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特莱尔灭世 (第2/4页)
体的源泉彻底断绝,这样的话,这一场灾难就彻底结束了! 看到众人的反应,燕丹满意的点了点头,身为一个智将,调动情绪是门很大的学问,他淡淡笑道:“凌霄,你将未来特莱尔灭世的发展情况说一下,虽然这个时代恐怕不会相同,但是多少也有一个参考。” 凌霄会意点头,对于这些战斗历史,他是很熟悉的,因为这是军校的必修课程。 “二一年四月十一日凌晨,纽耀克市布鲁克林区南部,出现了第一批植物形态的特莱尔母体,也代表了特莱尔灭世的开端。 “当时所有人对于这种奇怪的植物都没有任何的了解,加上初期的特莱尔母体生长的极其缓慢,而且作为母体,特莱尔并不对周围的生物发动攻击,所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让美坚利国的媒体活跃了几天。 “布鲁克林区的市民们在组织下将这些奇怪的植物铲除后,由于第一天这些植物的数量并不多,而且植物破裂时会发出阵阵的恶臭,所以由政府将这些植物运到几个加工厂中集体焚毁。 “可就是在当天晚上焚毁时,事情发生了转折…” 在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当第一批特莱尔的母体被送到加工厂以后,由于散发的气味极其难闻,所以很多任务人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进行工作,几个焚化炉同时进行,将几千具特莱尔母体烧成了灰。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谨慎,并没有仔细检查那些灰烬就离开了工厂,给了残余的一些特莱尔母体死灰复燃的机会。 一夜之后,从这几个加工厂中涌出了无数爬虫状的“植物”这些特莱尔虫体窜向大街,开始攻击人类、动物,甚至植物。 四月十二日中午,布鲁克林区已经没有任何特莱尔以外的生物存在。 傍晚六点三十六分,曼哈顿岛对外的陆路交通瘫痪。 晚间七点四十四分,第一只特莱尔虫体透过摄影机,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画面在当时只持续了一点三七秒,却永远的留在人们心中。 美坚利政府甚至来不及封锁消息,只能第一时间撤离曼哈顿岛上的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等。 在举世瞩目下,美坚利国出动大批的军队,并且调动了第二航母舰队开往纽耀克市的海港,结果陆军全数阵亡,海军则丝毫未损。 “当时美军的指挥官,只当这些爬虫是没有智慧、完全凭借本能行事的生物,却不知道这些爬虫们本身就拥有一定低等的智慧,而且还有主脑布置战术。” 凌霄继续回忆道:“更重要的是,特莱尔可怕的吸收能力,它们可以转换一切能量作为自身成长的动力,甚至包括了炸弹爆炸时的能量…当时又有谁想得到,这些“动物”居然怕水不怕火?” 特莱尔的繁殖速度惊人,只要有充足的能量,一个母体可以在一天之内生出上百名虫体,从而飞速的繁衍下去。 一周之后,纽耀克市完全沦陷,变成一个死城,而且特莱尔植物体所散发出的暗红色气体,将纽耀克的上空完全遮住,无法利用卫星察看城市内的情况。 第二周,美坚利国宣布放弃首都渥蕊滕市,举世哗然,搬往欧洲的联合国召开紧急大会,最后一共二十万多国联军进入美坚利国,帮忙消灭特莱尔。 “只是任何热武器对于特莱尔都是枉然的,反而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当半年后,在领土丢失大半下,美坚利国总统终于下定决心,用核弹将这些怪物全部抹平!” “那后来呢?” 霓霓兴致勃勃的听着,但是凌霄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不由得出声问道。 “核弹也没有任何的效果,辐射的威力对于特莱尔来说,似乎是更好的营养,反倒使得被攻击的几个城市,生出了更多的特莱尔虫体。” 凌霄接着道:“三年以后,整个美洲大陆变成了一片死地,二十亿人流离失所,但是接下来,世界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历史学家称之为“黎明和平时代”!” 由于特莱尔这种生物无法在水中长期生存,这也使得人类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只要固守住白令海峡,那么就可以将所有特莱尔怪物留在美洲大陆上…虽然丢失了一个大陆,但是对于幸存的人们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美洲大陆,尤其以美坚利国为首的数亿居民们移居非洲,这个曾经被全世界遗忘了的土地上,百足之虫,死而未僵,美坚利国的军事体系虽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面对非洲那些落后的军队,却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最终,美坚利国以各种借口将非洲几个战乱中的国家灭亡后,在那里发展起了新的国度,而这个时候,全世界的战火都已经停息,全世界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探索如何消灭特莱尔的任务。 “然而,黎明和平时代只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凌霄继续道:“二一五年,特莱尔战士的出现,打破了其它大陆人类苟延残喘的梦想,他们飞过白令海峡,飞过茫茫大海,将特莱尔的种子带到了非洲、欧洲…乃至于亚洲! “所幸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尤其是在绝境当中,两年来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刻产生了效果…那就是天气制造机,这种足以改变天候的“终极武器”阻碍了特莱尔的进军道路。 “瓢泼大雨乃至于后期的急冻冰封,都使得特莱尔大军无法顺利前进,但饶是如此,大半个欧洲以及非洲的沦陷也无法避免,直到二二年,人类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超级战士,才形成了后期三十多年还没有结束的拉锯战。” 说到这里,凌霄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燕丹搔了搔头,他方才并没有在“听”凌霄说话,实际上,他只是像个速记员,将听见的每个字迅速抄录下来,此刻才真正回头去消化这些讯息。 对燕丹来说,这可以帮助他更客观的判断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