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_第九十四章燕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燕国 (第2/3页)

名义送钱粮,衣食绝对无忧。而两位世侄和我家小子们

    了长安东城学堂,上月我来燕国之前去看了一下他们刻苦,将来入长安大学堂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好!”楚铭一连说了三次,他的神色满是欣慰之色。

    两人在窗户投进来地阳光中默然想了一会。楚铭突然出言道:“好了,该说正事了。这次鲁朴兄前来有什么重任?”

    “我此次来有主要有两件事。”董椎也正色答道“一,尽量了解燕国的情报,然后带回长安;二,希望配合你们尽快让慕容俊称帝。”

    “燕国的情况目前变化不大。北边有慕容鲜卑自部和段氏、宇文氏鲜卑分支出去的库里奚、契丹为其牧养渤海良马。渤海马皆以遂性放养,阔壮而有力,柔顺而无性。能耐风寒。耐苦不叫。上下崖壁如飞,千里飙举电至,与我关陇青海良驹各有千秋。”楚铭缓缓说道“南有依附的上百万百姓为其耕种,甚是富足。而其有兵甲控弦不下二十万,自从占据了幽州蓟城之后,燕国慕容氏甚是鼓舞。已经将大部兵力迁至那里,只待有好的时机再一举南下。”

    “燕主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其祖父、前燕主慕容廆常言,吾积福累仁,子孙当有中原。后来慕容俊出生,慕容廆叹曰。此儿骨相不恒。吾家得之矣。而慕容俊左右重臣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四弟慕容恪和阳骛。慕容恪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肃。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知兵善战。前燕主慕容皝临终前曾言于慕容俊曰,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济,汝其委之。”

    “阳骛,字士秋,右北平无终人士。父阳耽,慕容廆时就入仕慕容鲜卑,官至东夷校尉。阳少清素好学,器识沈远。最初为平州刺史别驾,屡次献安邦强国之术,其策多被纳用,慕容廆甚奇之。慕容皝即王位后,迁其为左长史。此后东西征伐,参谋帏幄。慕容皝临终也曾谓慕容俊曰,阳士秋忠干贞固,可托付大事,汝善待之。慕容俊占幽州,图中原,骛制胜之功仅亚于慕容恪。”

    “慕容俊嗣位后,对此二人弥加亲任,委以重职。但是慕容俊心里最信任的不是这二人,而是辅弼将军慕容评。慕容评是先主慕容皝地幼弟,虽无经略大才,但是善于观人心思,迎逢钻营,所以素得慕容俊地信宠,名列三辅之位。慕容评最是贪婪,我就是用奇珍异货进献于他,所以才得他结交庇护。”楚铭苦笑道“根据我得来地情报,慕容俊准备趁襄国、城混战之机,准备继续进攻冀州,部署已经出来了,慕容攻中山,经略西冀州;慕容评攻鲁口,继续打击王午。”

    看来楚铭在燕国这几年真不是白混的,拿到的情报都是高级别的,跟街头小巷听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此看来,这慕容燕国图谋中原之心久矣。”董椎略思一会说道。

    “是的,原本我以为机构将我等派到这偏居辽东一隅的燕国是无事找事,现在看来真是深谋远虑。这燕国现在应该是中原最大地威胁,魏、赵已经打得国穷民哀,疲惫不堪。而燕国暗中征讨四夷,招附百姓,养精蓄锐多年,一旦时机成熟恐怕是雷霆一击,席卷中原了。”楚铭焦虑地说道。

    “这些事军主和上面自有定策,我等只要办好当职之事就行了。”薰椎提醒楚铭一句,而楚铭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连忙继续说道:“至于这督促燕主慕容俊称帝事宜,我前几月就已经秘密调派人手,先埋下十几个祥瑞,再传言于乡野。现在燕国幽、平州各地早就已经人言鼎沸,说燕主已得天命,当主天下。前月,我遣人重金收买龙城宫中内侍,暗置燕巢于正阳殿之西檐下,再添三只燕雏,而其项上都有竖毛;再遣人在凡城献异鸟,羽毛五色成章。”

    “慕容俊闻报后,以此两祥瑞问群臣,我早已遣人暗示一名官员对曰,燕鸟,寓燕也。首有毛冠者,言大燕龙兴,冠通天章甫之象也。巢正阳西檐者,言至尊临轩朝万国之征兆也。三子者,数应三统之验也。神鸟五色,言圣朝将继五行之箓以御四海者也。慕容俊大喜,群臣顺势上尊号,但是慕容俊默然半天最后答道说我慕容鲜卑出身于幽州漠北,都是被发左衽的牧猎蛮夷,如何登得大位?最后不允。”

    听到这里。薰椎不由皱起眉头来了:“这慕容俊居然一点称帝的念头都没有?”

    楚铭笑了笑答道:“不然,今年三月,魏主冉闵围襄国百日,情况凶急。赵主石袛去帝号,遣太尉张举到龙城求援,许诺如果燕国出兵援赵,石袛愿以传国玉玺奉于燕。慕容俊听后大喜,立即准备出兵。但是后来魏主冉闵也派大司马从事中郎常炜使燕。慕容俊问了几句后就直接问传国玉玺何在?常炜说在城。而张举一口咬定在襄国。慕容俊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遣御难将军悦领兵马三万救襄国。最后传来地消息真如常炜所言,传国玉玺不在襄国而在城。慕容俊大怒,杀张举而厚待常炜。”

    听到这里董椎不由轻声笑道:“如此看来,这慕容俊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担心自己出身夷蛮,贸然称帝会被人嗤笑。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