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部卷四十一 (第3/5页)
而为二:咨其同,则混而为一。故曰:“可散而不可散也”则《上经》曰:“是谓元德。”又曰:“孔德之容。”又曰:“德者同于德。”又曰:“常德不离。”《下经》曰:“失道而后德。”又曰:“反者道之动。”又曰:“道生一。”又曰:“大道甚夷。”是知体用互陈,递明精要,不必定名于上下也。经,径也,言通径也。又常也,言通径常行之道。 每惟圣祖垂训,贻厥孙谋,听理之馀,伏勤讲读。今复一二诠疏其要妙者,书不尽言,粗举大纲,以裨初学者尔。 赐源乾曜张说考中上词 源乾曜謇謇匪躬,谦谦自牧,正身率下,直道事人。无闻伐己之功,每立致君之节。顾问则出纳斯允,左右则启沃居多。德行可称,自宜升擢。张说以道佐时,以忠处事,颜虽不犯,尝闻献替之诚;言则不谀,自得谋猷之体。政令必俟其增损,图书又藉其刊削。才望兼著,理合?升,并考中上。 颜子赞 杏坛槐市,儒述三千。回也亚圣,某也称贤。四科之首,百行之先。秀而不实,得无恸焉。 张说献诗赞 德重和鼎,功逾济川。词林秀发,翰苑光鲜。 卢奂替 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人多惠爱,性实谦冲。亦既利物,存乎匪躬。为国之宝,不坠家风。 叶法善像赞 词江泻液,义苑含芬。别有真气,青溪出云。卓尔无对,超然不群。幽人蓟子,道士封君。 徐坚赞 校文天禄,论经上庠。华词宛丽,雄辨抑扬。 王文郁画贵妃像赞 万物去来,阴阳反覆。百岁光阴,宛如转毂。悲乐疾苦,横夭相续。盛衰荣悴,俱为不足。忆昔宫中,尔颜类玉。助内躬蚕,倾输素服。有是德美,独无五福。生平雅容,清缣半幅。 元元皇帝像赞(并序) 我大圣祖诞敷众妙,光宅上清,贻厥孙谋,屡彰幽赞。昼现殊相,空浮瑞色。七耀五明之服,玉童金媛之仪。道释人天,作礼瞻奉。昔真诰传于羊角,宝祚无疆;今宸仪炳于龙岩,妖氛将殄。岂惟历代师授,前王得一;斯乃宗社降祥,后昆惟万。申命藻绘,示诸郡国。若对寥阳之宇,如临太极之庭。赞曰: 猗我烈祖,阐教乘时。理身理国,曰希曰夷。上开仙洞,俯视灵姿。昭融至道,叶赞无为。岩谷增丽,丹青罔追。神光烁烁,淑景迟迟。当朝称庆,列郡来斯。福祚流衍,千龄在兹。 张天师赞二首 邈彼炎汉,天图中缺。万汇消残,三灵荡越。惟师应运,神威迅发。躬侍元元,亲传秘诀。妖毒云驱,崇山剑裂。大布声教,全清蛊孽。一振无为,永光有截。鸾鹤斯迈,丹青是设。玉相真仪,传芳不歇。 邈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穹冥,元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鬼驱鬼彻。汉代明威,流传不绝。 令长新戒 我求令长,保?下人,人之所为,必有所因。侵渔浸广,赋役不均,使夫离散,莫保其身。徵诸善理,寄尔良臣,与之革故,政在惟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先为富,惠恤于贫。无大无小,必躬必亲,责躬劝农,其惟在勤。墨绶行令,孰不攸遵,曷云被之,我泽如春。 