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传_10巴塞罗那:奥威尔之像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巴塞罗那:奥威尔之像3 (第2/3页)

绝对是勇敢之举。奥威尔注意到,这两间房子原先是商店的底层,关押着政治犯,现在押人数已近百人,挤得满满的。有几个人还是莫林疗养院的伤员。没想到,考普神色自若,精神尚好。“我想我们要被枪毙的。”他边说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考普出狱尽管希望渺茫,但还有一丝丝可能。考普说他的文件中有封信,是军事部写给管理工程上校的。如果能把此信找回,那就可以证实考普的忠诚。但是,这封信正押在警察局长的办公室里。这只能让还未收到这封信的上校完成这项任务。奥威尔没有为迷宫式的繁文缛节打退堂鼓。他冒着危险扬招一辆出租车径直赶到码头附近的战时部。意想不到,他马上被允见到了上校的副官。这位副官听了奥威尔原原本本的解释,认同这是一次差错。他问起考普少校在何处供职,奥威尔回答他和考普都属于统一工党的。副官很吃惊,但他仍旧进了上校的办公室去请示。房间里清楚传来两人激烈的争论的声音。但没多久,他就出来了,示意奥威尔跟他走。信从警察局长的办公室拿回来,副官说他会将此信送到上校的手里的。在警察局长的办公室外面,当着一帮坐探的面,副官与奥威尔握手言别。奥威尔很感动“简直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开与德国人握手一样。”

    奥威尔和考特曼当天夜晚就露宿在一片荒芜废弃建筑工地旁边的草地上。野草长得很高。奥威尔后来承认,他们过的是奇怪的双重生活——夜晚,幽荡在市井的后街;白天,装成有钱的英国游客四处飘荡。第二天下午,他和艾琳最后一次探视考普。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仍毫无结果。考普的上司仍未能将他解救出狱。多亏英国领事馆,现在他们的护照问题有眉目了。他们最初想搭乘下午开往波港的火车,但奥威尔到车站后,发现火车早就离开了。艾琳返回旅馆。奥威尔、麦克奈尔和考特曼3人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店主是全国劳动同盟的盟员,3人终于在这里找到楼上一间房,好好睡一觉了。奥威尔寻思着,接连五个夜晚自己都是和衣而眠,今天夜晚总算可以脱掉衣服痛快睡觉了。第二天清早,他们连同艾琳终于搭上了火车,畅通无阻、平平安安地穿越了边界。考特曼记得麦克奈尔鼓动他读英国桂冠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的一本诗集,以表达对当局忠心耿耿。他们本来就无需担心。他们的名字并没有列入边防出境所的嫌疑犯的黑名单上。哨兵从头到脚对他们检查了一番后,他们终于踏上了法国的土地。奥威尔发现,能够印证自己6个月西班牙之行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山羊皮做的水瓶,一盏阿拉贡当地农民使用的橄榄油小油灯。他们抵达法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向杂货摊买香烟,口袋里塞得满满的。他们看到的第一份报纸就是整篇报道麦克奈尔因间谍罪而被捕,令他们感到很奇怪。不过,这也可算得上他们留下的备忘录。

    麦克奈尔和考特曼继续前行到巴黎。奥威尔和艾琳决定在沿线的法国第一站——海滨城市巴尼亚斯就下车。海滨城市巴尼亚斯是法国的一个宁静的海滨小镇,他们打算在这里待几天。令人不悦的是,这个地方支持佛朗哥的势力猖獗:奥威尔不会忘记,在他们经常光顾的咖啡馆里,一个亲佛朗哥政府的侍者为他们拿开胃酒时对他们投下敌视的目光。距小镇开车1小时之远的另一个城市佩尼昂市,情况则不同。那里各个政府派别相互攻讦,各自为政,其中还有统一工党的支持者。他们在那里还遇到了芬纳·布罗克威并一起待了几个小时。芬纳·布罗克威那时还费尽心思想以独立工党主席的身份进入西班牙。奥威尔声音微弱沙哑,对目睹的一切义愤填膺。在巴尼亚斯,他度过了自己34岁的生日,感到倦怠灰心。天气变化多端,海上波涛汹涌。几天里,精神低沉,理想破灭。他们想要从低落的情绪中自拔,却不知所措。奥威尔早已腻烦了海滨小镇。他们继续北上巴黎,途中田野风光郁郁葱葱,远非贫穷西班牙所能比。渡过英吉利海峡后,乘火车最后终于到达了风景如画、平静宁和的英格兰南部。望着窗外绿得发亮的夏天的草地,奥威尔心田里涌起一种超然脱俗的奇怪感觉。他想,当一个人穿过绿油油的四野,望见的是整整齐齐的树篱时;尤其当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火车车厢里舒适的坐垫上,刚刚忘却晕船的感觉时,的确,对他而言,很难想到世界的另一地方正进行着血腥的战争。

    奥威尔之像

    这里既没有奥威尔真实声音的录音,也没有任何再现他本人身影的影片。这并不足为奇。毕竟电视当时还处在襁褓之中:奥威尔从未上过电视屏幕。但是在他生命的后期,各种摄影机已进入当时英国中产阶层的门户。在19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