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_第一百一十六章风雪夜归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风雪夜归人 (第2/3页)

远房族人。我看他有几分谋勇,于是就立他为主,号

    之地。但是这厮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成事之后于,用尽手段招揽爪牙,意图自立为王,在北府和代国之间虎口夺食,分得一杯羹,真是可笑!”

    “最让人愤慨地却是此厮不但好色,还凶残无比,趁我出城安抚匈奴部众时将暂时关押地陈牧师等北府四百余人尽数屠杀。我闻言赶回谷罗城,却已经酿成大错。我与拓跋显相争数日,但是兵权已经尽归此厮,我也无可奈何了。后来我被刺客刺伤,就借口疗伤,退出谷罗城,准备联络各部废了这厮再做打算。因为这拓跋显可能不但不能为代国在河南牵制北府兵马,说不定还是一大祸害。”

    听完燕凤的一席话。曾华盯着燕凤许久,最后言道:“莫不是你想为自己开脱?”

    燕凤一听,不由大怒,握着拳头站在那里浑身发抖,好半天才顺过气来说道:“我用不着为自己开脱!两军对垒,各为其主,运筹帷幄,计谋百出。这是坦坦荡荡地事情。我无愧于天地。但是拓跋显残暴凶虐。屠杀了陈牧师等人,有背天良。我如果不澄清此事,岂不是要被后人唾骂万世?”

    说到最后,燕凤不由黯然道:“我燕某错信了小人才酿此大错,大将军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自从知道大将军袭城,我就不打算活着离开河南。今日命部众弃械求降。是不忍这些随我南下地拓跋部众同我一起葬身异乡;后来一番表白想冒昧恳请大将军处死我后务必要让史官写明,拓跋显是背我而杀人的!我在九泉之下也感念大将军的大恩大德。”

    说罢,燕凤跪伏在地,深深地顿首,向曾华恳求道。

    曾华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燕凤能够果断地命令一千拓跋精骑投降,而后又在自己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就是想让自己“笔下留情”让史官把事实真相写清楚,不要和拓跋显一起被写成历史的千古罪人。

    看来这古代文人真是爱名如命呀!比自己以前在那个世界听说过的挨砖的家伙和会叫的禽兽强多了。

    看着深深跪倒在地,只露出一个后背地燕凤。曾华不由大笑起来,爽朗地笑声终于让燕凤迟疑地抬起头,最后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让他琢磨不定地镇北大将军。

    曾华把横刀往腰上一挂,然后翻身下马,走前几步便伸手扶起了燕凤:“子章先生,你是个诚信之人,没有欺我呀。”

    燕凤顺着曾华的手站了起来,但是脸上的迟疑却更加浓厚了。

    这时,旁边一脸微笑的朴开口了:“燕凤先生,字子章,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纬。代王拓跋什翼素闻你名,便使人以重礼聘请,先生不应。及后,拓跋什翼率大军围代城,传信给城中人曰:不交先生便屠城。于是代人畏惧,就将送燕凤先生一家送出城外。代王拓跋什翼以贵宾尊礼厚待先生,而后拜为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并为拓跋什翼嫡长子拓跋寔师,传授经史。”

    听到这里,燕凤一下子明白了,不过他还站在那里,继续听朴念道。

    “燕凤、许谦为代王左右臂,修法度,抚万民,立代国之基业。我北府军收复五原、云中诸地时,燕凤、许谦力排代王庶长子拓跋寔君等人断交求战议,献先胜而后和之策,其后潜入五原河南之地,策反河南诸部。十一月初二,燕凤先生你去广驿城安抚匈奴诸部众,拓跋显趁机杀陈牧师等人。”

    曾华接口道:“我们在谷罗城也有探子,清楚这里的一举一动,只是那个时候不知道你就是代国的左长史燕凤先生。我们拿下谷罗城之后,探子将情况详细地禀告于我。我只是想看看先生是不是真的有如传说中地那样敦信,所以才让先生受了这些罪过,还请子章先生见谅。”

    说罢,曾华向燕凤郑重地施了一礼。

    燕凤连忙阻止曾华的正礼,然后黯然道:“我不杀陈牧师,陈牧师却因我而死,此等罪过,我就是忏悔一生也难赎其罪。”

    说到这里,燕凤摇头说道:“陈牧师等人在河南之地传教施医,救伤治病,吊孤抚弱,颇得民众爱戴。如此仁德之人,我等敬重不说,怎敢伤害。我将陈牧师等人收于谷罗城中,原本等开春之后,强行驱回上郡,这样既可以让河南民众不受其诱反,又能免除杀仁背德的恶名。谁知拓跋显只想立威,屠杀了陈牧师等人,如此一来,大城等地的数万匈奴、北羌民众纷纷离心,游离谷罗城,我精心策划的大计就这样被拓跋显这厮毁了一半。”

    曾华点点叹息道:“先前燕凤先生言许谦献求战之策,怕是想为许谦留一条后路。如此君子,当然不会行无仁无德之事。你为代国用心用计。自然无可厚非,我等怎么会以此责备先生呢?可叹陈牧师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