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凤鸣_第六章码头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码头风云 (第6/20页)

他赶紧爬起来,从大墙跳出,急急赶到承恩寺广顺巷去找宫知非。此时马禾、刘二本、汤老五、罗大雄都在,闻言便直接赶到大教场,正值万古雷与三太岁对恃之际。宫知非、汤老五蹿到了马车车厢下,车内粉罗刹剑珠、九阴女程彩娥正在闲谈,宫知非运指力戳破地板,凌空以气治xue,把二女和随身侍婢治住,随后让耿牛、汤老五上了车,由他二人公开出面,其余人隐伏暗处,见机行事。当然,这些事耿牛是背着人讲的。

    回顾起来,昨夜的确是险中求胜。当三太岁点他xue位时,他运起玉蟾神功,三人指头一戳到xue位的瞬间,便发动冲xue。确切些说,他是运功护xue,因此三太岁虽然戳了他的xue位,但却未能治住他,是以他能出其不意反败为胜。不过这方法太过冒险,若是不成,他和父亲性命难保,万家产业将归史孟春所有…

    提起史孟春,他不由想到,此人做事又狠又毒,可直到现在却对他毫无所知,只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史杰,戴着面巾直接出阵,当时竟忘了摘下他面罩,认清他的真面目。这都怪自己临阵还不够沉稳,因父亲在敌人手中而心慌意乱,足证自己功力不深,道行尚浅…那么,姓史的为何要将万家置于死地呢?莫非就为了万家的财产和码头?…混在护院中的刘正、充当伙夫的赵禄昨夜都走了,否则抓来加以审问,或可追出一丝线索…

    他东想西想,仍想不出个头绪来,遂听脚步声响,只见老父万吉气冲冲来了。

    “爹,出了什么事?”他一翻身坐起。

    万吉在窗下八仙椅上坐下,气呼呼道:“大管家走了,不告而别!为父委托他转到太原、北平的两笔银两,他却私自带走了…”

    万古雷一惊:“带走多少?”

    “足足五十万两!唉,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他何时走的?”

    “昨天就不见他的面,今日我在钱庄,掌柜说陆管家已提走了银两,要我过目收据,这才发现他带走了这么多银票!”

    万古雷叹道:“大管家的心未免狠了些。”

    万吉道:“十年情义,就此付诸流水!”

    万古雷道:“陆叔将银票带去献给齐王,这大概是各为其主吧…”

    万吉道:“京师只怕是不能呆了,为父决定北上,尽快将银两转到太原、北平两府,若是公冶公子回来了,再从两府转回不迟。”

    万古雷道:“任凭爹爹做主。”

    万吉道:“好不容易凑来的五十万两,被陆文茂掳掠而去,再要凑这个数,十分不易,需要半个来月,只怕等不到那时候,史孟春又下毒手,这便如何是好,你有应付之法吗?”

    万古雷安慰老父道:“不必担心…”遂把有宫知非等异人相助的事说了。

    万吉这才高兴起来。但万古雷担心又有人劫持老父,请老父多带几人保镖。父子商定由二管家杨士诚和两个儿子杨正英、杨正雄以及三管家父子罗庆功、罗斌再加上沙天龙,随时随地与他一起出进,提高警觉,确保平安。

    万吉走后,万古雷打算去厨房把耿牛叫来与他同住,没必要再睡在柴房充下人了。他刚下楼,季兰正向竹梅居走来,便迎出门道:“季姑娘,找我吗?”季兰一笑,道:“不错!”

    万古雷请她到客室坐下,道:“有何吩咐?”

    季兰道:“咱们有事要离开你家,临走时有话对你说,你愿听吗?这可是至关重要!”

    万古雷一惊:“姑娘要到何处去?”

    “这个你不能知道。先听咱说吧,你究竟愿不愿投效一位藩王?或许你要投效皇太孙?”

    “这个…在下只想守住万家基业…”

    “你好没出息!”季兰一下变了脸,生起气来:“你有这么好的武功,又有文才,为何鼠目寸光,只看得见万家的金山银山呢?李白云:‘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杜甫云:‘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这些话你都知晓的。你看咱表兄孙锐锋,他也出身豪富之家,又是名师高徒,但他决不满足于做个江湖侠客。他心怀壮志,选投明主,矢志要凭自身才干,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你为何不学学他的样,立个大志,做个大丈夫呢…”

    万古雷听他拿自己和孙锐锋相比,心中大不是个滋味,对她的话不由起了反感。

    季兰不知他想什么,自顾说将下去。

    她道:“咱之所以坦诚直言,实在是为你好,咱不愿看见你的才气,消耗在聚敛财物上。万兄,你明白我的话吗?”

    这些话她出自至诚,使万古雷心中的芥蒂烟消云散,刹那间对她充满了爱意。

    自从在秦淮河上与她邂逅相遇之后,他便会时时想起她,盼望着与她重逢相交。不久后他如愿已偿,季兰和季国盛自愿到万府相助,使他得以和她常常相见。但他却没有单独和她相处的机会,总觉两人之间心思并不相通。而他与公冶娇却十分合得来,只可惜她年龄太小,不能与她涉及情意。除娇娇外,他对季兰抱着一线希望,她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以季兰只要对他表示出几丝柔情,他便激动起来。

    “季姑娘对在下的关怀,在下当铭记于心!”

    “好说好说,你能说真话吗?你是不是要投效皇太孙,和无尘公子一同效忠皇室?”

    “史孟春相逼太甚,在下确有意进东宫当差,但这并非出于本心,实在是不得己而为之。”

    “这是你的真话,我相信。但咱劝你不要去东宫当差,免误了前程。实话告诉你,当今诸王,以燕王最具雄才大略,是名符其实的明主,咱劝你投到燕王麾下,当可尽展才学,保你前途无量,你若信咱的话,就不必再犹豫!”

    “姑娘的话,在下自然相信…”

    “那好,你答应投效燕王了?”季兰面露喜色“适才错怪了你,说你没出息…”

    “这个…在下还有苦衷,不能答应。”

    “什么?你不答应,何来苦衷之说,莫不是一番托辞罢了,你编来哄咱的!”

    “不是不是,实话告诉姑娘,在下师父曾嘱咐过,要在下呆在家里,等候老人家指示…”

    “就是这样一个‘苦衷’吗?”

    “是的。师父说,时机到来之际,他老人家自会前来指点迷津…”

    “什么时候算‘时机到来’?”

    “不知道,师父没说。”

    “你师父说话含糊,意思不明,你又何必放在心上?再说你去投奔燕王是报效国家,又不是去干坏事,又何必征得你师父恩准?咱表兄投到燕王麾下时,也未去找他师父!”

    “可是,师命难违,在下…”

    “你这人真是的,又不是小孩儿,事事要问师父。你若是个胸怀壮志的伟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