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巡视 (第2/3页)
以暂时占用了长安武备学堂新修的校区安置。 曾华 车胤、王猛等谋臣达成共识,准备在龙首原南扩修新曾华的规划草图,龙首原北汉长安将被改造成官署办公和官员居住的地区;龙首原将成为曾府的地址和新长安的中心;城西是教育区,方圆数里的长安大学堂将占据一半地地盘。收纳数万学生都不是问题,留下的空地还将修建京兆学堂、工科学堂等稍低一级或专业学堂;城东将是居住区;城南将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区,分东区商铺区和西区市集区,一旦修建完善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区。 但是这个修建是极耗人力和物力,而且旷日持久的。在目前的曾氏体制下,曾华只能每年用结余的钱来一步步修建新长安城。首先修建的不是龙首原上地曾府,也不是改造城北地官署区,而是城西地教育区的长安大学堂。按照曾华的规划。先把东西南北城区按照独立的城区各自全部修建完善。然后留下足够的空间。最后再修建城墙把这个大长安圈起来,这样算下来,这座新长安将在此后一千年的时间内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霸城巡视了长安武备学堂、长安大学堂和京兆讲武堂之后,曾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冯郡治临晋城(今陕西大荔)。 现在曾华坐拥五十七厢步军,二十三厢骑军。其中秦州驻有十厢步军和四厢骑军;益州驻有四厢步军、一厢骑军;梁州(包括魏兴郡)驻有六厢步军、两厢骑军。其余地全部驻扎在雍州(包括上洛、弘农郡),其中上洛郡驻有六厢步军、两厢骑军,弘农郡(包括潼关)驻有十厢步军、四厢骑兵;冯郡驻有十厢步军。六厢骑军;剩余尽数驻扎在长安附近;更有七十一营折冲府兵,分驻各险要城池。 曾华来到冯临晋,除了巡视这里外,最主要的是这里将举行一次骑军大比武,以便选出两千名最精锐骁勇的骑兵来。选拔早早地直接从骑兵各队开始,无论鲜卑还是羌、或是汉人,只要有本事都可以报名,而且不论官阶高低一律平等比试。然后优胜者一级级往上选拔。一直在近七万骑军中选出了近五千骑兵,然后集中在临晋最后比试出两千人来。 来到临晋时,所有骑军将领都集中在这里了。姜楠、姚劲、米擒鹿,费听傀,钟存连,傅难当,当煎涂,封养离和杨绪、卢震、吕采等人,济济一堂,除了正在远征山南(拉萨地区)的野利循、镇守青海的先零勃、协助镇守秦州的狐奴养和协助镇守上洛的当须者赶不回来外,曾华属下有名的骑兵将领都汇集在一起了。但是此地地地主,冯郡郡守谢艾却没有赶到,据郡守官署地人说他正在朝邑处理流民事宜。 曾华想了一下,反正谢艾跟这选拔没有关系,于是传令开始选拔。 选拔分马术、骑射、马上搏斗等各种项目,然后还有徒手搏斗,木制兵器厮杀,最后是以小队为单位对抗。经过三天的激烈争夺,最后选出两千优胜者。 曾华亲自为前十名换上黑铁重甲(里面是连环甲,外面是板甲),坐骑挂红边黑皮甲,然后再给他们披红袍、系红围巾、插红缨,而其余骑兵将领分别为这两千骑兵换甲披红。 接着,曾华对着这些人马皆甲,浑身火红的骑兵宣布,他们将被重新编制为一军,分左右两营,正式成为甲骑(跟后世全副武装地重骑兵有区别),将换上上矛、重刀等重长武器,并换乘精选出来的高大良驹,号“探取军” 曾华最大声问道:“你们知道什么是探取军吗?” 看到众军纷纷摇头,曾华继续问道:“那你们听过《三国传》吗?” “听过!”听书是军士们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而《三国传》更是他们最喜欢听的故事,怎么没听过呢? “那书中是如何评论蜀汉五虎将张飞张翼德的?”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五虎将可是大家崇拜的偶像,尤其是勇猛无比的张翼德和忠义无双的关云长,这么经典的评语自然熟记在心。 “是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我为新军取探取二字,就是希望你们这些骑军中最骁猛善战的勇士个个都像张翼德一样,象他?——” 曾华说到这里,下面轰然应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编制完探取军之后,曾华委任骑兵将领中最骁勇的傅难当。当煎涂分领左右两营,然后丢下一本自己回忆出来地重骑兵训练手册,让他们一边换装备坐骑一边开始训练。而自己在朴和封离养的陪同下赶往朝邑。 刚到朝邑,只见到城外密密麻麻的都是临时搭建的木棚,里面熙熙攘攘地挤着上万流民。这些流民青壮老幼妇孺都有,他们个个都衣衫缕褴、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目光呆痴。一看就知道他们在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们的脸上满是绝望、哀伤、悲痛、冀望。种种表情混杂在一起反而让他们显得表情怪异。神色迟滞。 他们以家为单位围坐在各自的木棚前面,围着一堆不大的火,抱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