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3页)
第七章 “哼,小事一桩。”做这种事情,居然要动用到他,根本是大材小用到极点。 “没事了吧?” 他多么羡慕蝴蝶,可以说走就走,他却为了鳞片,不知还要受这个小女人奴役多久。 “嗯。”他转过身去,步伐跨得又大又快。 就在他即将走出大厅时,身后传来亲切的吩咐。 “下次记得别再迟到了。” 桌椅在水面上,姑娘临水望着。 蝴蝶泉旁开始有蝴蝶聚集,人们平气凝神,不敢发出声音,就怕惊扰苦等多日,终于盼到的蝴蝶。 一只只的蝴蝶,飞到泉畔的大合欢树上,有的大如巴掌、有的小如铜钱,多达百种的蝴蝶,相互勾足连须、头尾相衔,从合欢树上一串串垂落,直到碰触水面,五颜六色,蔚为奇观。 四周群花盛开,蝴蝶们忙着采蜜,以及相互嬉戏。 姑娘欣慰一笑,拿起点心正要入口时,正好瞧见皮肤黝黑的男人,刚走到门廊边,就停步不再往前。 “你来得正好。” 她高兴的说道。 “快过来。” 男人看着庭院里的水泉,无奈的提醒。 “我会跌进水里的。” 她吐了吐舌,模样格外俏皮。 “我忘了。” 她起身走过去,牵他来到桌边坐好,把点心喂给他吃。 “这些日子,曾发生什么事吗?” 他刚带着马队回城,有一阵子没瞧见她了。当然,不论发生任何事情,她都能够解决,此时他会这么问,纯粹是出于好奇。 身为砚城的主人,要忙的事情多,但有趣的事情倒也不少。 她指着水里,轻声笑着。 “说不上忙,就只是替蝴蝶向人类借了一样东西。” 男人挑起浓眉,本想问清楚是什么东西,但突然想起,这趟走队回城时,一进城里就听到人们争相走告的事。 “说道蝴蝶,倒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他说。 “喔?”乌黑的大眼,轻轻眨着。 “有个人在山里迷路,绕了好几天走不出来,他那时以为,就要死在山里了。” 这是迷路的那个人,亲口告诉众人的。 “后来,却出现一只蝴蝶,翅膀就像山茶的花瓣,是他从未见过的。他说,是蝴蝶带路,他才能活着回砚城。” “真是件好事。”她轻声细语。 “没错,那时从南山道北山的快捷方式,有了那条路,以后人们就不用再攀越雪山之巅。” 她听着听着,点住他的唇,不让他再问。 “看,蝴蝶要来了。”她示意男人低头。 水面轻轻荡漾,蝴蝶一只只冒出,连接水中的蝶串。 不同是,蝴蝶泉的蝶串是从合欢树勾连到水面,而木府里的蝶串,则是由水面往上堆栈,直到攀上庭园两旁,枝叶茂密的茶树。 这是蝴蝶们为了报恩,才特别穿水而来。 从此,每年蝴蝶都来,不曾中断过。 陆、不食 某日,人们早上醒来,打开门窗就望见朗朗晴空,万里无云。 连绵已久的春雨,终于在夜里悄悄离开,要到明年的春季,才会再回来。 碍于春雨蒙蒙,好一阵子不便出门的人们,看着阳光都觉得高兴,没有一个肯待在屋子里。 工作的拿着工具,出门去上工。 采买的拿着竹篮,出门去市场。 即使无事可做,也要出门找人闲聊,一边喝着热茶,一边舒展身体,说着阳光真舒服这类的话。 位于砚城中心的四方街广场,最是热闹。 被往来的行人踩磨得平坦光润的五彩石,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广场四周都是商户,南来北往的商人,在这里交易货品,以及珍稀的宝物。 商户的二楼都是茶馆,户户门窗雕琢,玲珑精巧,馆内交谈的话题无所不包,不论是有趣的、诡异的、奇异的;白昼与夜晚;人或非人,只要够精彩,就能吸引众人聆听,或是热闹讨论。 那日,有群少女也在四方街相约。 她们每个人都背着箩筐,要去山里采集菇菌,聚在一起时叽叽喳喳的抢着说话,吵得像群麻雀,不顾旁人的注目,顺着其中一条五彩石大道,嬉闹着走出砚城,往山里走去。 春雨过后,是采集菇菌的最佳时机。 踏入山林后,她们只要低下头,很容易就搜寻到,各种可食的菇菌。 鸡油菇带着微杏香,rou厚肥硕,质地细嫩。只要找到一把,附近就能再找到第二把,但采摘时不能大声说话,否则就会把附近的鸡油菇都吓走。 牛肝菌颜色luo白,最多人爱吃,滋味鲜嫩,只要用沸水煮一会儿,就软嫩得像牛肝,吃起来有酱香味。 刚冒出土的青头菌,像收合的绿伞,只要不去吵闹,伞就会慢慢打开,这时就可以采下,烧炒、炖、蒸、溜、拌、烩都可口。 长在杜鹃花下的裕茂萝,最是痴情,总是长在杜鹃花丛旁,舍不得离太远。这种蘑菇润滑爽口,不过要是吃多了,人也会变得痴情。 侧耳菇爱偷听人说话,摘下后放到耳边,就能听见之前经过的人,留下的最后几句话。 女人吃了天丝菌,就能善于织布;男人吃了双生菇,就想个妻子形影不离;茶树菇让人身体强壮、水灵菇让人受欢迎;灯笼菇能治愈恶梦;奇目菇能延年益寿。 至于一些常见的菇菌类,诸如平菇、猴头菇、草菇等等,只要晒干后磨成粉,就能煮成一锅鲜美的热汤。 少女们忙碌到下午,直到每个箩筐都装满,才心满意足的停手,来到一片开满春花的山坡,把背后的箩筐方下,不须再低声言语,放开顾忌的休憩。 “呼,采得好累。” 张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