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混初唐_第147章再下白岩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再下白岩城 (第2/3页)

城可以为所欲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期待。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冲进城去好好把。尤其是镇北军官兵,众帮草原卜的十匪们,交发叭雀跃,唐军的军纪十分森严,将士不得擅取百姓器物,更不得杀降。这一路打了不少城市,可这帮土匪却没捞到多大好处,如今有了太宗皇帝这道诏谕,那可要好好的伺弄伺弄这些高句丽人了。

    随着太宗皇帝的诏谕一下,大军快速开进,随即开始进攻白岩城。白岩城右后方的乌骨城守将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迅速作出反应,派出一万多援军增援白岩城。右骁卫大将军契蕊何力奉命带着本部八百骑兵阻击增援。

    读者可能会很奇怪此次东征,总是发生唐军以寡敌众的局面。莫非皇帝亲征还调不到兵?

    当然不是,唐朝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在他们心里周边的部族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再加上唐军的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先进最精良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将领带着几百、几千人就敢迎击数倍于己的敌人。

    双方很快碰面,契蕊何力舞刀身先士卒直冲敌军,八百骑兵紧跟着杀入,很快被淹没在潮水般的高句丽军中。

    两军相遇的地方正是一个山谷之中。双方能够对打的也就是前面的队伍。绝大部分的高句丽人实际上除了呐喊助威外无事可做,前面的人不倒下,后面的人也只能干瞪眼。而一旦前方作战不利,后面因不明情况或被前面自己溃败的人冲击倒是很可能会一哄而散。

    这回契蕊何力带的八百人倒是很适合这样的地形。契蕊何力带着这八百人与高句丽的一千五先锋军打的难解难分。高句丽先锋高突勃也在这里混战,眼看着一员唐将身被刀矢依然勇猛异常,高突勃边打边向契蕊何力方向靠近,看到距离差不多了,挺起手中的丈二长矛,狠狠地捅向契蕊何力腰部的铠甲连接处。

    契蕊何力没想到有人给他玩阴的,只感觉腰部酸疼,全身的血液都向腰部涌去,头一晕当即跌落下马来。眼看契蕊何力不是被砍死就是被马踩成rou泥,离此不远的薛家三兄弟的老三薛万备大喝一声,单手挥刀劈向高突勃,逼退高突勃后,马速不减的冲到契毖何力身边,探身向下左手揪住契蕊何力背后的裸甲绦提上马背,救了契蕊何力,冲向后方把契蕊何力交给身后的骑兵,自己继续杀人去了。

    再说契蕊何力,这么重的伤这要放在一般人,也只能赶快离开战场处理伤口,以待来日雪耻。可是契芭何力却不这样想,被人从马上刺下来,对他来说可是奇耻大辱。他随便从战袍上扯下一溜布,把腰上的血窟窿扎紧,换了匹战马立复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有这样一名指挥官以身作则,唐骑们无不精神大振,奋勇争先。在唐军越战越勇的攻势下,高句丽前军开始支持不住,向后退却。后面的部队不明就里,被前军往回一冲也跟着乱哄哄地向后运动,结果终至溃逃,所有人都开始向后跑,四散逃命。契芭何力率军追击几十里地,斩首一千余人。这支援兵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从白岩城守军的视野中消失了。

    契蕊何力虽然作战勇敢,但是顽强的精神力量只能暂时起到作用,没有及时得到处理的伤口不断恶化,对此,史籍上只用了四个字来形容“疮重疾甚”后果显然是不轻的。后来拿下白岩城后,太宗皇帝亲自去探望了已经无比虚弱的契蕊何力。看着这全忠实的手下痛苦的样子。太宗皇帝觉得应该为这全忠仆做点什么。

    于是太宗皇帝下令在俘虏中寻找刺伤契芭何力的凶手高突勃,想要给契蕊何力报仇。很快,被五花大绑的高突勃被带到了病榻上僵卧的契蕊何力的面前。高突勃自知此次自己必死无疑,也不再抱什么求生的希望,冷眼看着契茁何力,只希望他能给自己个痛快。岂料正当他准备一心赴死之际,居然耳朵听到的是契蕊何力下令释放他的命令。

    对于这一明显以德报怨的行为,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大。薛万备大声惊问契蕊何力“何力!你疯了还是烧糊涂了?此人可是重伤于你的凶手,正该杀了报仇,怎么可冉放掉呢?”

    太宗皇帝也是十分诧异。契芭何力躺在病榻上淡淡地说“他为他的国家效忠,冒着生命危险带兵救援自己的城池,在交战中刺伤了我,这是对他的国家的忠诚,乃是忠义之士所为。人们秦养的狗和马尚且知道报恩,更何况是人呢?再说我俩彼此互不相识,只是因为国家交战才会碰面,战场上杀个你死我活,都不走出于个人恩怨。虽然他现在落在我们的手里,可我们又何必再来伤害这样一位义士呢?彼为其主,冒白刃以刺臣,此义士也!犬马犹报其养,况于人乎?本不相识,岂是冤仇?”太宗皇帝深以为然,下令释放高突勃。并派人护送契蕊何力到卑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