阿笙童年过往,果真是妙趣横生。 刘爸爸说阿笙小时候是摔倒大王,走路不稳,但跑起来却很快,摔倒的机率很高,别人摔倒会疼的直哭,她摔倒站起来,膝盖流血,还能跟没事人一样,问她疼吗?她认真的想想,然后说疼。 阿笙略显尴尬,插话道:“我小时候可能对痛觉比较迟钝。” 陆子初面上看不出情绪,但桌下的手却握住了阿笙,十指交扣,静静的安放在他的腿上,指腹轻轻摩擦着她的手指关节。 这样的小举动早已成为一种习惯,阿笙怕刘叔和刘mama看出端倪,挣了一下,陆子初放任她抽走手,神情自若的回应着刘叔叔的话:“其实阿笙跑步还可以,上次跑了49名,应该跟小时候喜欢跑步有关。” 此话一出,刘叔叔、刘mama还有依依都“哈哈”笑了起来,依依不知道这件事情,捂着肚子问阿笙:“阿笙,你真的跑了49名?” 阿笙脸那个红啊,瞪着微微含笑的罪魁祸首,泄气之余,只能埋头吃着饭,装作没听见。 尽管如此,阿笙对陆子初却是心怀感激的,他在进餐时是个很少说话的人,一般都是能免则免,但依依父母生性好客,饭桌上话语不断,陆子初就静静的听着,嘴角始终都挂着浅浅的笑。 对于刘mama来说,一顿饭下来,早餐没吃几口,却一直在打量着陆子初。人有爱美之心,看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会投以关注度,况且还是长相这么好看的人,在县城是很难遇到的。 她发现到了一个细节,陆子初和她们交谈的同时,心思仿佛都在阿笙那里,用餐中途,阿笙来回看看,刘mama还没弄明白她在找什么,一只修长干净的手已经抽出一张面纸递给了她。 那样的默契不在彼此的眉眼间,似乎只是下意识做出来的举动。 期间和刘爸爸交换了一下眼神,一致心照不宣,他们觉得这孩子行,看起来还是很可靠的。 吃完饭,刘爸爸请陆子初去客厅喝茶说话,阿笙和依依帮刘mama洗碗,收拾桌面。 刘mama先是小声夸陆子初如何如何好,紧接着话锋一转,开始唠叨依依了:“瞧见没,以后跟阿笙多学学,冲这相貌找,你带回来我们老刘家也有面子。” 阿笙拿着干碗布擦碗,知趣不接话。 依依怕母亲再说,连忙转移话题:“夸人就夸人嘛,好端端的怎么又说起我来?” 这话倒是提点了刘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