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5/7页)
不是被点了xue道?” 丁少秋目能暗视,抬眼之前,就已看清这人面目黧黑,个子瘦小,身上穿着青布劲装,背负长剑,目光之中对自己流露出关切之色,心中觉得奇怪,不知这人是谁? 这就问道:“兄台是什么人?” 瘦小个子低声道:“我是偷偷进来救你的,这时候还通名报姓吗?快告诉我,你那几处xue道受制了?” 丁少秋道:“他使的不是普通的点xue,在下几次想运气冲xue,都没冲开…” “当然不是普通点xue。”瘦小个子道:“他使的是‘透骨针’针从xue道直入骨骼,不把针取出来,如何冲得开xue道?快告诉我是那些xue道?” 丁少秋心中暗道:“难怪自己一运气,几处xue道中就如针刺一般疼痛!”一面说道: “天府、玄机、章门、臂儒、委中。” 瘦小个子道:“老贼打了你这许多xue道。” 要知丁少秋所报的这几处xue道,除了“玄机xue”是单xue之外,其余均是双xue。 他话声一落,立即伸手从身边革囊中取出一块黑黝黝的吸铁石,迅快放在丁少秋“玄机xue”中,然后默默运功,把内力凝集掌心,按在吸铁石上,缓缓吸气,提起吸铁石,石上果然黏着一支细如牛毛的钢针。他左手拈着钢针递给丁少秋手中,说道:“你瞧,这就是透骨针了。” 丁少秋接在手中,吃惊的道:“好厉害的东西。” 瘦小个子没有作声,继续用吸铁石依次替他从xue道中吸出钢针,每吸出一支,就送给丁少秋,九处xue道,足足化了一顿饭的工夫,才算全数吸出,吁了口气道:“总算大功告成了。” 丁少秋道:“兄台花了不少力气,快坐下来歇息。” 瘦小个子轻哼道:“你当这里是你家里?只要被他们发现,咱们还走得脱?还不快跟着我?” 丁少秋慌忙站起身道:“兄台说得极是。” 瘦小个子压低声音道:“你跟在我身后,出去了,就不可再说话了。” 说完,轻悄的掠近门口,侧耳听了听,才轻轻推开木门,闪身而出。 丁少秋跟着他身后,闪出房门,原来外面是一条长廊,此刻黑沉沉的不闻声息。 瘦小个子朝他打了个手势,迅快的朝后面掠去,等丁少秋跟他掠到长廊尽头,再折而向右,此处是一个小天井,短墙右首有一道小门。瘦小个子轻轻开启小门,外面是一片竹林。 两人迅快的隐入竹林,曲折穿行,最后到了一堵围墙之下。 瘦小个子一下凌空飞起,越过围墙,飘身落地,回头看去,丁少秋已经跟着落到自己身边,这就低声道:“快随我来。” 连纵带跃朝前奔去,身法轻捷,十分快速。丁少秋紧跟在他身后,不即不离和他保持了五六尺距离。 两人展开轻功,在起伏的山岭间足足奔行了将近半个时辰,少说也有五六十里路程,瘦小个子依然马不停蹄的赶路。 丁少秋忍不住问道:“兄台要去那里呢?” 瘦小个子连头也没回,只是口中说道:“快了,咱们要赶到前面一座山神庙,才能休息。” 丁少秋看他这么说了,不好再问。这样又奔行了十来里路,前面的瘦小个子转身忽然朝左首一条山径行去,走没多远,果见小山麓间,矗立着一座小庙。 瘦小个子回头笑道:“不是到了吗?” 当先举步朝庙中走入。这座庙小得可怜,一共只有一进,围墙倒塌只剩下了些残垣,两扇大门也早已不见。门内有一个小天井,满院草长及膝,迎面是一个大殿,只有一座神龛、一张供桌,就别无他物,四处都是灰尘沙砾,一看就知业已久无人迹。 丁少秋问道:“兄台就住在这里?” “住在这里有什么不好?” 瘦小个子随口说着,一面领着丁少秋越过小天井,走近石阶,弯下身去,用口吹了几下,说道:“请坐呀!” 自己已在石阶上坐了下来。丁少秋只好跟着坐下。 瘦小个子把身子挪开了一些,偏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丁少秋道:“在下丁少秋,方才多蒙兄台相救,还没请教兄台如何称呼?” 瘦小个子朝他露齿一笑,说道:“我叫李…飞虹,瞧你说话文诌诌的,好像秀才,酸不酸?” 他脸色黧黑,但这一笑,却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丁少秋道:“原来是李兄,不知李兄怎么知道兄弟被他们擒去囚禁的?” 李飞虹笑道:“你和古灵子三个宝贝徒弟动手,我都看见了,后来古灵子把你擒去,我就暗中跟了下来,怎么不知道?” 丁少秋问道:“你说的古灵子,就是那个老丈吗?” 李飞虹睁大眼睛问道:“你连古灵子都不知道?” 丁少秋脸上不禁一红,说道:“兄弟初走江湖,什么人都不知道。” 李飞虹越听越奇,问道:“你师父没和你说过?” 丁少秋道:“家师方外之人,不问江湖之事,自然不会和兄弟谈江湖上的人物了。” 李飞虹道:“古灵子是当今排教教主闵长江的师兄,武功极高,尤以透骨针打xue,针细有如牛毛,rou眼根本看不清楚,令人防不胜防。他和师弟不睦,跑到古灵山,创立古灵门,自称门主,江湖上人因他为人虚伪、贪婪,就叫他古灵一怪。” 丁少秋听得不胜佩服,说道:“李兄真是见闻广博。” 李飞虹经丁少秋这一称赞,心头极为高兴,笑道:“还有呢,古灵子的哥哥是有神医之称的九九先生…” 丁少秋道:“这名字好怪!” 李飞虹笑道:“一点也不怪,九九先生原本姓张,因为他医术高明,活人无数,病家见到他时总会说:求求先生,救救我家的什么人,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作救命先生,还有,经他诊治的病人,一百个人中,至少也有九十九个得救,所以就称他九九先生了。” 丁少秋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