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_第01部卷二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部卷二十四 (第2/3页)

金吾卫员外大将军,仍封为循义王;颉阿波可右武卫员外大将军。 封皇孙ㄈ等为郡王制 分命本枝,列于庶位,博考方册,斯为大猷。皇太子之子ㄈ等,观其器识,日以通敏。仁和之性自然,忠孝之诚克备,率由礼度,能禀义方。学既著于崇儒,材可使于从政。爰兹拜职,宜从紫绶之荣;勉尔修身,式副绿车之宠。可封ㄈ为广平郡王,儋为南阳郡王,亻炎为建宁郡王。亻炎为西平郡王,仅为新城郡王,亻间为颍川郡王。又封庆王之子俨为新平郡王,伸为平原郡王。棣王之子亻巽为汝南郡王,侨为宜都郡王。荣王之子亻甫(《新唐书·表》作“亻甫”,《传》作“俯”,《旧唐书·传》则又作“佩”)为济阴郡王,偕为北平郡王。仪王子之亻先为豫章郡王,(按《新书·传》作“锺陵郡王”,《世系表》作“临川郡王”《旧书·传》作“供”“锺陵郡王”并其名,亦复互异矣),健(《新书·传·表》俱作“亻连”,《旧书·传》作“健”)为广陵郡王。颍王之子伸(与庆王之子同名。《新、旧书》皆同)为荥阳郡王。永王之子亻?(《新书·传·表》俱作“亻易,《旧书·传》作:“?”)为襄城郡王。寿王子亻丕(《新书·表·传》俱作“亻丕”《旧传·表》则作“径”)为济阳郡王。延王之子倬为彭城郡王。济王之子亻素为永嘉郡王。 赠邬元崇棣州刺史制 故洪州人邬元崇,往者来应嘉诏,次于虢略。忽睹元元皇帝,俾之?空中,与言使戒天后,表国祚中兴之运,示宝历无疆之期。遂能不顾其身,来传此旨。竟遭幽絷,谅可伤嗟。自非竭节本朝,孰克犯颜兹日?宜加追赠,用慰幽魂。可赠棣州刺史。 委刺史县令劝课制 古之为理,必顺时行令。献岁发春,仁气育物,直叶阳和之德,以勤播种之务。天下诸州,委刺史县令加意劝课。仍令采访使勾当,非灼然要切事,不得妄有追扰。其今月诸色当番人,有单贫老弱者,所司即拣择量放营农,至春末已来,并宜准此。 封高阳公主制 用嘉成德,将及推恩,疏封锡号,礼典攸在。第二十女资身淑慎,禀训柔明。克备肃雍之仪,允彰图史之德。而方营鲁馆,宜启沁园,俾承宠于中闱,复增荣于列赋。仍食实封一千户。 定大唐乐制 王者作乐,古之大猷。盖以殷荐上帝,严配祖考。况顺天地之理,开山川之风,发挥雅音,导达和气,揖让而理,不其盛欤?自战国以来,此道隳坏,但纪铿锵之节,宁探述作之深。历代因循,莫之改革。朕尝以听政之暇,缅寻前典。虽旧制之空存,而正声之多缺,将何以列彼祠祀,感于灵明。斯事体大,谅资合度,是用躬亲,有以裁校。定六律而为本,避五行之相克。哀慢yin过,去其弊也;清浊刚柔,适其中也。亦既协应,颇为成文。或得之于自然,乃不知其本故。岂上元幽赞,俾正缺遗者哉!方于六代之作,亦各一时之义也。乃命奉常,陈于祀事,用昭诚敬,且敦风俗。而王公卿士,爰及有司,频诣阙上言,请以唐乐名。斯至公事,朕安得而辞焉。然则《大咸》、《大韶》、《大《音?》》、《大夏》,皆以大字表其乐章,今之所谓,宜曰《大唐乐》。 追谥宁王宪为让皇帝制 能以位让,为吴泰伯,存则用成其节,殁则当表其名。非常之称,旌德斯在。故太尉宁王宪,诞含粹灵,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诚;仁和之深,非因外奖。率由礼度,雅尚文儒。谦以自牧,乐于为善。比两献而有光,与二南而合德。自出临方镇,入配台阶,逾励忠勤,益闻周慎。实谓永为藩屏,以辅邦家,曾不?遗,奄焉殂没,友于之痛,震恸良深。惟王朕之元昆,合?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请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违。不然者,则宸极之尊,岂归于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凭,自非大号,孰副休烈?按《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曰让皇帝。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天宝改元制 神之降休,礼无不答,永言?祀,必在躬亲。 朕粤自君临,载宏道教,崇清净之化,畅元元之风,庶乎泽及苍生,时臻寿域积以岁朋,未尝懈怠。岂谓微诚感通,烈祖降见,乃昭灵命,是锡宝符。因而求之,应言而获,亦既至止,果表殊徵,谅惟秘词,不可详说。然邦家大庆,何以过焉?是知神仙所缄,造化同固,爰初有待,经韫匮而多时,潜应改元,若符契之相合。景福攸介,祗畏良深,而群官宗室,抗疏于外;元良诸子,屡请于中。逮夫缁黄,兼彼耆老,以至恳诚不已。前后相仍,愿加天宝之名,用易开元之号。顾惟菲薄,曷以当之?然则元训在乎钦承,人心难以推拒。顺天从众,义协至公。敬依所请,实用多愧。斯盖上元厚载,爰及百神。孚佑效灵,协于睿祖。幽赞惟新之历,克彰永代之祥,宜遵祀典,式陈昭报。可以来月十五日?元元皇帝庙,十八日享太庙,二十日有事于南郊。宜令中书门下与礼官等,即详定礼仪,具录闻奏。应缘行事,及简较官等,各委有司,不须别差人执当。其北郊宜差公卿择日祭,五岳四渎及名山大川,各令所在长官备礼陈祭。务申诚敬,副朕意焉。 令道教及天地乾坤字须半阙制 大道先于两仪,天地生于万物,是以圣哲之后,咸竭其诚。今后应缘国家致命,表疏簿书,及所试制策文章,一事已上,语指道教之词,及天地乾坤之字者,并一切半阙。宜宣示中外。 追尊元元皇帝父母并加谥远祖制 庇生人者,必崇于大道;受成命者,实赖于前烈。恭惟大圣祖元元皇帝,道光太极,首出混元,宏敷妙门,广运真化。虽乘时御气,既超?于上清,而储祉发祥,每孚?于来裔,祚我宝运,格于皇天。爰自创业,迨于兹岁,频彰嘉贶,屡睹真容,使夫天清地宁,物阜人庶,六气时若,四夷来王,皆圣祖之感也,至道之应也。成功不宰,岂假于强名,降福无疆,敢忘忘昭报?是用荐徽号,增礼册,蠲洁以尽敬,躬亲以致诚。意既昭格,良深感庆,宜因展事,更广扬名。 夫圣人之生,乃先天地,应变无体,其德犹龙。虽?冥之初,不知谁之子,而诞灵之后,亦必有先。圣祖父母,著在图牒。母益寿氏已崇徽号曰先天太后,父周正御大夫敬追尊为先天太皇,仍于谯郡置庙。自馀一事以上,准先天太后庙例。昔契敷五教,殷以为祖,稷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