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倾_一百四十五章两仪归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四十五章两仪归元 (第1/3页)

    一百四十五章 两仪归元

    罗衍见光洞之中,全被一层几乎淡不可见的银白色光气云光所割断,看出正是道家最上乘的太虚清灵神光,寻常仙人到此地,万难再进,就是九天仙府的天仙降临,也不一定能够破解轻入,虽然此光不易伤人,但确是十分难于攻破,

    所以用来防护洞府宝物,最为神妙。正思间,两人所驾御的紫气已经顺着那其长无比的甬道,电射至光洞之前,尚还相距离百丈,只见洞口那层薄如蝉翼的太虚清灵神光陡然光色大盛,紧随着甬道上下左右金霞乱闪,照眼生辉,发出片片金霞,朝两人暴雨一般裹了过来。

    董无垢好似早有准备,双手齐挽两个印诀,同时向上一扬,一声轻喝,掌心飞出六个朱书古篆,大约径丈,都是光华四射,飘忽如电,一个接一个,连是甚字也未认清,就朝前面银白光气中射去,一闪即灭,字尽光消,甬道中潮水般涌来的金霞,一下就就收去,而光洞中那层薄薄的银色光气陡然间凝为实质,当中现出一道尺许高下的门户,紫气光影一穿而入,转眼落在一个几十丈方圆的地宫之中。

    整个地宫朴实无华,通体玄黄,也无陈设,仅中心地面涌起一朵亩许大小的五色奇花,花心正中放着一条丈许长短的朱红玉案,案中一字横列,共放着五个大小高下不一的玉匣,罗衍放眼一看,只见最左边一个,通体苍翠欲滴,长九寸,宽五寸,高三寸,匣上现出四个寸许大的龙文古篆,毫光闪闪,认出正是从火海中取出的那部《紫虚元经》。而其他四部玉匣,看上也十分眼熟,这才记起他前生所学,基本全数尽出自这几卷天书。

    董无垢飞至花中,将手一指,那朵五色奇花花瓣上突然射出千万道毫光,冲起十余丈高下,朝中心汇拢,合成一蓬天花宝盖,反卷而下,将花中团团罩住。

    罗衍此时也不多说,扬手招过左边玉匣,运用本门精纯无比的太乙神光,朝匣上一裹一包,只听“亢”地一声脆响,玉匣打开,当中中现出数十片白色玉简,薄仅寸许,长三寸,

    宽一寸,用金丝串在一起,发出淡淡祥光,更有一股异香腾空而起。

    拿在手中一翻,才见这数十片玉简上并无文字符箓,也无图案咒语,一下省悟过来,此乃无字天书,一切传承,都需要学书者运用自身元灵,融于书中,一切都不落言拴,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将书简翻烂,也没有丝毫用处。

    罗衍此时也一下明白过来,三位师尊只送他们两人元神至此的原因,因为rou身来与不来,都已经无关紧要,佛道两家,都是元神为本,rou身法体只是魂魄元身驻世时的皮囊。凡人因为自身魂魄虚而不实,虚无缥缈,难于单独久存,所以都需寄神附灵之体,但修道人讲究形神并重,凝炼元神的同时改造本来rou身,将原来飘忽在万丈红尘中的rou身皮筏化为一艘艨艟巨艇,甚者最后汇于天地,融于大道,超越一切,达到那那天道至境。

    而玄门正宗的修为则一般是元神略高于**,由自身心灵境界的提升推动rou身法体的变化,现在他们姐弟两人本身元神已经达到圆盈无缺的地步,要是再做突破,则首先需要是自身意识灵魂境界的提升,而这提升之法有二法,一是循前人指点,直接走向下一层天道之路;二是靠自身摸索,日集月累,最后自己摸索出一条道路。

    这两法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便捷,毕竟有先贤在前,后人可有样学样,免去了自身的摸索和失误。所以传承一事,在佛道正邪,都是无比重要。得传承者,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而无传承者,只能是遍步荆棘,蹒跚前行,稍有失误,就一切化为泡影。

    罗衍想明此理,将手中《紫虚元经》扬了一扬,对董无垢道:“师姐为长,道力神通都在小弟之上,还请师姐先观,小弟紧跟其后,有样学样。”

    董无垢嫣然一笑道;“想不到师弟转了九劫归来,千年前的脾气改了许多,倒学得谨慎起来,要是换成以前,早就挺身而出,将愚姐拦在后面了。”

    罗衍见她提起千年前的旧事,哈哈一笑道;“师姐何出此言?虽然千年前小弟暂且为长,功力略高上一分半分,当然要担当兄长之责,现在千年之后,形势异变,师姐千年来未转一劫,在身枯修,功力一日千里;而小弟则千年则是连转九世,以一丝真灵转生蝼蚁,从头开始,连转九世,才重回人身,这千年来不仅道行没有精进半分,就是原由法力也才是近日才得恢复,此消彼长之下,师姐道行当然远在小弟之上。”

    董无垢见他如此说法,笑道:“师弟前生法力尽复后,果然变了许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