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3章:密商 (第3/3页)
句容,那整个南京城就完全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了。”说话的是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官上官云相。 “其余各师最迟什么时候能够赶到?”顾祝同问道。 “最快也要明天!”上官云相回答道。 “那就是不到一天时间了,刘建绪有两个步兵师,难道连一天都守不住嘛?顾祝同蹙眉道。 “总座,您别忘了,叛军可不光是这一个前锋师,他们后面肯定还有主力部队,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空中支援!如果真打起来,刘建绪未必能够守住一天!”上官云相解释道。 “放屁!两个师,如果连一天都挡不住,那个这个集团军司令他刘建绪也就不用做了,第十集团军就是两万多只猪,挡在句容也够叛军杀上一天的。”顾祝同闻言顿时大怒,旋即到:“给刘建绪回电,告诉他,一定要给我坚守句容一天,一天以后,援军就将到达!让他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守住了。” “是!”通讯参谋啪地挺身敬礼,旋即转身快步离去。 … 就在第四十二集团军准备佯攻南京,偷渡长江的同时,在晋西南地区。 从太原兵分两路南下的新编军以及两个师的学生军,日夜兼行,来到了晋南重镇临汾。 临汾城有晋绥军一个旅实则一个团防守,这个旅隶属中条山战区,总兵力不到一千人,是一个被日军打残了的团,由于胡宗南正准备调集重兵南渡黄河,和对付当地的八路军武装,所以在临汾重镇只有不到一千人的守军。 而在距离临汾不远运城,以及东南方向的中条山驻有大约四个师的部队,一旦临汾告急,这些四个师就可以火速驰援。 】 这也是,胡宗南为什么敢将主力南调的原因,在胡宗南看来,第四十二集团军的主力全在江南,在太原的部队,除了一个装甲师还颇有战力外,其余的所谓新编师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守城也许还行,进攻,那是不可能取得什么胜利的。 临汾城外枪炮声呐喊声怒骂声交织一片,这次行动有王铁汉统一指挥,在部队刚刚到达临汾就对临汾守军发动了进攻。 由于临汾守军兵力不足,所以根本就没有外围阵地,新编军各师在装甲师的火力掩护下,直接对临汾城防工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而前面打的热火朝天,在临汾以北大约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两个师的学生军们却是个个垂头丧气,长吁短叹。 这次学生军编成了两个师,由王铁汉派遣的一名经验老道的作战参谋统一指挥,张明宇早有指示,学生军可以帮助保护后勤线,但是绝对不能上战场。 所以,这名作战参谋就奉命将行军速度放到最慢,在前面各师进攻临汾之时,他又命令学生军们就地驻守待命。 王树声王铁汉的一个远房表侄,自从第四十二集团军在太原组建太原陆军学校时,王铁汉将其从老家接了过来,作为太原陆军学校第第二期学员入学。 在这批学生军中,第二期的王树声担任学生军一师师长。 在镇子外一师驻地上,王树声也像模像样的组建了一个临时师部,并且和自己的几个参谋长、团长正在秘密商讨军情。(学生军由于是临时变成,所以只有师级和团级编制,没有旅级,有师部直辖各团,每个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侦察连、以及师部直属警卫连。总兵力在一万余人左右。)王树声今年才二十岁,今年年底只要参加过军校的最后一项考核后,他就能够正式从太原陆军学校毕业,正式进入部队服役。 而他的几个参谋长和团长年纪和他也不遑多让,其中一名最小的参谋长甚至只有十六岁。 这群有半大孩子正在师部里有木有样的商讨着他们的秘密计划。 师部里,一名团长粗犷的道:“师座,您看看,前面几个师,人家在前面打的多激烈!而副校长派来的那个长官,肯定是奉了上级命令,不让我们出战!所以,才让他们在后面晾着!这怎么行?咱们身为校长的学生,营救校长的光荣任务,怎么能够在后面晾着呢?” “对啊!他们各师这样进攻速度也忒慢了点,救人如救火,在这样耽搁下去,万一校长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就悔之晚矣了!”另外一名团长也点头附和道。 “那你们说怎么办?副校长派来的那厮,根本不让我们出战!”王树声有些沮丧的道。 “师座!这个好办!”先前说话的那名团长诡秘道。 “什么办法?”王树声急问道。 “我们可以这样…”那名团长小声对王树声等人密语道。 “嗯!好主意!就这么干了、弟兄们你们怕不怕?”王树声点头赞同,旋即问道。 “不怕!只要能够救校长脱困,即使去死,也不怕!”众人纷纷回应道。 “好!大家就按一团长说的去做把!”王树声点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