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武都2 (第3/3页)
州军的目的地,仇池公府。那里有数百亲军。守府的亲军先看到山下火起,后山又是大乱,顿时知道不妙,连忙禀告被叫醒来的杨初。 杨初站在仇池公府的高楼上,看到山下的火越烧越旺,似乎要把天都烧通了。而后山却突然安静了,反而是公府附近的地方时不时传来几声惨叫声,还有隐隐约约的慌乱惊叫声,就像是有狼闯进来的羊群。 杨初使劲地去思考,试图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山下的养马城倒是有可能被敌人袭击,但是这仇池山武都城怎么可能被敌人无声无息地摸上来呢?当年老祖宗选中这里不是看中了这里易守难攻,他们不是说这座城是天下第一险城吗?当年的刘曜都不是望城兴叹,惆怅而归吗? 杨初来不及追究是不是老祖宗忽悠了自己,他看了看目前的形势,知道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和前山守城的兵马取得联系,要是让这不明来路的敌人占据了三岔口,这仇池山的天险就成了自己的催命符了。只要敌人守住这三岔口天险,下面的援军上不来,自己这仇池公府就成了别人关门打狗的好地方了。 于是杨初马上下令,五百公府亲军立即分出三百,往下冲,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三岔口。而自己亲自去大厅,安抚那数十名受惊起来,聚在一起惶恐不安的各羌、氐大首领。 三百仇池亲军不用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三岔口了,因为那里已经被梁州军陌刀手们占据了。他们能做的就是往前走,或者运气好的话那些来路不明的敌人会被吓跑,自动让出这三岔口险关来。 不过这个时候的梁州军陌刀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数十人在左右陌刀将的率领下赶在仇池公府亲军前先冲到三岔口了,而后面大部队却在曾华的带领下,还在清理一些忠心耿耿的“仇池高官”用家人、部曲组成的敢死队,拖后大约七、八百米。 而这个时候接着冲到三岔口的是公府亲军,他们不愧是仇池军的精锐,在危难之际爆发出一种难得的勇气和彪悍。他们挥舞着刀枪,呐喊着向三岔口冲去。 可惜他们碰到的是在段焕、赵复,在这两位陌刀将面前,三百名仇池守军就像是要和狮子抢食物吃的阿猫阿狗。 段焕、赵复和数十名陌刀手结成一队人墙,对着冲过来的仇池亲军,镇静地挥动着手里的陌刀,或横扫千军,或左劈右砍,刀如疾风,血如飞虹,百余仇池亲军都还只来得及和敌人来了个照面,就纷纷饮恨在锋利无比的陌刀下。就在那一瞬息之间,陌刀队前五米之内,已经没有活物了,只有一地的断肢残体。 前山守城关的仇池守军却在陌刀手们杀得最火热的时候纷纷抢先靠近了三岔口,留在前面监视前山守军的十余名陌刀手一边列队一边向后面大声报告道:“还有一百米!还有八十米!还有五十米!还有三十米!” 听到最后的报告,段焕大吼一声,把陌刀往地上一顿,在转身的同时取下身后的强弓和箭矢,身子面向前山方向刚站定,就听到弦如霹雳连响,箭矢如同蝗蜂接连飞出,顿时听到急冲上来的前山守军连连惨叫,骤然倒下十几人。 段焕站在那里就象是一根定海神柱一般,视数十米外的前山守军如无物,镇静地从旁边一位陌刀手举着的箭筒里取箭,一箭接着一箭,中间毫无停顿,而且是箭箭要人命,就在那一吐息之间,段焕居然急射出两筒箭矢,一百支箭。横七竖八的尸首在数十米外的大道上密密麻麻地躺了一大片。 往上冲的前山守军顿时一滞,跑动的脚步缓了许多,任凭后面的军官将领在那里狂呼乱叫。前面同僚们的尸首告诉他们一个事实,谁冲最前面谁肯定是第一个躺下来的。 时间一缓,曾华带着大队陌刀手就冲了上来。看到这种情况,曾华一边率领大队陌刀手支援段焕挡住前山守军,一边大声令道:“长军,活捉杨初!” 赵复闻令也把陌刀一顿,拔出横刀,双手持握,大吼一声:“活捉杨初!”率先冲进了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的公府亲军。只见赵复抢得上前,双手一动,刀如闪电一样在周围的亲军军士身上掠过,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血痕。而赵复的身形却丝毫没有停留,在周围的军士还没有倒地时,就又往前抢得几步,然后又是左劈右砍。这时的赵复就象是一条钻进人群中的毒蛇,他的刀就像如同疾利的风,而左右周围的仇池守军就像是被秋叶扫动的落叶一样,在刀影疾光中纷纷散落。 当赵复身后的两百余陌刀手跟着杀进来时,那些公府亲军终于崩溃了,转身向仇池公府跑去,而赵复和两百余陌刀手跟着冲了进去。顿时只听到整个仇池公府就像开了锅的油鼎,惨叫声,尖叫声,狂呼声,哭喊声,在一片***通明中的仇池公府里响起,丝毫不比三岔口前那些前山守军们叫的小。 过了半个时辰,一个震天的声音由数十个嗓门喊了出来:“捉住杨初了!捉住杨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