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屠城与烧烤 (第2/3页)
千人是偻国派来增援的人二,:二愿意帮助我们对抗大唐。这此人就交给你国使用,识五四江国负责。 有了这两万人。加上全国紧急征调的七万武装农民。号称十万大军的泉盖苏文底气多少硬了些。把这些人全派到了鸭绿江一线防御。 鸭绿江上游沿岸有小片地区为玄武岩外,整个河床由前寒武纪岩石构成,流至河口湾处冲积层开始向外扩展。河流流过的大部分河谷很深,与峡谷相似;两岸山峦叠起,海拔高的一口米。临江以上的河段水流瑞急,到处是瀑布和暗礁。十三道沟以下可通航,并用以流送木材。在临江至楚山的中段。河床有大量冲积土淤积。冬季水浅。有的地方甚至连顺流而下的小船也无法通过。如今又是冬季,河面已经完全结冰。 临江至楚山中段这一线,只因这段最适合大兵团作战,同时也是江水最浅的地方。泉盖苏文的部队完全集结于此构筑工事、木堡试图阻挡住唐军的进攻。 唐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因为冰面太滑,人马无法稳定站立,被防守的高句丽士兵趁乱势攻击,而宣告失败。战舰也因为河道结冰无法给于陆军帮助。双方再度陷于僵持。 被泉盖苏文灭了门的高延寿哭于太宗皇帝身前,请求太宗皇帝为他报仇,并指出鸭绿江十三道沟段,虽然不能通行大军却可以穿行小股部队。如今江面冰封,正是派出偏师偷袭对岸防线背后的好时机。 太宗皇帝也想赶紧打破现在的僵局,找来李劫和李道宗与高延寿探讨此计的可行性。四人商议半天后,感觉这也许真是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太宗皇帝立刻悄悄命令刚升为游击将军的薛仁贵带五千骑兵,由高延寿和几个手下带路。快速通过十三道沟偷袭高句丽防线的背后。这事情能不能成,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那里驻有守军,这五千人根本通不过去。虽然希望渺茫总要试了才知道。 薛仁贵他们走后,唐军御营里此时又开始了是战是退的讨论。战争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看着隔江而望的平壤城,大多数人的心里只有三个字一不甘心!可不甘心也没用,江对岸防御严密,而江面上却滑溜异常,担土铺出一条大路好是好,可这天寒地冻的。如何能掘的动土呢? “如果不想出办法来破解冰面的问题,我们只能先退兵等来年解冻后再来了太宗皇帝一脸遗憾遥望着远处的平壤城方向无奈地说道。 “仲肥,火炮能打到对面的防御阵地吗?。李勋满脸希望地问。 安市城下火炮的凶猛在这些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到李勤的问话全把眼光看向麦仲肥,一个个满眼都是希望的火花。 开什么玩笑!整个江面近千米宽,火炮最远也才打一百八十米。“打不到。火炮最远也就打六十八、九丈远麦仲肥很不忍说出这话来,可是没办法,这是事实。 一个个满眼希望的火花幻灭了。“那能不能把火炮运到六十丈左右再开炮?。李道宗很不死心地问。 “王爷,那根本不可能。冰面承受不了火炮那么重的重量和后坐力。强行施为很可能致使江面的冰层开裂,火炮有掉进江中的危险。麦仲肥也很无奈。 “哎!要是有再轻些的火器就好了!”太宗皇帝也满是失望地说。 太宗皇帝的话令麦仲肥心里一震,轻火器,有啊!抛石车的重量冰面完全可以承受住。如果把抛石车所抛出的石头换成坛装的火药,那会是什么效果?麦仲肥不由地楞在当地,脑子里开始想象着用抛石车抛带火绳的火药坛子的效果。 他这一发呆,引起了长孙无忌和太宗皇帝的注意。长孙无忌刚想张嘴去问,却被熟悉麦仲肥习惯的太宗皇帝用手势阻止。 御营大帐里顿时安静的鸦雀无声。麦仲肥想通了所有细节后,才回过神来,却发现大帐里出奇的安静,抬眼一看周围皇帝、大臣和将领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自己。 “想到什么妙计了?”太鼻皇帝看到麦仲肥的眼珠开始转动后问道。 “陛下小臣确实想到了一个方法,但还需要做些实验才能确定是否管用麦仲肥急忙鼻身回话。 “说来听听!”太宗皇帝饶有兴趣地说道。 “是这样,火炮上冰面是肯定不行,而投石车却可以上冰面。如果把火药坛子用火绳引燃,用投石车投向对方的阵地,虽然杀伤力不能和火炮相比,但效果应该不错。小臣也仔细观察了敌军构筑的土堡上面多用木材搭建,火药坛子投上去后一来会发生爆炸,二来只要在火药坛里再加进些引火之物,应该可以给敌军的阵地放上一把火。 我军可以趁着这个时机进攻 众人都默不作声地想象着麦仲肥的这个方法。许久后。李勋看着太宗皇帝点头道“陛下,我看行!”太宗皇帝也点头道“可以一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