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清朝当总统_第二章蜕变与新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蜕变与新生 (第3/3页)

切。包括如何索取贿赂

    了多少,甚至往上送了多少,都一五一十地抖落出来很嚣张的喊,自己和某某人有着某某关系,这关系那关系把郭松龄听的头都快大了。

    没什么好说的,一纸供状,签字画押,郭松龄在他的卷宗上,写了个大大的“杀”字,这个人头。是他当上总监察长后要砍的第一颗,他自然想到,要把动静弄大点。于是先在案发地天津召开了一次公审大会,然后提到北京如法炮制了一回,公审完毕,押赴刑场,手起刀落,人头分家。

    至于为什么是砍头而不是枪毙,郭松龄是这么给林云解释的:“杀头乃是大刑,震慑作用比起枪毙来好很多。既然报纸上都说这是‘共和第一案’,自然是越轰动效果越好。”

    林云想想也是,同时也懒得跟他解释什么“人道主义。”在他看来,能震慑人心,起到作用,避免更多地人走上刑场。就已经很人道了,再说,这年月谈什么人道,不是显得忒虚伪了么?

    虽然对中国来说,共和、民主,都是新生事物,但是不可避免的要打上很多传统的烙印,关于这一点。林云早有预料,因此对官场上的种种积习和弊病,他并不感到意外,但是。他也同样不打算姑息和纵容,在这方面,他把这个重担交给了郭松龄。

    也只有郭松龄这样的冷血无情,才能镇的住那帮家伙。

    而自己所要考虑的,是怎样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正确的道路。他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和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是正确地。但是他有这个良好的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也有着相当的现代知识去避免弯路。

    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林云很清楚的意识到,强兵,首先要富国,而国之富强,不是靠人们地良好意愿就能实现的。在这一点上,他和同盟会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孙中山的意见,是多向外国借款,用以发展民生,这一点也是他所代表的同盟会的大体意愿。但是向外国借款,势必要拿中国的矿产开采权、海关税收,甚至是修建铁路权去抵押,等于给自己地脖子套上一个沉重的枷锁。

    而在整体的经济建设上,他们又拿不出个具体可行的方案,所提倡地,依然是洋务运动的那套官办工业,对于民族自身的工业发展,并无多少指导性的意见。

    针对这些意见,林云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心提出两个法案。而拟就这两个法案时,他意外的得到了夫人的帮助。林夫人与他在上海分开之后,一直托庇于其亲戚家中,直到林云正式就任大总统前夕,才匆忙从上海赶往北京。

    这两个法案,一个是《国家经济建设实施法案》,一个是《发行国债法案》,而针对这两个法案,国会里开始了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大辩论。

    “要我说,直接签署实施就行了,和那帮家伙费什么口舌。”某人一边摸着自己脸上的长长的伤疤,一边冷笑着说道。

    “其实,他们主要还是没有领会总统的意思。”叶猛飞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格外潇洒干练。他取下眼镜,用手帕擦着镜片“孙先生特别对于国债法案尤为反感,认为此举乃是借国家之名义,搜刮民众之财产。至于那个《国家经济建设实施法案》,他倒不是特别反对。”

    “百里,你的意见呢?”林云转过头看看蒋百里,他很想知道蒋百里的看法。

    “对于这些方面,我从没有认真研究过,所以…”蒋百里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可提。

    林云略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一个人,怎么可能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呢?在军事上他有这样的天赋和努力取得的成就,已经足以傲视古今名将了,何必非要他样样都能帮上自己呢?

    “其实,我认为,他们还是没有吃透现在的形势,这也说明,他们对于我们的执政能力,还抱有相当的怀疑。”林云又转过来对杨度说道:“他们那边,你比较熟悉,还有不少朋友,这方面的工作,你要多做啊。”

    “我认为,他们所以反对这个国债法案,最根本的,还是对外国势力抱着幻想,岂不知洋人的款项,不是那么好借好还的。”林云站起身来,对他们说道:“国家命脉,在于经济之实力,此法案无论如何,必须通过。”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林云所信任至深的。我希望,在这国之初立,万事艰难的时候,大家能团结一心,互相帮扶,共同度过这些难关!”林云的目光在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目光中,饱含着信任。

    “请总统放心。”

    “请大帅放心!”

    林云微微的笑了,他的心中,涌动起一股豪壮的情绪,这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即将在蜕变中新生,在烈火中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