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新婚就守寡 (第2/4页)
“福娘快过来见过王妃。”杜老夫人笑容满面的唤她乳名。 杜福兮缓步向前,落落大方的对王妃施礼。“福兮见过王妃。” 距离她出嫁只剩几日了,之前兰阳王来过一次,为的是将婚事谈定,今日则是王妃亲自来,虽事先说只是来喝杯茶,但实则是想见见她这准儿媳。 想来那世子肯定病得很重,从议下亲事到如今不过才半个月呢,也不知道他病情是否加重了?上京传言,太医都让兰阳王府将后事备下了,后来他一口气又喘上来,就这么时好时坏的拖着,那世子可不要在她过门那天断气才好。 “长得极好。”王妃绽颜一笑,亲切地问:“琴棋书画都学了吧?最拿手的是什么?” 据国师所言,这孩子八字大吉,定能救玉儿一命,而且她越看杜福兮越是满意,玉儿爱好风雅,若身子真托了这孩子的福痊愈,将来便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回王妃的话,都懂一些。”杜福兮不卑不亢的答。 知道原主因为韩氏的打压,连大字也不识半个,但她前世自小家境富裕,什么才艺都学遍了,她又是个只要学了东西便一定要学到底的专注性子,因此不是只懂皮毛而已。 但她这话让韩氏、杜采莲、杜采荷都面露讶异之色,自负才貌双全的杜采莲更是脸露轻蔑之色,她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相府的嫡长女,凭什么让杜福兮这个前夫人之女占了去,极为看轻她。 杜采莲面上露出冷笑,现在是杜福兮自己要找丑出,可怪不了她。 她嘴角扬起一抹笑。“王妃娘娘,我大姐琴瑟之艺极为出众,这是府里上下都知道的事,不如在此弹奏一曲让大家欣赏。” 杜自珍面色严峻起来,韩氏脸色同样不好看,杜福兮哪里会弹琴了,这不是让王妃知道他们苛待嫡女了吗? 像是没看到他们的紧张,杜福兮从容地笑道:“meimei才是琴艺过人,不如meimei先弹一曲,我再献丑如何?” 杜采莲巴不得有表现的机会,更对比拚琴艺跃跃欲试,王妃侄甥辈里有不少高门才俊,若从王妃口中说出她色艺双全,那些才俊定然会踏破相府门槛来求亲,那才有体面呢! 她存心要让杜福兮好看,吩咐丫鬟拿来她的琴,自信满满的弹了最难的“花海颂”,这可是她自幼学琴扎下的功夫,自然是弹得十分绝妙,她用了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可以说极尽所能的在炫耀琴艺。 “换大姐了。”杜采莲一脸的得意。 杜福兮神色自若地笑了笑。“我没有琴,meimei的琴可否借jiejie一用?” 王妃面露惊诧之色,堂堂相府千金居然连把琴都没有?她看了杜自珍与韩氏一眼,他们两人顿时面露尴尬,皆不敢与她对视。 杜采莲也是颇为恨自己嘴快,适才她才亲口说杜福兮的琴艺府里皆知,如今杜福兮却向她借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杜老夫人见他们几人搞出这一出,内心气恼不已,忙笑道:“福娘的琴昨儿个适巧坏了,就用采莲丫头的琴吧!” 王妃耳朵可没坏,她的准儿媳说的明明是“没有琴”,但杜老夫人都开口了,她也不能驳了对方的话。 杜采莲的大丫鬟怜心将琴送过去给杜福兮,嘴角跟她主子一样扬着一抹讥诮,谁不知道大姑娘连字都不识得,是能弹出什么啊? 杜福兮神态自若的接下琴,也不理会旁边是担忧还是看戏的眼光,闭上眼,回想前世所弹过的“春江花月夜”曲谱,半晌,她睁开眼,双手微抬,叮叮咚咚地弹奏起来,一串恍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绵长荡漾,轻巧的节律掳获了众人的心。 她专注的低着头,纤白素手在琴弦上抚动,眉目精致的小脸,两排长长的睫毛垂着,厅里众人心里有个一致的感想:大姑娘倒也挺好看的,过去怎么没注意了? 杜采莲只是照本宣科的弹琴,但杜福兮有自己的手法风格,她本来就是一个会举一反三的学生,绝不会照老师教的做,也不会显摆琴艺,只是琴音里自有“感情”流露。 王妃的眼眶隐隐含泪,她已经许久没听到如此动人心弦的琴音了,甚至勾起她少女时的悠远记忆,中秋夜那花树下,一整排的花灯随风轻晃,白衫挺然的那个人… 王妃的掌声在杜福兮琴音休止的那一刻响起,适才杜采莲奏完王妃没有鼓掌,因此杜采莲脸上很难看,对于杜福兮那一手弹琴绝技既讶异又妒嫉,不知她是几时学会弹琴的。 “弹得太好了。”王妃看着杜福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杜自珍与杜老夫人也松了口气。 “王妃有所不知,大姐不只琴弹得好,诗也做得极好呢!”杜采荷想让杜福兮难堪来为自己亲姐找回场子,便装做天真烂漫的说道。 这一说,杜自珍刚放下的心又提到胸口,杜老夫人也是气到不行,眼看都揭过去了,怎么又来挑事? “是吗?”王妃很是惊喜,玉儿吟诗作对也是才情卓绝的,两人实在相配。 杜福兮完全没在怕,她可是有唐诗三百首啊! 杜采莲迫不及待要看她出丑,怜心早已在她耳语吩咐下取来了笔墨纸砚。 杜采莲嘴边扬起恶意的笑,这下看杜福兮那死丫头怎么逃! 纸墨铺开,桃花磨着墨,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她待在琉璃院也不少年,大姑娘未去莲花庵之前,她从来没看过大姑娘写字。 杜福兮心想既然要作诗,当然要请出诗仙李白才够瞧,不信谁会说李白的诗不好。 她假意思索一会,感觉到四周那屏息以待的气氛,她提笔沾墨,从容写下李白“清平调”的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那本是写杨贵妃的容貌如花似仙,来形容眼前仙女似的王妃再恰当不过了。 杜采莲压抑不住好奇,不顾礼数的起身去看,一看之下她脸色变了又变,不信杜福兮能在顷刻间作出这等绝妙好诗来。 杜自珍也很紧张,生怕杜福兮写出什么不入眼的东西丢了相府的脸面,连忙对杜采莲道:“拿来为父看看,莫要让王妃见笑了。” 杜采莲不情不愿的拿过去,杜自珍看了自是惊诧万分,但一颗提着的心也落下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想来是福兮这两年在庵里学了读书写字和弹琴,这诗做得实在不错,他让旁边伺候的丫鬟呈上去给王妃。“小女献丑了,王妃不要见笑才好。” 杜福兮的字迹秀丽工整,王妃一看已有三分喜欢,再看诗里的意境,竟是把她形容成九天仙女了。 她郑重地将诗卷收起来,此举也代表了她对这准儿媳相当满意。 王妃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