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_第十章风云再起江湖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风云再起江湖会 (第9/10页)

可能琢磨别的九九藏书网!

    盛宣怀出道比较早,财源滚滚但官运不佳,混了好久好久,才堪堪混成个“侍郎”说起来太丢人,太丢人。

    1910年上半年,袁世凯的铁哥们儿徐世昌授协办大学士,入直军机处,主动请求辞去邮传部尚书一职,当时盛宣怀的心就被吊了起来,邮传部尚书,这个职务最适合于他,就是给个总统也不换…

    但是缺德的朝廷却任命袁世凯旗下的另一巨头唐绍仪,出任邮传部尚书。

    听到这个消息,盛宣怀当时就哭了。他说:我不过就是想给国家、给民族做点实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时候却突然出了怪事——唐绍仪竟然拖拖拉拉,坚决不肯赴任。

    咦,这个老唐是啥意思?莫非他不喜欢当官?

    唐绍仪果然不喜欢当官,他竟然主动提出辞职!

    到了这一步,所有人都看出唐绍仪的意思了——他就是想把邮传部留给盛宣怀!报纸上为此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这是为了让“盛侍郎可以有邮部尚书之望”

    明白了吧?盛宣怀的邮部大臣,是伪劣诗人袁世凯任命的。

    盛宣怀明白了,这袁世凯,能量大得简直吓人,非但不能招惹他,还要乖乖听他的话…于是盛宣怀立即建议摄政王载沣收回路权,目的就是要把局面弄到非袁世凯不能收拾的程度,这就算是投桃报李了。

    所以赵尔丰这面,无论如何苦苦哀求,朝廷硬是装聋作哑,就是要让九九藏书你四川陷入乱局,打得一塌糊涂才好呢…

    可怜的赵尔丰,他不幸陷入了上下两大势力集团的斗法之中,饶是他有天大的本事,也肯定要被这强大的力量挤成粉末状态,再不复原形…

    欺负赵尔丰,并不是因为老赵长得丑,而是盛宣怀要帮一个朋友的忙。

    这个人就是端方。

    端方是治世之臣,清国现在活着的人当中,除了袁世凯本事最大,第二个就能够排到他了。

    可是治世之臣,总得有麻烦事让你来治,天下太平,要你治世之臣何用?

    所以说,如果赵尔丰不倒霉的话,端方也没有机会出山的。

    这就是赵尔丰的悲剧了。

    可这同时也是端方的悲剧——这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第16节老谋深算

    紫禁城皇宫偷拍案件中的重要人物一端方,重新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以侍郎衔出任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

    端方再度出山,标志着袁世凯、盛宣怀两大势力集团的和解。

    这同时也标志着,横亘在袁世凯面前最后的一块绊脚石被挪开,此后袁氏出山,已不复再有悬念。

    于是袁世凯欣然命笔写信:

    陶公四弟大人左右:

    昨由京舍寄到惠赐食物,花绸等件,阖家分领,欢感同深。

    路政想已筹商就绪,月内当可起节为盼。

    何令炎有函至仲勤,谓一时未能脱身。昨来邺后,面询情形,实有为难之苦衷。原函附呈清鉴。藏书网此令办事虽甚结实,而才华稍欠开展,谅已早在洞鉴。

    现若须人驱策,有湖北候补道周学辉者,是郁老爱子,上年随郁老来邺,数与晤谈,才识甚优,极有条理,与缉之相似,其性情亦与路矿各业相近,湖北情形亦不隔膜,似可留意罗致。不妨询商缉之,祈卓栽。

    近闻湘人颇有风潮,大节似宜先驻汉阳,分段委员勘查,步步经营。想高明已筹之熟,肃此,祗请。

    双安。

    愚小兄弟凯叩上。

    五月初十日。

    袁世凯这封书信,令得不知多少人击掌赞叹,这厮端的老谋深算,智计之深,让人防不胜防。

    袁世凯指点端方“先九九藏书网驻汉阳,分投委员勘查,步步经营”是因为武汉为粤汉、川汉铁路的起点,九省通衢,湖广总督驻节之地,且京汉铁路已通,在汉阳建立了铁路督办行辕,当然是最佳之地。

    按照袁世凯的想法,只要端方把屁股在汉阳坐稳了,再派能干的员工分头去各地摸情况,弄清一步情况,就往前走一步,不摸情况的地方,绝不要轻易涉足,就这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庶几无虑矣。

    如果端方真的按袁世凯的指点做了,未来的局势演进,必然是完全不同。

    然而端方终究没有听取袁世凯的意见,成都督抚门前的一声枪响,给端方带来的是川蜀亡命之旅。

    第17节大兵坐着轿子走

    砰!砰砰砰!赵尔丰终于开枪了。

    下令的是营务处田徽葵。

    早在枪响之前,督抚衙门四下里已经是火光大起,烈焰腾空。放火的不知何许人也,但目的很明确,就是生怕没有大事闹将出来,上面的权力博弈将赵尔丰置于必死之地,让赵尔丰陷入绝境,而争取川民支持最终失败,现在川民对赵尔丰的态度更是充满了敌意。

    他们步步逼近,脸色铁青,充满了怨毒与仇恨。

    他们冲进了督署大门!

    冲到了大堂屋檐下!

    他们涌上了大堂,一张张扭曲而亢奋的脸,向着赵尔丰扑了过来。

    如果赵尔丰被他们捉到,结果会怎样?

    他们会把赵尔丰彻底分解,连皮带毛让你再也找不到。

    赵尔丰心下悲凉。他实在是弄不懂,这百姓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铁路哪怕是孙文来了,也是一个出让路权换取外国风险投资,难道逼死他赵尔丰,这个必然的结果就会有所改变不成?

    死就死吧,非如此,不足以死中求活。

    一轮枪声响过,督抚衙门前抛下了三十二具尸体,数千百姓疯了一样地往自己家里逃——现在才想起来家里安全,早干什么去了?你们不是非要让我赵尔丰死吗?你们不是要在大堂上把我撕成碎片吗?怎么轮到你们自己,就怕成这个样子了?

    督抚卫队冲出衙门,沿长街一路追杀。营务处拉出大炮,将炮口放平,对准满大街疯跑的人准备轰击。

    成都知府于宗潼见状大惊,号啕大哭着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炮口,那些非要把赵尔丰撕成碎片的人们才幸免于难。

    何苦,这真是何苦!

    明明知道赵尔丰是出了名的狠人赵屠户,你偏偏闲得没事非要去撕碎他,你说这是何苦!

    除了横躺竖卧的尸体,此时成都街道上已是空无一人。

    赵尔丰下令,城门关闭。他必须要在朝廷惩处他的公文到达之前,挖出城中的革命党,只有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