黄道游仪铭 孰为天大,此焉取则。均以寒暑,分诸晷刻。盈缩不愆,列舍不忒。制器垂象,永鉴无惑。 衡山九真观钟铭 铸于郡,悬于观,天长地久福无算。 石桥铭 梁园胜躅,碣馆佳游。苔深石暗,山斜路幽。桥非七夕,节是三秋。爰停弄杼,共此淹留。 庆唐观纪圣铭(并序) 神也者,妙有物而为言,化也者,应无方而成象。言岂立神之主,象徵宰化之知。苟言象之不存焉,则神化或几乎息矣,穷神而极化者,其唯至圣之人乎。我远祖元元皇帝,道家所号太上老君者也。建宗于常无有,立行于不?昧。知雄守雌,为天下?;知白守辱,为天下谷。故能长上古而日新,雕众形而化淳,齑万物而不为戾,泽万代而不为仁。巍乎不睹其顶,深乎不测其极。复归无物,存教迹以立言;奄有太清,感圣期以利见。肇我高祖之提剑起晋,太宗之仗钺入秦,鹏抟风?,麟斫日月。 夏臣丑而已去,殷鼎轻而未徙,老君乃洗然华皓,白骥朱髦,见此龙角之山,示我龙兴之兆。语绛州大通堡人吉善行曰:“吾而唐帝之祖也,告吾子孙,长有天下。”于是一开赤伏,而万姓宅心;一麾白旄,而六合大定。传曰:“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非夫神唱明德,翕叶人祗者欤!善行以武德三年二月初奉神教,恐无明徵,未之敢泄。至四月,老君又见,曰:“石龟出,吾言实。”于时太宗为秦王讨宋金刚,总戎汾绛,晋州长史贺若孝义以其状上启。遽使亲信杜昂就山礼谒。俯仰之际,灵貌察焉。昂驰还曰:“信矣!”乃遣昂、善行乘驿表上,比至长安,适会郇州献瑞。石龟有文曰:“天下安,千万日。”高祖徵其二异,拜善行朝散大夫,命舍人柳宪往祠焉。玉帛既陈,尊仪复见。其始觌也,杲杲炅炅,若红峰绿岭,吐春日之光景;其却隐也,萧萧条条,若雨息云消,视秋天之?寥。来莫知其所自,去莫辨其所往。出于寂寞,入于恍惚,盖不可得而详诸。 汾阳之龙角山者,天地降福之庭,高祖用师之道。峰上有华池灵府,下有石xue洞宫。气接姑射,集神仙之别馆;脉通霍镇,润珠玉之邻家。高祖以云辔频回,霓裾累{敝衣},故版庙于行过之所,划坛于受命之场,刻饰圣容,彩绘真卫。神光离合,殿堂宛转于空间;?气踟躇,笙磬往还于天路。因改浮山县名神山焉,志灵应也。是岁仲秋及五年三月,晋州奏老君言:“我亳庙之中枯柏更生,子孙当王。”又云:“我神兵助军伐刘黑闼,立夏当平。”事果如言,皆先事之识也。尔后太宗贞观,则?云泊于庙宇;高宗垂拱,则卿云涌于神座。今又祠中柏树,蒲萄袅而托根,门端?良木;枯枝蓊而还茂,叠黛丰本。扑翠繁柯,聚祥烟青霭;[QNXI]々一色,散佳气葱郁。麟麟万重,识者以为太和畅陈朽之徵,王会纳殊邻之象。惧彼虚应,摇然夕惕。 朕演灵金根,纂命?,笃学道记,常味至言。是用假涂礼乐,?宿仁义,寻末以窥本,澄粗以诣精。为无为于此心,事无事于天下,而宗社大福,寰县小康,实上祖惠无疆之休,亦下人率自然之化。夫唯幽容昭见,伟事也;神告帝符,瑰瑞也;发祥善行,吉类也;庆云重作,鸿懿也;戎果附植,合异也;槁干华滋,蕃炽也。此六者,兴王之嘉祉,旷历之绝记者已,朕不敏,颇闻君子之教矣。继其父者天其祖,习其训者父其师,揄扬道德,情存孝敬。商颂美乎成汤,周雅尊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